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自然灾害经常造成人类生命的大量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农业损失所占的比例最大,它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减灾意义重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采取正确的减灾原则。农业减灾的主要原则是:政府为主的原则。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今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必须不存在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一股认为,减灾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防灾投资,农业减灾产业是典型的公共产业.农业减灾工程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在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的情况F,农业减灾投资主体的投资报酬难以在经济上实现。所以,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副总统奎尔给“世界减灾大会”的电视致辞众所周知,全球的自然灾害造成了经济上的惊人损失,也造成了包括生命损失在内的人类痛苦。自然灾害破坏环境,毁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自然灾害还滞延了经济的发展,占用了那些用于急需投资项目的资金,如医疗卫生及其研究、...  相似文献   

3.
网言网语     
正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评论:@醉美未来:厄尔尼诺,它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类造成的气候现象?@普洱红l:已经很多年气候变化无常了。@小股民乐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事件应得到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李德仁 《中国减灾》2013,(11):18-20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国际减灾十年"以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减灾问题,防灾减灾逐步朝着联邦式、多系统综合集成、共建共享、互利多赢的方向发展。各国政府和公众对灾害管理的认识也逐渐从单灾种、专业分工和应急管理向灾害链、综合集成和风险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5.
方印 《中国减灾》2012,(19):40-4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我国已经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正式制度。但随着我国灾害防治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灾害法制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我国防灾减灾基本法的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各类自然灾害对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致灾因素日益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灾害社会学的视角,在全面调查近年来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萍  王锡伟 《中国减灾》2012,(23):44-45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自然灾害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使得人类的抗灾形势愈加严峻,而对自然灾害的正确认识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认识自然灾害时存在某种认识误区,并试图对自然灾害概念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国际减灾十年”以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减灾问题,防灾减灾逐步朝着联邦式、多系统综合集成、共建共享、互利多赢的方向发展。各国政府和公众对灾害管理的认识也逐渐从单灾种、专业分工和应急管理向灾害链、综合集成和风险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9.
王昂生 《中国减灾》1991,1(1):35-37
近十年全球自然灾害已造成整个地球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几百万人死亡,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已成为全球性任务。减灾战略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工作之一。一、总体战略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着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自然灾害一直是威胁人类生  相似文献   

10.
李萍 《中国减灾》2013,(6X):34-35
<正>在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的今天,人们不同的道德行为将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的实际效果,因此,人们有必要去反思和探求在防灾减灾中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从而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一、"尊重自然"是预防自然灾害的首要原则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扩展和加剧,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作为生态危机主要表征的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更使人认识到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因为如今的"天灾"八九是"人祸"造成的,即当今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是由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引起的。因此,要减少自然灾变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人类防灾减灾过程中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当然,我们谈当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主要由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自然灾害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使得人类的抗灾形势愈加严峻,而对自然灾害的正确认识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认识自然灾害时存在某种认识误区,并试图对自然灾害概念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方印 《中国减灾》2012,(10):40-4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我国已经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正式制度。但随着我国灾害防治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灾害法制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我国防灾减灾基本法的缺失弊端表现得十分明显,制定我国防灾减灾基本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伞社会要求相关单位抓紧时间制定与出台作为我圜防灾减灾基本法的《防灾减灾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63-63
<正>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以下简称"国际减灾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防灾减灾是全球的共同行动。全球化需要大视野。日益加剧的灾害风险,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亟需世界各国站在全球共担风险、共御天灾的层面加强减灾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台风、干旱、地震、地质灾害、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草原火灾等经常侵袭中国大地。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防灾减灾救灾的历史。自然灾害的肆虐带走了鲜活的生命,也让我们通过平凡的人生轨迹去透视那些生命中迸发的力量,并在伤痛与反思中见证灾难背后深藏的防灾减灾救灾历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6.
孙用和 《中国减灾》2000,10(4):21-22
(2 0 0 0年 1 0月 1 1日 )今天是联合国开展国际减灾活动以来的第十一个“国际减灾日”。为了推进全球的减灾活动 ,每个成员国都应在这一天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纪念活动。众所周知 ,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社会经济越发展 ,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开展减灾活动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抗御自然灾害的共同意志 ,各国人民都应在抗御自然灾害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 :“减灾 ,青年与教育”——特别关注森林火灾。青年是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7.
"防灾减灾文化不过是人类在防灾减灾活动中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民众缺乏防灾减灾知识2008年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还有大灾之后的思想洗礼。位梦华说,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是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伴随者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定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止发展。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全面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减灾的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依靠科技进步防灾减灾陈智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从时间而言,自古至今一直发生过,从空间来说,几乎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出现过。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的增加,使各种自然灾害成灾的强度不断扩大,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