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军红  汤祺 《现代国际关系》2022,(4):18-25+60-61
2020年,菅义伟内阁宣布日本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凸显其争夺构建全球气候新秩序主导权的雄心。为实现碳中和及2030年减排中期目标,日本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绿色财金体系,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但仍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如期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赵宏图 《现代国际关系》2022,(2):29-37+64+63
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国际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推进。世界传统能源消费渐入瓶颈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能源电气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增强。与此同时,低碳转型进程中部分减排措施出现激进化和政治化倾向,也加剧了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国际能源供需短期失衡,导致许多国家出现能源价格飙升和电力短缺。当前全球能源荒进一步凸显了国际能源转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预示着低碳转型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新型能源安全问题。能源结构的低碳化也推动着世界能源政治内涵及格局的调整,能源安全理念、战略及国际能源安全框架加速演变。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地缘博弈相交织,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酝酿着诸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巴黎协定》的开放签署标志着全球新一轮减排行动的开始,如何做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继续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事关中国能否树立起全球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已经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地,如何借助低碳城市建设助推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在眉睫的课题。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是低碳实践的先行者,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上,就已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了承诺。目前,巴西已通过完善环境立法、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实现交通低碳化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巴西模式"的低碳之路。地处巴西南部具有"世界生态之都"美誉的库里蒂巴市通过大力发展公交系统、倡导低碳生活等措施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此,本文以巴西及其典型城市——库里蒂巴为例,深入剖析其低碳城市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最终为如何平衡我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巴黎协定》的开放签署标志着全球新一轮减排行动的开始,如何做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继续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事关中国能否树立起全球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已经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地,如何借助低碳城市建设助推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在眉睫的课题。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是低碳实践的先行者,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上,就已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了承诺。目前,巴西已通过完善环境立法、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实现交通低碳化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巴西模式"的低碳之路。地处巴西南部具有"世界生态之都"美誉的库里蒂巴市通过大力发展公交系统、倡导低碳生活等措施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此,本文以巴西及其典型城市——库里蒂巴为例,深入剖析其低碳城市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最终为如何平衡我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冯帅 《东北亚论坛》2024,(1):112-126+128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确立了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在政党之争、最高法院判决和俄乌冲突影响下,美国通过耦合经济与气候议题、征收碳关税、重塑跨大西洋气候政治议程和推动气候地缘政治重构来推动目标实施。这些举措反映了美国维护国内产业竞争力、争夺全球气候领导力和塑造符合自身利益的气候新秩序之战略考量。然而,这不仅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影响其低碳减排工作进程,还升级了中西绿色低碳技术竞争,为中国气候外交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为了持续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深化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完善碳减排机制组合,稳妥有序推进碳减排工作进程;三是大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加强国家绿色战略自主性;四是深度参与涉碳国际谈判,推动中国气候外交积极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经济乃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背景下各国形成竞争优势的新平台。吉林省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着重化工业比重大,能源压力大,距离低碳经济目标差距较大,碳金融框架制度安排匮乏,缺少碳金融的有力支持等问题;目前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手段还是行政手段,市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作为碳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碳金融机制也处于萌芽阶段。因此,需要建构碳金融运行机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出台建构碳金融机制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7.
国际低碳发展的趋势和中国气候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都在通过技术革新、能源体系的转型以及基于市场的政策促进低碳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所必需,而且对全球减排、遏制世界气候变化和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欧洲碳排放交易机制创建以来,全球碳排放交易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当前全球碳市场主要包括:在发达国家之间交易的配额碳市场;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交易的基于项目的碳市场;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产生的减排量进入发达国家后,发达国家内部交易的京都补偿量现货与二级市场.当前碳市场在政策效果、市场监管、市场对接、国际协调等方面问题重重.虽然建立全球性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但不同减排机制的接轨绝非易事,将涉及不同交易体系的协调、主权控制、配额分配等问题.①总体来看,建立新的气候变化框架协议和碳市场规则关系到各国和各地区的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美欧及其他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主导权和全球碳市场定价权的争夺,将伴随全球碳市场形成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运减排是环境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梳理国际海运减排规制构建进程、分析国际海运减排博弈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面临着“海运减排履约陷阱”、“既有大国的低碳制度陷阱”与“追随战略的碳交易陷阱”等共同组成的复合式海运减排“碳陷阱”.国际海运气候博弈将持续展开,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与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0.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链接可有效增强减排实效、降低履约总成本,缓解碳泄露和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全球减排行动的重要方向之一。中日韩均为高排放国,促成碳排放交易体系链接将有助于实现更为雄心的减排目标。本文基于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等提出的分析框架,对中日韩碳市场链接的七大关键要素进行了兼容性评估,结果显示:中日韩已具备启动链接的一定基础,但还有诸多关键要素需要进一步协调;加州—魁北克链接体系所存差异与中日韩链接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成功实践证明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是克服差异、链接成功的重要基础。本文建议中日韩链接在时间上置充足缓冲期确保各方的调整和适应;在链接的路径选择方面,可以中国作为优先链接方,在实现中日、中韩链接后再推进双边间接链接,或经过更深度地协调后达到三边直接链接。  相似文献   

