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研究是行为公共管理学的一大特色;对当前开展的公共管理实验研究进行梳理将有助于加强对行为公共管理学学科的认识与理解,促进本学科研究的开展。论文基于张书维和李纾的"政府行为-公民体验"双轮模型,对截至2016年底公共管理SSCI期刊中开展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开展的规律和特点(包括研究领域、研究话题、研究思路、研究发现)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对未来实验研究的开展提出若干可供参考的方向和角度。  相似文献   

2.
作为心理学与公共管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行为公共管理学采用科学方法对公共管理现象与心理过程的共有部分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政民互动情境下的"政府行为-公民体验"双轮模型:一方面是政府公共服务与决策行为过程及其输出;另一方面是公民认知与情绪体验过程及其反馈。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调查实验和现场实验。研究趋势表现在研究主题的与时俱进,方法与技术的兼收并蓄以及"学"以致用、构建和谐政民关系。  相似文献   

3.
公共选择理论与司法权的界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建顺 《法学论坛》2003,18(3):11-19
本文运用“法和公共选择”这种新的研究方法 ,以日本的有关判例和学说为素材 ,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分析了统治行为论、立法裁量论及其理论根据 ,为探讨基于该法理的司法权界限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提出了在中国架构违宪立法审查制 ,将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拟制分离的初步模式设想 ,并指出了将法和公共选择的研究方法适用于有关司法审查的广泛领域乃至所有权力运作过程并进行更为全面和仔细的考察 ,对于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权力配置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共决策科学化依赖于科学的公共政策评估。随着国外公共政策评估研究越来越依赖于旨在评估政策因果效应的因果推断方法,国内公共政策学者也开始进行初步尝试,但是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因果推断方法开展政策评估研究仍有待系统梳理。本文介绍了公共政策评估方法的反事实框架,精确定义了公共政策的因果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匹配方法总结为距离测算与配对两个步骤,并详细阐述了协变量匹配、粗糙完全匹配、马氏距离匹配、倾向值匹配和熵平衡匹配的原理,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公共政策评估的前沿实证研究,本文介绍了如何具体运用匹配方法进行政策评估研究。本文还探讨了应用匹配方法的注意事项,包括匹配方法的适用性、匹配与回归的关系、匹配方法对样本数量的要求及是否允许放回等。  相似文献   

5.
在结果链中,影响评估重点关注干预与净影响的关系,目的是将净影响从总影响中分离,并证明干预与净效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公共管理领域的影响评估几乎涉及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所有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将这些议题的事前、事后影响评估建立在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推进影响评估的进一步发展。论文以唐纳德·坎贝尔与朱利安·斯坦利的著作《实验与准实验研究》为框架,阐明公共管理影响评估的实验方法体系,并结合相关领域的成果分析了实验方法在公共管理事前和干预后影响评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动机(PublieSenriceMotivation,PSM)作为西方描述官僚行为的四大理论流派之一,呈现出与韦伯的官僚理论、代表官僚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视角(李小华,2010)。从公共服务这一涉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使命为立足点,重新审视和反思了新公共管理以单边的利益输出为主的改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质疑,突破了传统动机理论遇到的困境(叶先宝、李纾,2008)。公共服务动机作为国际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和课题,已经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从美国发端,扩及欧洲,并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热点。虽然有关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引起的关注与日俱增,但是学者们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我国学界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7.
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具体考量行政行为的价值取向以及具体制度的建设,分析目前我国行政法适用中的问题,例举具体的行政许可、行政监察的行政法经济学分析,为我国具体行政行为的制度建设提出思路,其最终的目的是完善政府管理提高行政行为的可行性以及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在对知识产权的侵害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流程化分析的观点,对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形态从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结合知识产权侵害的不同形态,从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四个方面对知识产权侵害的救济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个体因各自不同的判断负担,就何谓善、何谓正当乃至正义的观念以及在具体情境下该如何行为的决断上,其形成的理性多样且无穷。法律的理性则是国家在各个专门领域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以及由此确定的若干价值目标及相应路径选择,通过法律规则和原则表达。由于法律的集体主义性质和创制方式,法律的理性有限,不可避免地与个体多样、无穷的理性发生碰撞。故二者的冲突一直存在,如何协调?在关乎宪法性的根本问题和基本正义方面,个体理性应服从法律的公共理性,同时也应为个体理性质疑法律公共理性提供公开的途径,以检验法律的公共理性。此外,协调二者冲突的现实性在于:在个体理性的内外限制以及平等原则的运用客观上达到了一种社会控制的效果,这大大缓解了个体理性与法律理性的冲突,而确立制度上的博弈空间乃为协调二者冲突的持久之道。  相似文献   

