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道春 《政法学刊》2006,23(6):121-125
近几年来,我国黑恶势力犯罪现象日益严重,黑恶势力不仅渗透经济领域,而且向基层政权组织进行“内部渗透”。黑恶势力进行“内部渗透”大都遵循这样一条主线:壮大经济实力——寻求“保护伞”——向党政司法机关直接渗透势力。黑恶势力“内部渗透”之所以能得逞归因于某些基层政权组织的软弱与涣散等因素。防治黑恶势力向我内部渗透须采取综合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最根本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为了逃避打击,也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正在向合法的经济领域进行渗透。这也是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经济基础,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从90年代开始,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以民族、宗教为借口,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并且呈现出向新疆高校领域渗透的特点。目的是引诱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向他们灌输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在学生中建立非法组织,培养和发展骨干力量,与我争夺青年一代。本文分析了新疆高校宗教渗透的形式、特点、原因,提出了防御宗教渗透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商标领域的竞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领域的竞争法研究□何伟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公平竞争的竞争法开始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向来由商标法规范的商标领域也将同时受到竞争法的规范。研究竞争法对商标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限制和禁止,并分析由此而形成的对商标权的特殊保护机制,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已经完成罪恶的“原始积累”,不甘于地下,开始直接向政治领域渗透。●权力的庇护是黑恶势力膨胀的直接原因,打黑必须与反腐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国家 ,契约不仅是私法的缩影 ,也是公法的精神所在 ,社会契约论即是契约观念在宪政关系中的法律表现。在契约原理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渗透的过程中 ,笔者并不赞同一种“契约万能”的主张 ,但却笃信缺少契约精神的中国需要用契约维护权利和限制权力 ,这也正是社会契约的现代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川 《法制与社会》2012,(33):99+105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逐渐向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渗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该类犯罪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多,破获难度也会逐渐加大。本文根据新时期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行为变化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对于治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国家,契约不仅是私法的缩影,也是公法的精神所在,社会契约论即是契约观念在宪政关系中的法律表现.在契约原理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渗透的过程中,笔者并不赞同一种“契约万能”的主张,但却笃信缺少契约精神的中国需要用契约维护权利和限制权力.这也正是社会契约的现代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著作权法修改初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2001年lO月22日至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公布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并自即日起施行。这是对199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著作权法的第一次修改。这次修改,是在下列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是世界经济正在走向数字经济,知识经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向多个领域渗透;二是中国进一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和即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中国已有  相似文献   

10.
严凤英 《刑警与科技》2005,(6B):118-119
随着消费需求的提高,现代化家居日趋成为人们追宠的新亮点。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加快通讯、电脑与家居的融合.不论是英特尔、微软还是惠普、现代都在努力地向家电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11.
权利理论的证成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我们日益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权利,或者说暗含权利要求的话语,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权利正籍着一股似乎不曾稍竭的热情向越来越多的领域渗透。从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领域到政治生活的权力竞争领域,从市场经济的利益追求领域到普通大众的思想观念领域,到处都不难看到权利或权利话语跃动的影子。各种不同的群体,从联合国到世界卫生组织到绿色和平团体,都在试图主张或强调他们认为更加重要的某些权益。这股权利的洪流所及之处,甚至动物权利保护协会、同性恋联盟也不甘沉默,纷  相似文献   

12.
法治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式一词在法学中的出现,是结构主义理论向法学领域渗透的结果。从结构理论上看,模式一词无不涉及到宏观构架和微观组合等方面的问题,即构成一种定型化的模式,必须有各种要素的有序排列和有机组合。因此,讨论法治模式问题,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弄清建构法治模式的各种制...  相似文献   

13.
李冰强 《政法论丛》2013,(5):F0003-F0003
后代人权利理论肇始于实用主义法律背景浓厚的美国,是由约尔·范伯格于1971年在《动物与未来世代的权利》一文中首先提出。④其基本含义是指后代人应当与当代人一样,在自然资源利用和分配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利益。此后,在美国学者施拉德·夫列切特、欧内斯特·帕特里奇和爱蒂丝·布朗·魏伊丝等知名学者的鼓吹和支持下,这种看法开始向伦理学、法学等领域传播和渗透,并进而在立法和司法等实践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茂见 《现代法学》2008,30(1):173-178
市场经济作为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行为场,是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我国目前经济领域中的信用缺失,存在制度性和系统性的双重原因。要建立我国市场经济领域的良好信用秩序,德法兼治是最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智能交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历了从体系框架制定、示范城市建设到目前各级城市全面开展智能交通建设的过程。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管理、公众服务、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节能减排、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主流的安防厂家利用在传统视频领域的优势,正在加速向智能交通领域渗透,由过去只能提供摄像机等单一产品的设备商,向能够提供一整套方案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继续做好已有领域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大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积极引导法律服务队伍为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工作、城镇化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西部大开发提供法律服务,推动法律服务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向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向高科技、新兴产业等领域拓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7.
前卫 《政府法制》2009,(15):33-33
如今,“潜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跑官要官、学校招生、公务员招录、年节送礼、各类排行……“潜规则”像癌细胞一样,逐渐向社会肌体的角角落落扩散和渗透,让许多人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8.
简论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可 《政法学刊》2001,18(2):3-7
黑社会犯罪是有组织犯罪发展的高级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就是黑社会犯罪,它不过是黑社会犯罪的初级形态和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刑法中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犯罪”这个概念,是根据我国现阶段黑社会犯罪的特点确定的。目前我国存在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主要通过七种基本方式形成。如今黑社会性质犯罪呈现出几大发展趋势正向黑社会的高级形态发展;加速向经济、政治领域渗透以及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市场导向条件经历了从美欧到西方世界小范围达成共识的过程,竞争是演进中的核心要素,竞争与贸易领域的天然联系是市场导向条件"竞争化"的原因。市场导向标准竞争中立化诠释了竞争中立从竞争领域向区域贸易规则渗透、再向多边贸易体制扩张的过程。区域自贸协定中的竞争中立以约束政府的方式规制国有企业,未能充分虑及经贸实际,使区域化协调国有企业规则的尝试面临重重困境。对多边补贴规则的修改是市场导向标准竞争中立化的新动态,恐将放大实践中矛盾与逻辑上的不自洽。WTO危机反映了规则静态与利益动态的冲突,以恪守多边主义为前提,采竞争与贸易"双轨"并行之策,在国际、国内层面协调国有企业规则,将有助于化解市场的导向分歧。  相似文献   

20.
翟峰 《政府法制》2013,(31):37-37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指出要放开市场准入,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