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人若没有志气,就不会有所作为;一个队伍若没有士气,就不会有凝聚力;一个单位若没有名气,就不会有感召力;若“三气”皆无,实乃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一个单位总是要有一点精神才好,而这“精  相似文献   

2.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希望,而把这种信念付诸实践就是一种追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追求,这种追求是同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生活充满着乐趣,生机勃勃,就好像蜡烛一样,从顶燃烧到底,一生都是光明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那么他就不懂得人生的意义,也就没有真正的生活,只能在混沌状态中浑浑噩噩地打发日子,从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屠格涅夫有一句名言:“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相似文献   

3.
易白 《党员文摘》2007,(7):22-22
人们往往容易低估别人工作的难度.以为对方的工作是极易完成的。这往往会体现在一个有多种分工的团体里。比如搞技术的人可能会埋怨搞销售的人没有把自己创造的产品卖得更好,搞销售的人会埋怨搞技术的人没有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他们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勤奋,而对方总是轻松度日.并且总认为自己工作没有绩效是由于其他人的不努力。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人们往往容易低估别人工作的困难度。在一个有多种分工的公司里,人们总是会互相埋怨,搞技术的人可能会埋怨搞销售的人没有把产品卖得更好,搞销售的人会埋怨搞技术的人没有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他们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勤奋。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在德育实践中有一点体会,就是教师在育人中要有爱心、决心和苦心。爱心:有真情而不偏爱。教育,是世界上最人道的事业之一,因而教育活动不是那种没有爱心的人所能胜任的。如果“传道授业解惑”是一条船的话,那么“爱心”就是桨。这不是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     
正在公共场合犯错让人很尴尬,因而人们在道歉时往往有所保留。但心理学家迈克尔·W·莫瑟说,"如果你看起来很难过,那么他们就容易心平气和。"朱迪特·马丁是一名著名礼仪专栏作家。多年前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就让她体会到了真诚道歉的力量。当时马丁驾车来到一个交叉路口,不小心撞上了另外一辆车,这辆车里面有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还有一个婴儿。虽然没有人受伤,马丁还是本能地不断说道:  相似文献   

7.
新华 《党建文汇》2007,(3):51-51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人们往往容易低估别人工作的困难度。在一个有多种分工的公司里,总有人会互相埋怨,搞技术的人埋怨搞销售的人没有把自己创造的产品卖得更好,搞销售的人会埋怨搞技术的人没有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他们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勤奋。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出生以后,一般都以乳名(小名)唤之。成年以后,或是在进学校读书的时候,都起一个正名(称官名、大名)。在旧社会,凡是有点身份的人,尤是文人和官吏,他们又往往要给自己起一个或多个别字和雅号。这种文化现象,在地方建制的取名中也同样有所表现。“宁夏”,算是正名(大名),它  相似文献   

9.
时下,一些干部在自我评价时常说:"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一旦得不到组织的提拔重用,往往牢骚满腹、消极懈怠。这既反映出一些干部浮躁的心态,也暴露出他们党性修养的不足。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各级干部正确对待个人的功劳、苦劳、疲劳,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中年,越来越感觉20年前毅然学成返乡的决定是那么的正确。人生的选择会有很多,可是关键性的选择往往就只有那么一次。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守着父母,守着父母的日子真好!刚回来前几年的日子,心里还是有些彷徨,望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练功房、琴房的工作单位,一到天黑四处黑幽幽,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电视,连吃个火锅都要计划一个月,不可能用  相似文献   

11.
评判官员优劣的标准,尽管古今中外看法多有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德、才两大类。德的内涵包括个人的思维品质、政治品德、伦理道德;才的内涵则是指聪明才智、实践才干与才华。如果把德才标准具体细化,我觉得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应该是肯干事、有本事、好共事、不出事。肯干事。肯干事就是要花心思干事,而且是用在干正事上。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却不是这样。他们要不就是做懒官,虽然不贪赃枉法,也不搞歪门邪道,安分守己,遵章守纪。可是他们工作不勤奋,贪图安逸,怕苦怕累,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心只想做个太平官。因而他们所管辖…  相似文献   

