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免于起诉”的“取消”与“不起诉”的改革周少元免予起诉的存度问题曾是刑诉法修改与完善讨论过程中激烈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修改后的刑诉法已无免予起诉的明文规定,似乎免予起诉取消了。免予起诉真的取消了吗?笔者愚见,取消了免予起诉的概念和术语,保留了免予起诉...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后重新起诉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其现实意义。重新起诉本身并不一定构成重复追诉,但因我国公诉案件撤回起诉以及撤诉后重新起诉制度不完善,被告人容易陷入“撤诉一再起诉”循环往复的泥沼。严格来说,“一事不再理原则”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都不适用于撤诉后的重新起诉,应当从刑事诉讼保障被告人权利的精神实质出发,对检察机...  相似文献   

3.
何劳 《传承》2000,(Z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因此,我们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研究和解决如何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意义及其艰巨性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和全国一样实现了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实…  相似文献   

4.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1,(14):41-41
被称为“感动过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作者张扬,前不久,将海豚出版社起诉到北京西城法院,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署名权、改编权和获得报酬权,要求对方赔偿经济损失40万元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规定是造成当事人“起诉难”的直接原因。以解决当事人“起诉难”为初衷的“立审分立”,反而加剧了“起诉难”。究其实质,在于我国民事起诉制度中诉权理念的缺乏。重构我国民事起诉制度应以保障当事人诉权为基点,将起诉条件变更为诉讼要件,赋予当事人程序参与权。  相似文献   

6.
奇涛 《民主与法制》2010,(11):68-68
一般而言,作为“打响”官司这场“战争”的原告,总是认为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选择到法院起诉。不过,在现实中却时常发生原告不是被法院驳回起诉,就是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的事情。对此,杨培国律师向笔者分析了原告之所以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去年12月,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某酒楼加收开瓶费100元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属于不当得利,应予返还.这一事件在社会公众中引起热议,众说纷纭.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  相似文献   

8.
晓沙 《台声》2007,(11):33-36
9月21日,侦办民进党“四大天王”“特别费案”的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召开记者会发布侦查终结:吕秀莲、游锡垫与陈唐山3人,利用职务任内的办公室职员收集消费的统一发票,犯了统一报销“首长特别费”,触犯了“刑法”“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诈取财务罪”,遭到起诉,而2008年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均全身而退,不被起诉。  相似文献   

9.
《北京观察》2007,(8):8-13
今年3月至5月,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联合市总工会.各民主党派市委.对北京市21家二级企业的“两低一困”问题进行了调研。“两低一困”,即普通在岗职工收入低、退休人员养老金低和部分低收入职工生活困难。“两低一困”群体是城市中的困难群体,其生活质量与当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脱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薄弱环节。在不断沟通、打消顾虑、深入调查,反复研讨的基础上.调研组了解了北京市“两低一困”职工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某酒楼加收开瓶费100元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属于不当得利,应予返还。这一事件在社会公众中引起热议,众说纷纭。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除去海淀法院判决外,2005年2月,乌鲁木齐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消费警示:餐馆无权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乌市广大消费者可大胆地向“谢绝自带酒水”的餐馆说“不”。但同时,也发生过结果截然相反、以消费者败诉为结局的事件。如:1.同是海淀法院,2004年9月就“消费者诉电影院禁  相似文献   

11.
韩红兴 《求索》2011,(9):180-181,132
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我国检察机关不起诉裁量权不断扩大,导致不起诉权被滥用的风险性随之增加,加强对不起诉的诉讼制约变得十分迫切。囿于重监督轻制约的权力观,我国不起诉制度的诉讼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完善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司法救济程序,改革不起诉公开审查制度,是有效防止不起诉权滥用的重要诉讼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2.
念一 《公民导刊》2010,(4):36-37
李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了“凶宅”——一套曾经发生过命案的房子。在与卖方协商退房不成的情况下,他以“故意隐瞒房屋真相”和“欺诈”的名义,将卖方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12日,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对陈水扁涉嫌“国务机要费案”、“洗钱”、“龙潭购地”及“南港展览馆”等四项弊案侦结,并以贪污、洗钱、伪造文书及收受贿赂等罪名正式起诉陈水扁。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首位下台即被起诉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提出了“打造环境、产业、体制三大特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围绕解决“三低一小”——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低,经济总量小的突出问题。全省上下统一了思想,进一步深化认识,有力推进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4):51-51
同样是市长.同样因“特别费”遭到检调机关的调查.在同一套法律之下.前台北市长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遭起诉.而被另一笔“特别费”缠身的台南市长许添财却因“罪证不足”未被起诉。一时间,台湾司法“双重标准”.“不公平”的质疑声浪席卷全岛。  相似文献   

16.
牟军  薛鸿 《思想战线》2021,47(3):144
起诉文本是纠纷诉诸法院的规范表达形式, 它的生成对于纠纷成案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从起诉人的角度看,通过对起诉文本中的“诉讼请求”“纠纷事实”“事实依据”等法律要素的构建, 以实现纠纷成案的客观功能;通过对纠纷的法律属性进行分类和归纳,将纠纷纳入具体的法律关系之中。 而法官通过起诉文本对纠纷成案有着规制、交涉引导和抑制的作用。 基层司法中纠纷成案正当化路径的调适, 需要解决基层司法中起诉文本生成的一些基本问题, 发挥地方性知识在纠纷成案中的作用, 以及法官对纠纷成案的社会政策及伦理的坚持。  相似文献   

17.
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做出的重要的法律决定之一,实践中,检察机关在做出不起诉时说理性较差,只简单罗列理由,缺乏逻辑基础和严格的论证,同样会遭遇“明希豪森困境”。法律论证是一种确立法律结论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的方法,将这种方法引入不起诉决定中,具有方法论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在不起诉决定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论证方法和模式,本文将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尝试性的运用在不起诉决定的证立上,如果在不起诉决定过程中引入法律论证理论,那么必须在程序上做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和谐法治社会与暂缓起诉制度的设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本燕 《求索》2005,(10):70-72
检察机关被赋予一定的起诉裁量权,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特征。其中暂缓起诉在诉讼法理论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它是作为起诉与不起诉的一个衔接阶段,在整个诉讼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构建和谐法治社会,作者认为,确立“暂缓起诉”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刑事法律日趋人性化的实践中,“暂缓起诉”制度的研究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9.
赖锦宏 《台声》2011,(8):47-47
6月30日,台湾特侦组起诉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李登辉、台湾综合研究院创办人刘泰英,理由是2004年李登辉访问南非时,应允捐赠1050万美元,并指示台“外交部”若无预算,先由“国安局”“奉天项目”的钱代垫,台湾“国安局长”殷宗文加以配合,李登辉再将“外交部”归还的垫款交由刘泰英成立“台综院”,李登辉、刘泰英因此被依贪污罪的侵占公有财物、洗钱罪起诉。  相似文献   

20.
《辽宁人大》2008,(10):44-45
网络维权·艰难 [案情]詹启智2004年10月成立了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著作权许可、转让和再许可业务。其做法通常是先向作者买断文章的版权,然后起诉那些转载了这些文章的网站。3年的时间里,詹启智将300家网站告上法庭,这其中包括南昌的20多家网站。他也因此被人戏称为“网络王海”,而网络界则“谈詹色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