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张维乐  王丹 《党建文汇》2005,(12):16-16
江苏省灌南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近20万,外出务工党员2000多人。如何实施对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县委十分关注和非常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立足创新,务求实效,在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建共管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灌南特色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子。一、以强化领导为立足点,创新责任机制。一是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建立了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抓,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一是建立网络化组织模式。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大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6个,为流动党员在异地安“家”;在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比较分散暂不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其他省市,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  相似文献   

3.
正针对外出务工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组织难管理等问题,清原满族自治县做实"牵挂"文章,使外出务工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身流心不流,离家不离党"。一是组织"牵线",让外出党员在异地有"家"。在对全县流动党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的基础上,在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采取"小型、灵活、务实"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在外出务工党员分散的地区,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双向互动协调机制,让外出流  相似文献   

4.
信息集萃     
<正>元氏县消除党员发展"空白地带"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去向不便掌握,流入地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管理不到位,无法保证纳新党员质量等问题,元氏县对外出务工人员中纳新党员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理顺流动党员申请渠道、拓宽流动人员培养方式、严格流动人员考察程序"等举措,对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双向互动培养,实行了"双审、双察、双公式、一通报"的流动人员考察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流动党员工作的双向共管、动态组建、教育培训、服务保障、典型带动、智能管理以及组织保证等机制。目前全省流动党员共有15.43万人,在外出务工党员中新建党组织2526个,建立党建联络站500余个,党建网站150余个,派出党建联络员3820人,流动党员党组织组建率达80%以上,联系面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菏泽是外出务工大市,1000多万人口中常年在外人员有160万,其中党员7000多人。为把流动党员管理好,2017年8月份,市委拉开了菏泽在外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的序幕。目前,我市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10多个城市建立流动党组织55个,其中市里建党委1个,县区建党委9个,党总支和党支  相似文献   

7.
依安县是外出打工人员大县,同时也是外出打工流动党员大县.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党员?县委借鉴上海等地的经验,对其中部分党员实行了委托管理,即对外出务工且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党员,依托务工单位党组织进行委托管理.目前,我县共依托挂靠流入地党组织138个,委托管理外出务工党员156名,入党积极分子482人.  相似文献   

8.
祖轩 《奋斗》2007,(9):52-52
绥化市每年有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80多万人,其中党员1万多名,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务工人员难组织、权利难维护、党员难管理的问题日渐突出,出现了一些党建工作空白点。为此.绥化市委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劳务经济产业链上,全市已建立劳务经济党支部(总支)301个,  相似文献   

9.
董晓峰 《新长征》2010,(6):50-50
随着外来和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越来越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吉林油田公司机关党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途径,使流动党员扎根于油田党组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任伦杰 《学习月刊》2012,(18):65-65
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安三联"工作法,即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帮助党员"安家";实施回归工程,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提供平台,帮助党员"安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安心",从而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农村党员发展等难题。  相似文献   

11.
党建信息     
广安区:联动建立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罗叶坤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必然要求。当前,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是党员政治思想素质不高,认为外出务工经商党不党员不重要,只要带上身份证就行,党组织对党员在外的情况更无法了解和掌握;二是党员外出后,多数党员不会主动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有少数党员想找党组织联系,但很难找到。三是少数党员即使找到了党组织,也是充其量接转一下组织关系了事,得不到党组织起码的关怀和温暖,疏远了党员同党组织的关系。四是党员外出务工与一般群众没有两样,都是靠能力、凭本事,有的还不如一般群众能找工作,党员不能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其他群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难得以发挥。五是流动党员居无定所,游离不定,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党员外出务工、经商的越来越多,在产业、地区间流动越来越广。开磷集团公司党委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大事来抓,做到管而不死,流而有序,活而不乱,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   开磷集团公司有流动党员 125人,占党员总数的 5.9%。流动党员大部分是离、退休后在外探亲、定居的;外出打工、从事个体经营的也不少;农轮工党员占有相当数量。部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视不够,有的虽为外出党员办理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但几年来从未进行检查,超过使用期限也不管;大部…  相似文献   

14.
党建简讯     
蒋晓忠 《共产党人》2007,(24):16-16
彭阳县建立五项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一是制定完善了党员外出登记管理制度。即党员外出或务工地点、从事行业、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由村(社区)党支部填写、变更流动党员管理登记表,及时上报到乡镇党委;乡镇党委每周或每月汇总上报县委组织部,做到随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落实措施。二是制定完善了流动党员回乡报告制度。结合党员承诺制的广泛推行,要求流动党员务工返乡时,必须把他们在外期间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郭忠 《党课》2008,(9):48-51
近年来,拥有4100多名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湖北省裹樊市裹阳区,针对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不好管”、流入地党组织“管不着”、党员作用发挥差的状况,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两建三推双管”新模式,既为流动党员安了新“家”,又让他们在新“家”里“动”了起来,极大激发了流动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如。  相似文献   

16.
各地动态     
《实践》2016,(7)
正包头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建立共建机制,确保学习教育全员覆盖。在街道社区、行业系统等各领域成立264个非建制性党组织,统一制定工作方案、安排学习计划、编印学习教材、开展集体学习。通过组织共建,引导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结成对子,搭建阵地、载体和机制的组织共管平台,让流动党员置于有效管理中。狠抓干群共建,全市1092名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槐荫区振兴街党工委实施外来务工党员"安家、爱家、兴家"工程,在街道和社区建立"第二故乡"服务中心,取得良好效果。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让外来务工党员"安家",增强归属感。发放2000多份《致外来务工人员的信》和《调查问卷》,详细掌握外来务工党员的现状与需求。在此基础上,灵活建立党组织。凡是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有2名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转入党员员工等方式,单独建立党组织;只有1名的通过联合建、挂靠管等方式,将其纳入社区党总支管理。建立党组织后,及时跟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流动人口大省,各级党组织在外出务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采取单独组建、村企合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注重激励、关怀和团结流动人员,不断吸引外出务工能人向党靠拢,在党组织的怀抱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每逢春节,包括农村党员在内的大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都会回家与亲人团圆。这些流动党员常年在外,难得回家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也难得回到家乡党组织的怀抱。今年春节期间,正值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对返乡党员集中进行先进性教育。  相似文献   

20.
咨询处     
外出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应如何处理? 随着对外出党员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许多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都建立了“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的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外出党员却做不到这一点,而且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对此,党组织应如何处理? 通化市二道江区长胜村党支部 栗福臣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和其它原因流动的党员不断增加。对这些党员的管理,各级党组织都制定了有关规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了党员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也有一些党员由于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弛,在外出期间不能按规定经常参加组织生活,有的甚至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对这样的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