11.
丁隆  马晓美 《西亚非洲》2023,(6):34-57+160
随着全球气候政治环境的变化,海湾国家在国际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角色由“牵制者”转向“骑墙者”。在利益基础分析模型和选择性激励视角下,海湾国家气候政策演变是内生因素和外部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其承受全球气候行动加速带来的压力、生态脆弱程度高、面临经济转型困境、国内减缓成本降低,以及提升国际形象的需要,海湾国家气候治理势在必行。为此,阿联酋、沙特、巴林和阿曼等国相继宣布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加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降低化石能源依赖;研发推广碳捕集技术,减少温室气体结构性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补偿碳排放。海湾国家在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初步成效。与此同时,能源系统脱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这将导致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减少,进而冲击海湾国家的地租型经济和食利契约,对其国际地位和国家治理带来挑战。海湾国家已开始为达到气候治理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付出努力,但因其影响因素纷繁复杂,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一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中的各国能源效率提出了严峻挑战。俄罗斯既是能源出口大国,又是能源消耗大国。高耗能在推动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因此,俄罗斯须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历经四年谈判,2015年底的气候大会最终通过了决定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格局的《巴黎协定》。然而,气候变化科学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异步性、能源结构转型的长期性,以及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差异性,都决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是百米赛跑,而是场马拉松。《巴黎协定》提出的"自主贡献+盘点"的模式已为"马拉松"的基本原则定调,未来对协定的落实和细化也应充分尊重各国国情和能力,通过国际社会的合作让各国尽快步入低碳化进程,而不仅是限制大国排放。对中国而言,以较低的累积排放量尽早达峰,既是完成本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为更好地参与和引领全球低碳"马拉松"进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29~30日,由国际电信联盟、非洲联盟、世界银行集团,以及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与发展联盟等机构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主办了“连通非洲峰会”(Connect Africa Sum-m it)。来自非洲5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印度、欧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世界主要信息产业公司的近千名代表与会。此次会议旨在探讨非洲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以及缩小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数字鸿沟的方法和途径。会议提出并通过了非洲消除数字鸿沟的五大目标:(1)2012年之前在非洲各国首都及主要城市之间连通宽带网,同时加强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连接;(2)2015年之前实…  相似文献   

15.
郑联盛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10-14,79
2011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其未来发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受到明显冲击,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拉美经济的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风险不断累积。拉美经济体面临着政策持续与政策退出、政策刺激与衍生风险、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等目标之间的两难抉择。债务问题还将持续冲击金融市场,拉美经济体的主要金融市场中短期内将保持震荡甚至是下行格局,国际资本流动更加紊乱。未来欧债危机对拉美经济体的影响将体现为:全球经济可能二次探底,部分拉美经济体可能硬着陆,需警惕滞胀风险;全球总需求仍不足,拉美经济体出口将进一步放缓;国际资本流动可能逆转,拉美经济体金融风险需谨慎。  相似文献   

16.
自《巴黎协定》签订以来,世界多数国家明确宣布了各自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碳中和已成为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南亚地区可再生能源蕴藏丰富、类型多元,开发潜力巨大。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备、经验丰富,与南亚国家优势互补,且具有共同的发展诉求、扎实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合作前景;但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地区和国家层面的多重挑战。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和南亚各国应该树立命运与共的能源合作理念、发挥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优势、搭建可再生能源合作的平台机制、拓宽可再生能源合作的领域范围,加快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合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兼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时代,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周期中的矛盾凸显,由此带来了各经济体在宏观政策制定与实施上的冲突.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政策的外溢效应,"以邻为壑"的政策取向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如要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各国就必须进行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博弈理论证明了国际协调的效率和收益高于不协调的状态,因此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可行的.有效的国际协调可通过寻找利益共同点、达成均衡、维持均衡的路径来实现.现阶段各国应慎用量化宽松的政策,避免货币竞相眨值,继续在G20的框架下推动各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重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他律功能,发挥相互评估机制的互律作用,同时各国共同提高自律能力,以实现有效的宏观政策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由于各国利益博弈、现实技术水平与成本约束、治理资金短缺与技术转移困难及治理机制的激励约束力不足等原因,使得全球气候治理困难重重。本研究认为,应对当前治理困境,需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推进碳汇交易,并构建与现有国际机制的关联机制;同时,随着国际社会对治理必要性、紧迫性的逐步认同与联合一致行动,以及全球化深入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新机遇,《巴黎协定》的执行依然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9.
《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制定了目标方案,必将为签约国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实施机制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及变化。本文比较了中印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等因素对其碳排放的影响,并运用最新统计资料对比分析了两国的基本碳情。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印低碳发展政策和碳减排机制的各自特点,提供了相互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巴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政策,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计划".提出了减排目标.巴西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碳汇--亚马孙森林面积的2/3,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使巴西在世界气候变化谈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巴西不仅与发展中国家结盟,而且与法国等发达国家采取共同立场,力图使自己掌握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话语权,争取获得国际援助.由于各国在减排责任及援助等问题上的立场差距较大,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难以达成有约束性的减排协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