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2.
政府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主体,一贯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生活的日益繁杂,社会公共需求大量增加,政府职能也相应地急剧扩展,行政权力不断膨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大众法律观念的增强,已经促使政府以一个新型的、法治文明的形象出现在民众面前。如何更好地转变职能、优化职能,如何更好地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已成为各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具有公权力属性,因此不可忽视社会组织领域内的腐败;同时,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主要载体,对国家公权力具有重要的监督功能。预防腐败,可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的反腐败功能,必将更好地净化公权力运行的轨道。对此,应该准确定位和认识社会组织,培育部分以监督公权力为主要目的和价值取向的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组织监督公权力的相应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入户登记工作正式展开后;人口普查员将会走向“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私人住宅,当人们打开大门迎接普查员时,这是人们给国家一个更好履行“社会契约”的机会,让国家充分地认识真实的国情,更好地制定各项公共政策,更好地调整各种各样的社会政策:从每户用电的基准调整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实施的与自身职务有关的犯罪行为的总称。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主体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主客观过程。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都经历了对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的内化、外化、强化三个阶段。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特征的形成亦不例外。当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需要”形成欲望和动机,在外界信息刺激和诱因的影响下,即转化为职务犯罪行为。只要我们加强研究社会环境和社会矛盾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影响,就能更好地在侦查过程中突破其心理防线,矫正其犯罪心理,更好地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把社会危害性降低到最小限度。根据笔者有限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实践,仅以此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0,(9):F0002-F0002
引导公文写作者旗帜鲜明地反对“假、大、空”等不良文风,一以贯之地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引领公文写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管理事务,树立党和国家机关的良好形象。省人大机关的同志要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以文风的转变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努力把常委会和机关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08,(22):29-29
[关键词1]转换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实现政府职能根本转变,必须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8.
公共外交是指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由中央政府或者通过授权地方政府或者其他社会部门,委托本国或者外国社会行为体通过传播、公关、媒体等手段与国外公众进行双向交流,开展针对全球的外交活动,以澄清信息、传播知识、塑造价值,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TESOL对外英语教学由于社会的发展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的需求增强,使得第二语言的习得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现从教材内容、教学模式、课堂组织、课外作业及学生实习等方面浅析美国TESOL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操练如何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或贫困或病弱,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权益往往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他们不是一个民族,也不是一个团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叫做弱势群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尊重和保护程度。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法治水平.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公证员作为文明法治社会的诚信使者.应当在公证过程中格外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这才是恪尽职守、公证为民道德准则的本质体现.这也是新时代公证员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人民代表人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实践发展迅速,实际工作中也遇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比如,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如何把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贯彻到人大各项职能、各项工作中去;如何充分运用监督法,来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如何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真正发挥代表作用。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等。  相似文献   

12.
党的纲领性文件与宪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最高文件与国家的宪法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者的效力只涉及党内,而后者的效力广及全社会、全体人员、各级各类组织。党的纲领性文件与国家宪法应当而且必须保持一致。参考党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对宪法作出相应的修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党比宪法大”,不应当认为是由于宪法“位卑”而被迫作出修改,而是出于对宪法自身的完善,为了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情势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五大报告对现行宪法规定有了一些重大突破,如何使宪法适应这个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情势,乃是宪法学界和法律界所面临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管见司坡森行政组织作为各种社会组织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掌握和运用国家的权力,主管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希望管理国家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行政机关,能够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社会组织基本法律权利的维护和保障,它无可争议地具有国家参与性、社会性、公平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证》2014,(9):69-69
中国公证协会为使公证更好地服务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中,充分发挥公证作用,提高社会公信力,日前,组织专家学者召开了“公证服务不动产登记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宣传学习郝万忠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推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好地树立公安机关良好社会形象,公安部组织郝万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全国各地巡回报告。  相似文献   

17.
徐光华 《法治研究》2010,42(6):68-73
在不存在国家的早期社会,纠纷的解决采取私力救济的方式。国家出现以后,国家独揽了刑事纠纷的解决权,其积极意义是不容否定的,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国家独揽刑事纠纷的解决权,急于树立国家的权威,对于被害人的权益不予重视,对犯罪人的改造效果不理想,使得许多刑事纠纷都通过私了予以解决。刑事和解的出现,有利于较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利益,也有利于犯罪人更好地复归社会,正好可以弥补前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派出机构法律地位及改革思路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派出机构是行政机关为更好地实现其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而设立的一种行政组织,遍布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在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中,派出机构视不同情形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目前派出机构在设置、职能、管理以及监督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立法加强对其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9.
社区组织作为政治社会化的主体之一,能够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部分群体利益、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同时起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社区组织的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社区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单彬 《中国司法》2008,(6):70-74
公证是依靠预设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公信力支持的一种非诉法律证明活动,通过公证活动社会信用得以更好地建立和保障,使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得到不特定的人群和某些权威机构(如法院)的普遍认同和采纳,进而规范民商事活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公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