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唐朝晖 《求索》2010,(8):201-203
本文较全面地考察元人所选的元代诗歌总集版本,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元代的诗歌流派。明确指出,元代诗歌总集既是元代诗歌流派的重要标志,也是元代诗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元代诗歌总集阶段性特征反映了元诗的嬗变进程,元前期的诗歌总集以遗民诗人诗作为主,中期诗歌总集以馆阁文人的典雅平和、唱和题画诗为主,后期诗歌总集类型多样、数量繁多,反映了元末奇才益出、流派纷呈的诗坛特点。  相似文献   

2.
李春华 《求索》2011,(7):118-120
诗禅相通是中国诗歌历史的古老传统。近代以来,随着白话诗的兴起和欧美诗歌的翻译传入,古诗词的精神文化传承似乎已经中断。但往后发展,在新月派、九月诗人、台湾现代派诗人中又有接续传统诗歌精神的迹象。中国诗禅文化的现代转型主要包括生存体验、语言形式和精神形态三个方面。这种转型对于提高当代诗作品格和在大众文化时代重返心灵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余悦  冯文开  王俊暐 《求索》2007,(10):50-53
北宋是文人的“黄金时代”,茶事与文士的生活更是难解难分。饮茶可以助文士诗兴,增添文士诗情;同时,文士又以诗歌咏茶情,诗茶互动。茶成为诗思的触媒,品闲的标志,北宋文士还常赠茶给友朋,并以茶为题,彼此唱和,怡情悦性。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9,(21)
<正>近日,2019 "兴化水上森林秋韵诗歌美食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隆重举办。兴化水上森林董事长、诗人房春阳,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屈金星、中国台湾著名诗人詹澈分别致辞。多位台湾著名诗人参加活动,两岸诗人共植中华诗树。开幕式上,来自台湾的著名诗人詹澈、杨平、龙青等"诗奔"江苏泰州,"诗约"兴化水上森林,吟诗品蟹,诗酒共醉,以诗歌祖国,以歌诵盛世。两岸诗人共同开展的系列活动:台湾著名诗人龙青女士现场朗诵创作的诗歌《西藏的蓝》;两岸诗人詹澈、张云霞、杨平、于洪英、龙青、邢军等在木筏上朗诵完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茶百戏,一个失传已久的古代点茶、斗茶文化的技艺,如今却在章志峰的努力下使之重现,中国的茶文化技艺又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仅用茶水显现的文字和图腾 茶炉、茶瓶、茶筅、茶罐(合)、茶盏、盏托、茶巾、茶杓、水盂……这些点茶、分茶的道具着实让初次接触茶百戏的笔者有些眼花缭乱。而这些道具都分别类、整齐地摆放在“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的家里。 “点茶是用沸水冲点抹茶,并打成泡沫饮用的饮茶方式。斗茶是评比茶叶品质和比试品饮技艺的一种活动。分茶是能使茶汤形成图案的一种特殊技艺。”说起茶百戏,章志峰总是难掩内心的激动:“茶百戏兴于宋朝,而出现的时间则更靠前。它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特点就是仪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就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茶百戏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稀缺的茶文化资源。但是元代以后分茶逐渐衰落,自清代至今未见详细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茶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明光  塞树林 《前沿》2010,(13):125-129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以蒙古族茶文化研究为例,对蒙古族饮茶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茶文化进行探讨,一则探索蒙古族茶文化自身的内涵与外延的演变规律,二则对蒙古族茶习俗事像进行一定的理论阐释,希望有助于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曹琪 《今日上海》2012,(5):32-33
自1994年创办以来,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历经多年的磨练与打造,已逐渐成长为上海市著名的文化品牌与节庆活动。去年,该节更名为“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仍秉承“以节兴茶,传承文化精义;以节为媒,促进经济互动;以节兴区,扩大闸北影响;以茶载道,提升市民素质”为特质,在每年茶叶丰收之时为人们奉上一场美轮美奂的茶事盛典。  相似文献   

8.
王峰 《求索》2011,(3):214-216
中国诗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绝不仅仅止于意象派,在诗歌题材、诗歌形式、中国诗的化用以及诗歌意境等诸多方面,中国诗都给美国诗人提供了无穷的文学想象空间。作为"他者"的美国诗人对中国诗的异国文学构建和创造性的文学想象,极大地丰富了美国诗歌创作,其诗意的呈现更加多元多彩。  相似文献   

