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确界定群体性活动和事件应是我国处理聚众活动的前提,适当提高群体性事件的“门槛”,将使大多数群体性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在此基础上探讨都市群体性活动处置理念和进路,不仅对群体性事件的妥善处理有重要意义,而且符合法治社会的一般要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动态平衡和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确界定群体性活动和事件,应是处置聚众活动的前提;适当放宽对群体性事件的管制条件,将使大多数群体性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城市群体性活动的处置理念和进路,不仅对群体性事件的妥善处置有着重要意义,而且符合法治社会的一般要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动态平衡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正确界定群体性活动和事件,应是处置聚众活动的前提;适当放宽对群体性事件的管制条件,将使大多数群体性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城市群体性活动的处置理念和进路,不仅对群体性事件的妥善处置有着重要意义,而且符合法治社会的一般要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动态平衡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类非政治性不安定因素日益凸显,特别是行为日趋激烈、危害日趋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为此,有必要在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特点、预测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试析群体性事件的理性处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果对群体性事件不能妥善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激化,直至走向对抗,从而严重危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对策:1.明确群体性事件的性质;2.规范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语言和行为;3.提升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理性程度;4.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力量,其处置机制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需要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加以阐释,并对我国公安机关现行的处置群体性事件进行动态和静态的分析,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理念中的群体性事件及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之一,是社会不和谐的特有反映。考察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数量和社会关注程度,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现代农民或农村问题仍然是主导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方面,另外,就业、金融和贫富差距等问题也经常引发群体性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处置群体性事件,应重新确立决策观念,理性理解事件的引发原因,并注意处置中原则的刚性和方法的柔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外对群体性事件这一概念有着一致的认识.中外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共同点有:处置主体相同、处置目标相同;不同的是:关于"群体性活动"对社会程序的影响的认知不同,警察所持立场和执法理念不同;处置方式中的处置原则和处置警力的动员与指挥体系不同.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其处置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云南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上升趋势,从2008年云南"孟连7·19"群体性事件到2009年"陆良8·26"群体性事件、昆明"11·21螺蛳湾"群体性事件,群体性冲突事件的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已经成为云南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进行论证和研究,对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趋势与原因进行分析,探寻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条件及其内在规律,加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控制,既是构建和谐云南的迫切要求,同时对云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力量,其处置机制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需要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加以阐释,并对我国现行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动态和静态的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业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难点,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已经建立了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导向,注重对群体性事件管控的工作模式,其重心在于"堵"与"控"。此种工作模式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实施成本很高、缺乏可持续性的弊病。由此,各级政府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既要看到其影响地区稳定等消极面,又要将群体性事件所隐含的积极因素挖掘出来,树立以管控与疏导适时互换为导向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将其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要素,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战术行动中 ,要科学编制警力 ,灵活运用各种战术队形和战术行动方法 ,及时妥善地平息群体性暴力事件。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战术行动方法主要有 :警戒封控 ;拦阻堵截 ;教育疏导 ;抓捕带离 ;强行驱散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纠纷事件频发,而代表人诉讼制度却被各种司法解释限制了适用,实际上已被束之高阁.集团诉讼、团体诉讼制度虽然在解决群体性纠纷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在我国“司法无力”的困境下,盲目移植必定水土不服.法之理在法内,更在法外,法律制度的构建必须考虑社会现实,示范诉讼在传统“一对一”诉讼结构下解决群体性纠纷的优势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4.
因为民间规则在调整社会关系维系社会团结方面依然发挥着国家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此,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民间法尤其是研究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民间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子法务是司法机关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处理法律事务,通过网络实现法律信息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方式。它包括诉讼和非诉讼两个方面的法律事务电子网络化,对于实现诉讼价值,建立先进的司法机制,快速、准确、高效传播和利用法律信息,有效降低诉讼成本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调处制度是我国古代实现“无讼”法律文化的一种司法制度,在处理社会纠纷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对调处制度在借鉴的同时予以革新和改造,完善我国现有的调解制度,使它既能适应现实解纷止争的需要,又不违背依法治国的方向,将构建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完美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处于持续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已不复是60年前费孝通描述的乡土社会了,情理对于村民行为的规整作用趋微,适合于陌生人之间的现代法律未觅得合适的落脚之地因而法治力量尚不能彰显,基层司法在处理农村纠纷特别是家事纠纷时常常遭遇情理法摩擦的困境.在当前的背景下,破解农村基层司法情法困境的可行路径应当包括强化诉讼外调解效果和在诉讼中坚持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范围内,关于输血安全的法律调整有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现今两大法系殊途同归,就血液是产品,实行严格责任,用输血保险转嫁风险等,有了共识与规范。从比较法研究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与借鉴,顺应历史潮流,构建我国输血安全法律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期,警民冲突事件和警察执法伤亡案件逐年增多。对警察进行职位分类并实施有效管理,是避免警察执法伤亡和警民冲突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和业务能力,加强警察职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