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国家对农村社会与基层政府进行整合的重要手段,土地政策可分为分配型、维控型与规制型三类。基层政府作为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在实践中针对土地政策的分配、维控与规制功能而具有不同的行为选择与治理方式,并形塑了其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困境。为此,以土地政策为核心,建构国家、基层政府与农民三者相对平衡的互动关系,从而既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整合,又强化国家对基层政府的行为规制,是国家制定与完善土地政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是关系到生态移民工程最终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长江上游牧区生态移民搬迁之后生活状态和社会适应的分析,讨论搬迁移民在急促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不适应的原因,从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和心理等几个方面阐释了文化和职业培训在改善移民社会适应性上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还对移民迁入地目前的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移民培训的内容安排、持续性、追踪机制、培训对象的态度以及培训参与者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影响目前培训效果发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化适应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移民在迁入地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以新中国成立后迁入宁夏的汉族移民来看.移民文化适应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适应"和"非物质文化适应"、"深层文化适应"与"表层文化适应"、"顺适应"和"逆适应"等类型;同时根据移民在不同适应阶段表现出的独特心理状态可以将移民文化适应的过程分为茫然和矛盾阶段、瘙痒与不适阶段、调适接纳阶段以及常态回归阶段.  相似文献   

4.
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红  许小玲 《思想战线》2005,31(1):60-65
移民搬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压力,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适应并完全融入到其中,这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也是个再社会化的过程。三峡移民在社会适应问题上采取了几种策略:一是资源的运用与再生,二是"类型化"知识与情境建构,三是依靠代理人实现利益诉求。这可以概括为"双重适应策略"。移民会从多方面主动地对原有的行为方式和因素进行调整、改变乃至创新,以适应变迁。  相似文献   

5.
城郊失地农民的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是统筹我国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战略举措.农民集中居住涉及农民的整体搬迁和空间位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民作为移民对于新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技术系统、制度系统以及观念系统,因此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相应地就形成了技术层面适应、制度层面适应以及观念层面适应.技术层面适应表现为从农耕生产向从事工商业的技能转型,制度层面适应表现为对城市科层制组织和各种规制的适应,观念层面适应表现为移民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上发生的现代转向.政府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集中居住区的"物质"要素建设,更要注重"非物质"要素建设,关心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7年至2013年,澳大利亚工党领袖陆克文和吉拉德先后上台执政。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原有的移民政策已经无法适应澳大利亚现实发展的需要。两届政府根据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进行行之有效的调整,对技术移民、商业移民和短期类移民都作了全面而深入地改革,同时对人道主义移民政策也做了相应修改。这一系列改革对澳大利亚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华人新移民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澳洲华人社会特征发生了相应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7.
毛园芳 《人民论坛》2010,(6):210-211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社会流动的加快,移民和移民社会已经普遍存在。移民社会特有的内涵及其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对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政策和社会和谐提出了挑战。界定移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构建移民社会学理论体系,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中美洲移民大篷车事件自2018年初开始持续发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朗普政府基于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的需要,主张修建美墨边境墙,并驻军强硬抵制移民群入境,造成入境权实现与安全排斥的双向焦虑。当前,针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迁徙人口衍生危机,第73届联大会议通过《移民全球契约》为移民治理搭建了国际合作的框架,各国应以此为契机增强政治互信、凝聚反恐共识,推动国际人口迁徙有序化,防范移民领域滋生涉恐威胁。  相似文献   

9.
新移民已成为台湾的第五大族群,台湾为解决新移民及其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对新移民以社会教育为主,对其子女以学校辅导为主,两种方式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将台湾实行的针对新移民及其子女的教育政策更为深层的背景呈现出来,以加深我们对台湾社会的了解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民族地区自发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自发移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户个体或家庭特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是自发移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同时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宣传的过度和建设的"缺位",最后提出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集聚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解决自发移民户籍建立平等发展的基础,以及把劳动力转移和培育适宜产业作为自发移民社区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邓云清 《理论月刊》2006,2(4):161-163
16—17世纪的移民问题,特别是移民贫困与流浪问题,一直是困挠伦敦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考察伦敦济贫主体与政府治贫方式的转变。考察表明,伦敦政府开始从社会和谐与人的发展来思考问题,从教会手中接过济贫大权,对贫困移民进行集中慈善救济和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移民群体包括两类人群,即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他们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但适应程度上存在差异,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城市适应相对更好。青年移民城市适应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社会管理制度、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城乡两种文化的冲突、青年移民社会资本的不足等。扫除其城市适应的阻碍因素,推动青年移民的市民化,政府有责任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管理制度、构建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就业、完善薪酬增长机制,移民自身也要积极整合两种文化、扩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3.
三峡移民文化的生成与阐释——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理解和阐释三峡移民动迁和三峡移民文化的崭新视角。分析发现:在国家主导和社会动员双重动力推动下,三峡移民文化的生成律在于国家、地方政府和移民群体之间的建构性表达;利益相关方参与是移民文化建构过程中的社会性阐释;三峡移民文化的运作表现为建构与被建构之间的互动性要求。进一步反思、弘扬和发掘三峡移民文化,对于推动后期扶持工作中的移民社区发展、非政府组织功能和移民民主精神培育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为欧洲移民社会中多元文化主义划定了边界,提出了挑战,使多元文化主义面临一种两难困境:既希望通过多元文化主义,允许移民保持自身文化来增强欧洲的吸引力,以换取移民的忠诚和贡献;又将移民群体与本土居民疏离,从而保护欧洲文化不失去自身地位和文化认同。在这种困境下,欧洲移民社会冲突不断发生。这是欧洲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并对世界其他各国移民社会的建设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政府移民康区垦殖的倡议、计划和实践,既是中国传统移民实边政策的延续,也是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一项举措,还是土地使用方式转变的一次探索。与此同时,迫于生计或响应政府的号召,民间也有个体和团体加入到康区移民垦殖的活动中。政府和民间的垦殖活动,一同为近代康区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非法移民的概念及其法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军华 《理论月刊》2007,9(6):112-115
非法移民问题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非法移民的概念在学术界存在着不一致的理解和使用,这种状态阻碍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并割裂了我国法律规范体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本文从移民的概念入手,重新对非法移民的概念进行了认定,并与难民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最后,文章指出了非法移民概念在我国法律化的必要性和面临的若干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在成为重要的移民目的国。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广州和义乌等城市,越来越多的外来移民小社会正在形成。这些外来移民小社会内部具有一系列独特的联系、组织、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它们"脱嵌"于国家治理体系之外,给我国社会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地方政府通过外来移民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适应性调整来对这些挑战进行回应,并塑造着外来移民小社会的发展形态。上海日韩人、义乌中东人和广州非洲人小社会的建构和地方政府对其治理之间存在着多重社会政治张力,并形成另类的"外来移民小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探索外来移民小社会的发展形态和有效治理,将为跨国移民社会的发展形态及新兴移民接纳国外来移民治理"向何处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可行性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破解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合作困境"和"政社合作困境","江汉模式"以社区合作治理为价值取向启动新一轮改革,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政府行动社会化,改革政府社会职能运行的体制机制,深化了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创新了居民有序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台湾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但在以往台湾移民史的研究中,有关女性移民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清代实行禁止赴台者携眷政策的概况、官方查获"偷渡"案中的女性移民、族谱资料中的女性移民、女性移民与清代台湾人口性比例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新移民妇女的网络建构:移居香港第一年的纵贯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纵贯质性研究方法研究新移民妇女在香港第一年的社会网络重建过程。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新移民的社会网络的若干特点、网络建构的方式以及影响网络建构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