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失灵与政府进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市场失灵”客观存在 ,因而政府必须进入市场。但其前提条件是应对“政府失灵”进行防范 ,否则失灵的政府不仅不能有效地治理市场 ,反而会更加使市场无序和无效。在这种意义上讲 ,分析和探讨“政府失灵”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政府失灵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羽 《前沿》2005,(5):159-161
政府失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正像研究市场失灵不是为了否定市场作用一样, 研究政府失灵也不是要否定政府的作用, 而是为了矫正和防范政府失灵, 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政府失灵现象及其原因并且提出了防范政府失灵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传统的基本职能之一。在现代法治国家,政府经济职能建立在对市场失灵的认识与分析基础之上,市场的欠缺与不完全性为政府介入经济提供了正当性基础。但应该认识到的是,政府本身亦有其缺陷,与市场失灵一样,尚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对市场的介入应坚持“补充性原则”,在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之间进行理性权自然力衡,实现有限政府与有为政府。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重新抬头,而危机的解决绝非凯恩斯主义能够完成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都有其内在的逻辑与规律,构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关注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中性政府才是预防金融危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内生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键 《精神文明导刊》2007,(9):20-21,23
1.城市社区的兴起 就西方来看.城市社区的发展主要源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这预示着,在社会正常的运行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有边界的.这就在逻辑上提出了一种可能,即社会上还应存在着一种非市场和非政府的力量.这即是公民社会中的公共领域。由此可见.西方城市社区的发展基本上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演进图景.即:在路径上,社区是随着市场和政府自身的发展出现相当的局限后而产生的一种新领域:在逻辑上,社区发展体现出一种市场、国家和个人三种力量相互博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政府失灵"视角谈重塑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红 《前沿》2003,(12):79-82
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客观的依据,然而政府和市场一样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在试图弥补、矫正市场缺陷的时候也会出现失灵.对于市场经济刚刚建立的中国来说,政府失灵更是在所难免.本文在分析政府失灵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通过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双向重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加强法制建设等途径来实现政府职能的重塑.  相似文献   

7.
故宫"四重门"事件反映的是与公共文化服务密切相关的根本性问题——"文化失灵"。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文化失灵现象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背离文化的公共性和文化的公共服务宗旨,强化市场所遵循的资本和效益的逻辑而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经济化",或者因政府过多干预而导致公共文化服务"行政化",直接的后果就是文化在资源配置和共享方式上的公共性丧失,以及公共服务中的文化"空洞化"。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确定政府职能的理论前提,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不同主张,深刻影响着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和方法。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立足于美国的现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为分析前提,重新审视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论述,提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应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模式。本文试通过分析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理论,对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些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鞠传宝  曹鲲 《桂海论丛》2014,(2):110-113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有效防止"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这就是政府规制的基本要义。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规制已然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政府规制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政府失灵"现象,并以医患关系为例来分析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失灵"现象,旨在透过对现有医患矛盾现象的剖析来找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政府规制在医患关系领域的失灵,是医患矛盾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改善医患关系要通过创新规制措施,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社会建设问题的提出.是因为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社会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而导致了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形下,更为突出.因此,社会组织必须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才能避免"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形下所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营利组织失灵:组织边界之模糊与清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回顾学界对非营利组织失灵的研究和区分非营利组织失灵与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基础上,厘清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从政府失灵到非营利组织失灵的逻辑,提出非营利组织失灵源自其组织自身固有且依靠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目前非营利组织失灵源自组织边界模糊化或越界、错位,其纠正只能依靠组织边界清晰来实现,有必要引入公共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并赋予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12.
梁莹  高梅书 《理论月刊》2003,(8):119-1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进行纠错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的理念和模式.治理理论的实质在于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此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借鉴和吸收其合理因素,对于推进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医疗服务市场与完全和完善市场相去甚远,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治理市场失灵,引入政府干预应谨慎合理并充分重视市场的自矫正机制和其他非市场力量,以免伤害市场自身的修复能力,导致“大政府”模式以及政府失灵带来的效率下降。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失灵情况错综复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加区别地简单的“一刀切”,将政府的作用神话和盲目地要求政府介入并非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4.
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本文评述了当前西方非营利组织研究的主要理论 ,包括政府失灵理论、合约失灵理论、第三方管理理论、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关系类型学以及政府、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在此基础上 ,文章认为 ,现有的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生成和运作时还存在着理论上的局限性。因此通过精细的实证研究 ,发展出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市场失灵成为人们探询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监管的理论依据 ,而现实中很多政府失败的例子给“市场失灵论”无情的打击。这说明“市场失灵论”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就是在分析“市场失灵论”在逻辑和理论谬误的基础上 ,来探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形成和市场监管的思想 ,从而论证新制度经济学市场监管理论的现实科学性和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矫正机制,第三部门在20世纪后期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倡"重塑政府",以第三部门来替代强势政府  相似文献   

17.
戚锡生 《群众》2013,(10):59-60
政社分开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前提,也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题中之义。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社会组织与政府、市场三足鼎立,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带来的治理缺失,促进政府和社会的协作共治。  相似文献   

18.
政府失灵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政府失灵的分析主要采用供求分析方法与委托代理理论,其基本结论是,由于政府活动的供求特性,政府的非经济行为将导致政府失灵;同时,由于政府活动的委托代理特性,政府官员的个人效用最大化也将导致政府失灵.政府失灵将导致政府活动的效率与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9.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官员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这与官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存在持久的冲突,并导致政府失灵,进而得出结论是: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政府应尽量减少干预,最大限度地约束政府的权力范围。但是笔者以为,对于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官僚制业已达到极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适用的而且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但对于我国而言,减少干预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因为"后发外生型"国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政府的大量干预和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起一整套激励共容机制,这样政府利益不仅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反而更能促进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0.
刘彦军 《前沿》2013,(7):79-82
在界定政府职能时,除考虑市场经济框架下市场与政府间关系外,还应考虑在不同发展观框架下所赋予政府的职能,单一"市场失灵"标准存在失灵情况。通过分析各类发展观特征,发现"系统"因素是发展观变迁主导因素。通过对多系统协调发展模式运行机理分析,发现"系统协调"是政府在多系统发展观中的主要职能基础。因而提出政府职能界定标准为"市场失灵+系统协调",并据此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下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