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小琴 《求实》2007,1(7):72-75
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科技、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彰显精神生活的价值,而且已经为并将继续为精神生活的发展创造各种优越条件,不断促进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协调发展,以及精神生活自身的多样化发展、开放式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要求县委书记要深入群众的生活,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这里所谓的社会生活是指发生在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与群体、与社区的交往以及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怎样造就人们的健康心理、友爱精神、开诚布公的处世方式等等。这种社会生活就不能简单的是物质的生活,它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以社会交往为核心,以精神满足为目的的。就社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要全面把握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必须看到这个主要矛盾可以划分为两对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精神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物质生产力、建设物质文明的直接定位和具体目的是解决也只应该去解决第一对矛盾;发展精神文化生产力、建设精神文明的直接定位和具体目的是解决也只能解决第二对矛盾。只有这样去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真正把江泽民总书记所讲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要经常讲、反复讲”这一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也才能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社会缺失公共精神,已经基本成为学界共同持有的一个观点。公共精神研究的中国视野,既涉及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公共精神的关注,也包含中国研究者对公共精神普遍性的研究。中国公共精神研究的背景,不但包含全球化、后工业化以及国外学术发展的影响,而且涵盖中国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关系巨大转变的要求,国家民主政治改革和治理现代化发展诉求的提出。公共精神显现和发展的条件,是公民主体性和公共性的塑造。提升中国公共精神,学界在外部环境、主体培育、组织责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究。在生活政治和合作治理时代,公共精神的发展路径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公共意识是存在于国民个体意识结构中的以社会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文化精神。立足当代生活世界变迁,是考察中国公共意识生成及其价值的时代依据与现实前提。文章认为,公共意识是一定社会结构中经济政治生活的观念形态;公共意识的生成,既从根本上依赖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又贯穿着主体文化自觉与理性建构逻辑;公共意识作为植根于社会结构中的文化因素,具有显著的社会形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意识的健康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和历史必然性。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的生成、建构与发展,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民族复兴、追赶时代、改善民生、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多重价值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划时代的哲学家,一生有两大贡献。一是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一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但其基本的动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的历史,人们首先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才会有精神生活。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则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周泉刘同舫 《探索》2022,(5):165-176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本质需要,是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精神生产力和精神创造力,使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上达到积极进取的总体性状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性受制于物质发展的整体状况,它既以物质生活繁荣为基础又能促进物质生活的发展,并在物质发展条件的制约下呈现出自身特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只有在人的本质需要及其历史发展的总体性状态中才能得到合理阐释。立足人的本质需要和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进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及怎样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问题,为谋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循。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蕴含多层价值追求,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最低价值追求到解决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都内在表征着中国共产党在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中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价值追求,生动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品格与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相对于经济矛盾和政治冲突,文化矛盾是指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在我国由旧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社会矛盾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表现为内心信仰、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风尚、心理习惯等精神文化领域的矛盾和冲突。文化矛盾根植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它的本质是社会物质利益矛盾的反映,但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物质利益矛盾的解决,并不就意味着文化矛盾可…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资本内涵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服务型政府构建需要公民普遍具有团结、互助、合作与信任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参与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由于这些精神和意识产生的独立和自愿性的民间组织,而这些正是而这些正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客和基本要素.可以说服务型政府所具备的民本性、法治性、合作性等与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二者都是由一定物质生产条件下所形成的人与人关系中衍生而出,都包涵公民社会的基本要义,所以说两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这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人的主体性问题又是与目的相联系的,只有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才能依靠人自身的力量(物质的和精神的),达到人类的最终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几千年来,人们虽然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有过多种多样的猜测,然而都没有从社会因素的整体联系上对社会运动、发展作出科学说明。最终,这一任务还是随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产生而得以完成。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这样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任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段论述实质上就是指出…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我们一再强调,经济不发达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矛盾。实际情况是,伴随我国社会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社会面临着两大突出矛盾:一方面,仍然面临着经济不发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突出矛盾;另一方面,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突出矛盾。后一个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历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逐步分化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系统。精神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精神劳动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精神劳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精神劳动是一种以特殊的社会群体(大部分为知识分子或脑力劳动者)作为主体,以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一定系统化形成的精神产品为结果的社会生产活动。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生产,精神劳动与物质  相似文献   

15.
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重点论述了精神生产的现实前提、科学内涵、基本特点、价值功能等重要理论观点,认为精神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相适应,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与发展,我国的整个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在社会主义精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它正在向人们以往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方面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嬗变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例如,在社会道德观上,发生了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冲突;在社会价值观上,发生了义和利的冲突;在社会心理上,发生了封闭和开放的冲突;在社会生活方式上,发生了传统生活习俗与现代生活需求的冲突;在社会教育上,发生了传统教育与现实、宣传教育与现实、学校教育与现实的冲突等等。这些矛盾冲突,如果我们能认真审视并加以积极引导,是可以解决的。但在前几年,人们普遍重视抓住经济建设,强调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精神  相似文献   

17.
人的精神生活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有其发展的道路和一般规律。精神生活发展的道路演绎着人的发展的相似轨迹,即由前现代社会的自发发展向现代社会的自觉发展过渡,最后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一个精神生活发展的自发性不断减少自觉性不断增多,片面性、不自由性不断减少全面性自由性不断增多的长期的历史过程。精神生活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辩证发展律;精神生活系统多因素作用律;精神生活的继承与创造律;精神生活的渐进与连续发展律;需要驱动律;社会交往中介律;能力发展提升律。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巩村磊 《理论学刊》2014,(1):100-104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物质生活明显改善。但在市场逻辑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乡村社会传统价值体系面临着更新与转型,一些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农民价值追求迷失、公共精神消退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价值取向,其内在功能不再是仅仅满足农民娱乐需求,而且蕴含着重建乡村公共秩序、重塑农民精神生活、缓解认同危机和伦理危机的价值取向,其现实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完善乡村社会治理,而且在于关照农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进而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14,(6)
公共精神是人的现代化的品质追求,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核心。当下中国社会正历经现代化的实践,分析中国民众公共精神缺失和探索中国公共精神建构的路径,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十分必要,当前中国社会公共精神的缺失追溯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的无限放大以及当前中国公共领域发展的不足。解决公共精神的缺失问题须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壮大公共领域、重构集体主义的时代语境以及政府重视并投入资源,推进公共精神的发展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除受社会条件的影响外,也还有它自身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主要表现为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各种理论、观点和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分化与综合的矛盾,以及继承与创新的矛盾,等等。正是这些矛盾运动,推动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 一、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