12.
好个"过时"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教科书给孩子什么东西看,就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3.
吕蔭 《前线》1961,(13)
对于不同的意见,是善于听,或不善于听,这是衡量干部有没有民主作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考查党员的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一个人在生产或工作中。群众观点究竟强不强,群众路线倒底走得好不好,往往不表现在是否一般地听取群众意见。而常常在如何对待不同意见这个具体问题上反映出来。因此,要做一个人民的好勤务员,要培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就必须学会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经济宣传中,要进一步克服见物不见人的缺点,更多地加强对先进单位、先进典型、先进集体、先进职工、先进知识分子和先进人物的宣传。有一个时期,宣传的也是先进人物,但往往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贬损。本来人物是很好的,但侧重点总是讲他遭受到极为严重的这样那样的社会折磨,这样那样的坎坷,使人看了以后得到的印象并不是要向他学习,而是感到这样的人真是“傻瓜”,或者说社会对这样的人总是那么不公正,他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但结果是“我爱祖国、祖国不爱我”。这样的宣传带来的反效应往往极为严重。今天的形势同“文革”刚结束时已有很大…  相似文献   

15.
干部工作十分引人注目,对每一个干部的使用和调动都会引起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议论。笔者想就人们经常谈论的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必须划清的两个界限干部部门在物色干部和群众推荐干部时,经常遇到以下两个界限问题:第一,自荐和伸手要官在社会上,不少人往往把自荐者和伸手要官者等同起来,认为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作官,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其实,这两种人的思想境界是不同的,出发点也不一样,绝不能混为一谈。伸手要官是官迷心窍心理的暴露。这种人见官眼红,见权眼红,见利眼红,有当官之意,无干好工作之心。为了作官,他们能到处托人情,找门子,不惜干些低三下四的事情。官欲得不到满足时,便垂头丧气。  相似文献   

16.
一看这个题目,就会有“溜须”、“拍马”之嫌,其实不然。笔者和所有的正直之士一样,是最痛恨那些溜须拍马之辈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因为在一些单位调研时,发现不少有才能、有水平、有业绩且是一门心思干好工作的人,因为没有注意和领导处好关系,结果,年纪都一大把了,还只是个“老干事”、“老医生”、“老编辑”、“老教员”。职务升迁,职称待遇都没他们的份,甚至连分房、工资都远远落在同事们的后边。他们本人感到很委屈,别人却说他们“混得不明白”。看来,和领导处好关系太重要了。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和领导处好关系呢?一、要…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做官首先要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做官呢?关于做人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做官首先要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怎么做官呢?如果不是好人肯定不是好官。做好人是做好官的基础。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真实的人尽管可能经常暴露出一些缺点,比如把话说错了,哪个环节没有做好,但大家看你是真实的,心里就很踏实。做真实的人并不是不受约束,并不是就可以言行放肆,该遵守的纪律必须严格遵守,该加强的修养必须加强。现代社会是诚信社会,“人无信不立”。说真话、实话,不说套话、大话、假话、空话、官话。如果表里不一,见人说人话,…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剧《军歌嘹亮》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部队为了减轻某领导处理日常务的负担,给他配备了一名秘书,而秘书上任后却无事可干。因为这位领导宁可自己不厌其烦地接电话,也不让秘书代劳。在现实工作中这不是个例。有些基层领导感觉工作压力大,原因之一是对部下什么都不放心,每一件事都要亲自过问或把关,这固然有其谨慎的一面,但结果是在工作角色上不像个领导,也很难发挥领导的作用。我认为一个会当领导的人,其基本功是善谋断、会授权,关键时刻还会当教练。一个领导,不可能也不应该事必躬亲。因为,一个单位的领  相似文献   

19.
据说,某市领导班子有一名空缺,七、八个人不远千里跑到省城,四处求情托人、找门,希望补上这个空缺。我听到这个情况,开始愕然,继而悯然,再继惑然,最后则感到释然。惊愕什么呢?我打听了一下,那个官位是个什么“级别”,说是副局级。为了那么一个副局级的位置,竟有那么多个干部,动那么大的心思,耗费那么大的精力,不惜花那样大的代价,去争、去跑、去要?对这个地方、这几个干部来说,跑官要官,岂不成了风,甚而成了疯吗?惊愕之余,我武断推定,尽管他们付出吃奶的力气,但这七、八个人不可能都如愿以尝。因为前提是只有那么一…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党史文汇》2005,(5):53-54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