9.
蒯定 《理论月刊》2014,(4):80-84
西晋一统天下,结束了政权的分裂与割据,一股新的诗歌创作风气开始形成,也涌现出了一批名诗人。西晋诗人的诗歌作品之中,承继西晋之前诗歌创作多引入自然物的表达方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文章将围绕西晋诗歌中所涉及的自然物,来展开探讨。我们发现,自然物是激发西晋诗人诗歌创作的"触发物",自然物亦是西晋诗人在诗歌创作之中,表情达意的重要凭借。西晋诗人笔下的自然物的"主观化"色彩浓郁。而促使西晋诗歌中的"自然"风貌形成原因之中,自然物本身对人心的"感荡",特定的社会生产状况局限,影响着西晋诗歌之中独特"自然"风貌的构建。西晋诗歌承继了自然物入诗的"传统",对西晋诗歌创作者而言,便于表现自身鲜活的生命,诗人亦可以在自然物构建的大自然之中,获得精神的栖息之地。从诗歌本身的发展角度而言,西晋诗歌承继自然物入诗,也推进了自然作为独立审美对象之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晋诗人的诗歌创作,对促进我国的诗歌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国庆 《前沿》2012,(13):196-198
晚唐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呈现出奇情异彩的一个时期。历代学者在提到这个时代诗家时,关注的焦点大多是诸如李商隐、杜牧之类的杰出诗人,而对许浑却很少驻足、留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晚唐诗人许浑诗歌的思想内涵,经过分析之后,认为他的诗歌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他的诗歌也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无论新诗、旧体诗,只要好诗我都喜爱。出于对我国诗歌发展道路的关心,根据个人三十多年来的感受,提出请公平地对待旧体诗歌的建议,以就教于诗人、诗论家和报刊诗歌编辑。这个问题关系到诗如何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关系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中国诗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程也 《今日上海》2008,(6):40-41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上海国际茶博会”是上海茶界两次重要的展览和贸易活动,从2008年起这两项活动开始战略合作。两大活动的携手使茶文化和茶经济完美和谐统一,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和深化利用,向国际茶业的旗舰展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3.
畅销书速递     
《文人与茶》,陈瑜著,华文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中国文人饮茶之全书,整个中国之茶史、茶文化尽在其中。全书分四部分讲述,一是茶史,二是文人与茶事,从茶与诗人、茶与书画家、茶与僧道、茶与帝王中引出不少趣闻轶事、典故。三是品茗艺术,讲了十大名茶、茶与水、茶具、斗茶、功夫茶等。四是茶与艺术创作。书中茶已远远超出了其物质属性,成为文人寄托心性的精神象征。《自白》,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著名作家梁晓声近几年来所创作的优秀随笔散文集。作家以人们所熟悉的风格和笔调,大胆地揭示了世态炎凉、人生坎坷,描绘了许多既普通又真实的感人故事。这些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人生道理,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时间舵手》,[美]尤金·葛里斯曼编著,时事出版社出版。作者是IBM公司《创意》杂志的编辑及许多大型  相似文献   

14.
宝鼎茶闲烟尚绿──《红楼梦》的茶文化氛围胡晓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园的国家。茶早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并形成了以名茶、茶水、茶具、茶俗、茶诗文等为代表的茶文化体系。这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内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龙晓滢 《思想战线》2012,38(4):135-136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奥登的诗歌除了"机智"、"俏皮"等特点为部分学者注意之外,其丰富的诗歌特质仍未得到充分关注。对于深入解读西南联大诗歌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接近"真实"的奥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威廉·燕卜荪的引介无疑是联大诗人们认识奥登的最初途径——燕卜荪对奥登的介绍,不仅仅让这些联大诗人们认识了英国现代主义诗歌,而且直接引发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实践,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纳入了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格局,并对中国当代的诗歌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主要诗歌流派 ,新月派的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美。作为一个把诗歌创作视为生命的极富诗才的一代诗人 ,朱湘的诗也是极具艺术美的。这种美不仅体现在其创作具有中国古典诗的意境美、含蓄美 ,也体现在他对外国多种诗体进行了有益尝试 ,使诗歌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朱湘不仅是闻一多“三美”诗歌理论的实践者 ,同时也以自己的大胆吸收和尝试 ,开创了现代诗歌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正【摄影报道王春潮黄慧梅】在武夷山茶言精舍内,叶灿素颜布衣奉茶、论茶,让人置身于悠远博大的茶文化之中。叶灿——南平市人大代表,国家高级评茶技师、国家茶艺师、茶文化专家,曾先后获得福建省五四青年、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华优秀茶教师等殊荣。叶灿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武夷山,在"山与茶"这个独特环境的熏陶下,她耳濡目染,15岁起接触茶艺,是武夷山最早开始茶艺茶事工作的从业者之一。近年来,叶灿的足迹踏遍中国各主要名  相似文献   

18.
在伟大祖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诗歌是一个极其童要的组成部分。而五七言诗则是许多诗歌样式中流行得最悠久和最广泛、作品最丰富的样式。从汉、魏、晋、南北朝、隋(简称八代)到唐、宋这一千多年当中,更是其最盛行的时代。祖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流诗人如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还有在这些历史阶段中许多成就仅次于他们的大诗人,基本上都是用五七言诗这种样式来写作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文化     
李春恩 《台声》2004,(6):86-89
从古至今,上至宫庭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土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人们以茶为对象,书画记 事,诗赋唱和;人们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礼佛,以茶敬祖。干百年来,茶悄悄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形成独特的茶饮文化。 随着岁月流逝和世事变迁,茶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之味清淡、平和、宁静,相伴国人数千年,默默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中国茶文化也形成更为深厚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王睿 《创造》2017,(8):54-57
正茶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业的新兴板块,以其独特的自然气息与人文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加入其中,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文化旅游的热潮。云南,既有宜茶的人文环境,又有宜茶的自然环境。云南丰富的茶园、茶事、茶艺、茶俗等资源,是我国也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也是最古老的产茶胜地,生活在这里的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