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日本年轻人的文化代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在分析年轻人价值观时,已变得有用起来.consummatory原为社会学术语,与Instrument为相对概念.Instrument意为针对目的的手段、工具.与此相对,consummatory则为其事物本身变为目的化了的一种可称为现在享乐主义的概念.另外,强调差异性这种现象也是"后近代主义"的象征.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代表了日本年轻人的文化特征.consummatory化的现象和差异化现象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介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和时髦元素,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分析"光棍节"网购热潮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意见和建议,对这种社会现象而言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3.
钟瑜 《今日海南》2013,(12):40-41
电商"双十一"落下帷幕,欢热背后令人思考。11月11日,是年轻人的一个另类节日,因为这一天的日期里有连续四个"1"故而被戏称"光棍节"。在聪明电商绞尽脑汁的策划下,利用光棍节效应将"双十一"打造成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这股全民购物热情愈演愈烈,更是在今年以突破350亿元震撼传统零售商,扳倒占据世界网购半壁江山的美国"网络星期一"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网购消费节。  相似文献   

4.
张阔 《人民论坛》2023,(20):86-89
年轻人“上香”现象反映了部分年轻人在面对现代社会不确定性与焦虑压力时,选择某种自我调节方式以寻求心理慰藉与平衡,展现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解读与运用。为此,应关注年轻人在心理、社交、文化等方面的多重需求,通过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创造有利于年轻人发展的环境等方式,将思想引领和政策举措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赋能与个体成长的协同发展,推动年轻人健康成长,为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5.
每年2月14日是西方人的“情人节”。时下中国人特别“崇洋”,把外国人的节日拿来当作自己的节日,这叫时尚。于是乎民族文化的捍卫者疾呼:其实,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节,中国不是也有个表达爱情的节日吗:它是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又称叫“七夕节”。可是,时尚无情,作为社会主流的年轻人偏偏不把牛郎织女当回事。临近“情人节”或到了“情人节”,马路上也好,商场里也好,写字楼中也好,到处可见年轻人“躁动不安”的身影。向心仪的女孩献上一束玫瑰、一盒巧克力或一瓶香水,成了追逐爱情的男孩们的“必修课”。那些“狡黠”的商人们,也抓住机遇试图大发“爱情财”:春节还未过去时,就蠢蠢欲动地炒作起“情人节”题材了。  相似文献   

6.
刘忠 《青年论坛》2002,(2):105-106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阅读武侠小说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武侠小说在大学校园中的存在已是不争之实.当然,出现这种"阅读热"和"研究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武侠小说本身的理想性,以及大学生对健康人性的渴望与呼唤无疑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毛健 《求索》2014,(11):11-15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与"和"思想,萌芽于远古时期,成熟定型于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争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儒释道并立的思想格局之中;融摄佛道的宋明理学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中"、"和"思想既体现为政治上的一种执政理念,也体现为道德伦理上的行为准则,还体现为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辩证法,它几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领域,并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8.
蔡雄杰 《新东方》2015,(1):65-69
"亚腐败"文化是党内存在的一种严重的异化现象,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腐蚀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消除"亚腐败"文化对践行群众路线的影响,就要从"亚腐败"文化自身特点入手,以零容忍的态度对"亚腐败"文化进行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的治理,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提供良好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时事报告》2005,(4):29-36
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年轻人和在校大学生中越来越流行,而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则越来越不受青年人的青睐,在情人节这天,许多在校大学生甚至不惜花费半个月的生活费去买一束昂贵的玫瑰。情人节为什么越来越火爆?情人节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文化价值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来关注。为此,我们邀请几位教授、记者和大学生代表,就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从足球项目到篮球项目再到体操项目,我国体育界频繁爆发"年龄门"现象。这对我国体育大国的形象乃至我国软实力与文化的传播,都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年龄门"现象展开反思,也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认真剖析和研究,并建立统一规范的反年龄造假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殷乐 《人民论坛》2023,(17):97-99
近来,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关注各种培土攻略、养花技巧、绿植日记,在家中养花种草,希望拥有自己的花园。养绿植逐渐成为当代青年全新的生活美学。沉迷养绿植的青年也拥有了新的代称——“植系青年”,他们将花园里的美带到城郊、带到家中,对于园艺这类“非自然之自然”的建造寄托了更多情感和美学诉求。“绿植热”的兴起是一种消费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新生活美学蕴含着数字时代青年的生存理念和价值追求,其背后的传播态势和社会文化风潮值得关注和深思。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武汉商业历史为线索,对武汉商业文化的特点和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对文化的传统与继承关系作了初步探讨。提出"汉"商文化的基本内核是"口岸文化",其他商业文化现象都是它的派生或分支。而在现代出现的武汉商业的旺盛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既是商业现代化时代的需要,也是对武汉商业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光大。开放,竞争,创新是"汉"商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从“跳楼秀”事件谈警察与媒体理性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跳楼秀"事件屡有出现,已成为一大社会现象。在此类事件的处理中,警察与媒体之间形成了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但在这层关系中,警察与媒体存有共赢的关节点,公安机关要理性认识这种关系,将其作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工作机制,加强交流和沟通,构建起与媒体良好的关系,树立与媒体沟通的科学公关理念。  相似文献   

14.
节日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向现代转型,节日"赋值"成为这种转型的主要表现。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传播。对节日"赋值"应当坚守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促进节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秀平 《青年论坛》2014,(4):145-148
"于正剧现象"的特征是"叫座不叫好"。这种类型的电视剧违背艺术真实的美学原则,文本中充满大量的虚假情节、虚假人物、虚假环境、虚假道具。既不符合直观真实或超现实真实,又不符合主观真实,更难以达到客观真实的美学高度,是一种典型的高碳艺术。大力开发符合艺术真实,特别是实现客观真实的低碳艺术,这是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当代青春语言是一种以语言应用形态存在的青春审美文化现象,其中渗透着年轻人崇尚快乐、追求自由、个性与时尚等诸多精神.当代青年是青春话语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他们在"消费"青春语言的同时也表明了自我的一种身份和文化权力.而这些正表现为当代青春语言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裸X”词族的衍变及其语言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X"词族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们不仅频现于言语活跃的网络社会,更扩展到平面媒体,呈现泛化的特征,对我们的社会用语产生了重大影响。用经济学中成本、效用的原理对"裸X"的泛化做出进一步解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肖湘 《中国减灾》2013,(2X):18-19
<正>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节日总是越多越好,不管传统节日还是外国节日,混着一起过又有何妨?只是找个借口放松一下,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中增添一点儿趣味性而已。不过,迟早要成为社会中流砥柱、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年轻人,也必须意识到在拥抱节日和假期的同时,探寻传统节日源头、了解中华民俗的重要性。"端午节"就是一个承载了两千多年民族记忆和文化的传统节日,其中所包含的厚重历史和美好情感值得我们好好珍藏、细细品味。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诗人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等。在《燕京岁时记》里有"初五为五月单五,盖  相似文献   

19.
贵州畲族民居建筑中通往不同功能空间的门,其外形结构与名称都各不相同,普遍存在"天宽地窄"的大门、"天窄地宽"的房门以及内开大门外开腰门等门文化现象,通过对畲族建筑门文化的调查与解读,透视出贵州畲族建筑的信仰文化特征,体现了畲族精神世界里"神"与"人"的分野。  相似文献   

20.
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短信文化是一种年轻的文化,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它的流行也许并不单单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的流行,它似乎昭示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