10.
对学术界和实践界而言,如何使社区成员形成社区公民行为,同时如何把社区活动转化为品牌建立活动并实现卓越的品牌认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本文首次尝试把知识管理领域和组织行为领域的"知识获取方式"和"组织公民行为"引入到品牌社区研究中来,并深入探讨了不同的知识获取方式对品牌认同的差异性作用及其影响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同静态知识获取方式相比,动态知识获取方式会更强地促进顾客的社区公民行为;与角色内行为相比,社区公民行为更强地促进了社区成员的品牌认同。最后,本文探讨了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贡献,阐述了研究的局限,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结果导向型管理和预算改革在全球广为流行。然而,这个看似主流的改革在实践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客观评价结果导向型管理和预算改革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其概念的界定和方法的选择。论文建议对公共部门绩效的分析应从治理的视角重新定位,将制度、组织、文化等背景的分析嵌入对政府结果导向型管理和改革实践的评价之中。同时,在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之外,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可以考虑借用DEA、SFA和MOSFCA等方法,并且拓展定性研究工具,尤其是案例研究在这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实验研究作为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引入公共管理学科;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知识创造的方法,其本身也需要结合所应用的学科特征被研究而发展。基于这两个层面的考虑,借助于本期的两篇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报告,这里对实验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概要性讨论,以图引起公共管理学者的深度关注。一、公共管理学科应加强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学科当前正处在充分吸收新科学研究成果、探索与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相适应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公共组织的结构和关系特征,探析无标度等特征的公共管理意义,不仅可以丰富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功能,而且可以加强公共管理研究的量化分析和实践应用价值。论文通过回顾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公共管理领域内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归纳为政治参与和公共政策、公共危机治理和信息传播、公共资源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及其他,分领域对研究主题进行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更好地把握公共管理领域内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动态,进而创新发展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效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实践与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构建等领域。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的方法和历史考察的方法分析了无效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令人堪忧的财政赤字及公共债务现状,法国在最新的宪法修正案中提出了以“黄金法则”为原则的公共财政平衡宪法草案。以此宪法草案的出台为背景,从全新角度阐述了公共财政领域内经济逻辑与政治逻辑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公共财政平衡法律的实施范围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时间标准来判定公共财政是否达到真正平衡,详细解释并重塑了财政赤字的定义及公共支出的分类。有关公共财政平衡的法律规则必须更为灵活,并且需要通过一个多年制的整体框架,将法律规范与公共管理行为相结合,才能建立起一种能稳定并有效控制财政赤字及公共债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健  荣幸 《公共行政评论》2021,(2):154-173,232,233
【问题】基金会资助正日益成为我国草根公益组织继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捐赠之外的重要资金来源。资助关系建立的前提是组织间信任,但目前人们对于信任如何影响基金会资助绩效这一问题还所知甚少。【方法】基于信任理论,对国内3家资助型基金会展开多案例研究,借助质性研究工具NVivo进行资料分析了基金会与资助对象之间信任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以及行为策略及对资助绩效的影响。【发现】(1)基金会与资助对象之间的信任建立受特征因素、过程因素及纽带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作用程度与基金会选择的资助形式有关。特征因素在公开招募方式中作用更突出,纽带因素与过程因素在推荐制和定向邀请中作用更明显。(2)不同的信任前因会影响基金会资助行为策略选择。对于特征因素建立的信任,基金会偏好采用契约行为;对于纽带因素建立的信任,基金会偏好采取关系行为;对于过程因素建立的信任,基金会则倾向双措并举。(3)在资助过程中,基金会综合运用契约行为和关系行为有利于促进项目目标实现、合作意愿强化及伙伴能力提升。【贡献】研究不仅从理论角度丰富了基金会相关研究,拓宽了组织间信任的研究领域;还从实践角度为基金会实现有效资助以及草根公益组织获得基金会资助提供了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必新 《法学》2012,(12):17-29
行政规制行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行政活动,可以归入传统的广义行政行为体系。行政法视角的行政规制研究,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更要注重体现行政法学的自身特点,重点研究行政规制权、规制主体法律地位、规制行为的合法性、对规制主体的规制、被规制主体和利害关系人法律地位及权利救济等问题。我国行政规制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强化或者放松的路径抉择,而是要立足中国的现实,运用历史分析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区分不同领域、因地制宜,有进有退、快慢结合,并且重视规制手段的选择与不同领域内不同目标的相适应性等问题,科学构建和不断完善符合市场经济的现代行政规制制度体系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诉讼中附属证据性行政行为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诉讼中附属性行政行为问题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在诉讼中作为证据如何审查判断其效力的问题 ,实质是其公定力与证据效力的关系问题。具体行政行为中认定的事实具有相对公定力 ,直接确定的法律关系具有绝对公定力。应当根据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公定力、公定力的效力范围及具体行政行为所处状态 ,灵活适用行政诉讼制度和本案诉讼的证据审查规则确定其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行政自由裁量权被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广泛运用,由此由行政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当形成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合理而引发的行政争议日趋增多。该种争议如何解决,相对人如何获得充分救济已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法律仅对不合法行政行为而未对不合理行政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加强对不合理行政行为的监督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领着社会治理创新。如何与公众有效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共价值,是政府决策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论文基于以价值共创为新趋势的合作生产理论,围绕激励公众深度参与合作生产这一核心议题,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重新审视和解释公众合作生产行为,并挖掘行为背后的微观机理——合作生产动机。研究发现,为实现合作生产的公共价值最大化,既需要公众通过参与型合作生产行为回应政府期望,也依赖于公众表现出超越政策遵从的公民型合作生产行为。利益权衡型动机、互动体验型动机和价值引领型动机是促使公众参与合作生产的关键动机归因,不同动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共同影响公众合作生产行为的尺度和水平。论文将建立在价值共创基础上的合作生产理论拓展到微观的行为公共管理领域,丰富了价值共创视角下公众参与合作生产的本土化研究,也为培育积极的公众主体提供了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