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现实中对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效果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者利欲熏心,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官员职能错位,劳动执法部门监管不得力甚至不作为,法律法规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工会的缺位和失职.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健全和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平衡.  相似文献   

2.
提升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例过低并不断下降这一现象,是与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同步发生的,而且与税收政策、劳动力供求失衡、劳动市场分割和微观层面的劳资博弈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调整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完善工资增长机...  相似文献   

3.
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维护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中公平和效率的规制问题。本研究认为:政府规制是劳动力市场自由、高效运行的保障;劳动力市场失灵是企业存在和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政府规制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中的效率,并解决其存在的公平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政府的规制效率,本研究建议: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消除市场分割;完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工资形成机制;建立适应中国灵活性用工的劳动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工会工资工作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现阶段,工会监督工资支付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工会参与制定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目前经济形势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工会工资工作对克服通货紧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宜冰 《中国工运》2009,(8):18-19
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在同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由行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同级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就行业内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劳动定额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行为。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有利于完善劳动用工管理,促进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维权机制建设,维护广大中小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为在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友》2003,(4)
工资指导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为保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劳动力供求水平以及其它社会经济指标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指导工资分配的一种宏观调控形式。工资指导线一般为三条线,即基准线、上线和下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指导和间接调控的一种方式。政府有关部门对各类职业(工种)工资水平进行广泛调查,经过汇总、分析和修正,公布有代表性的职业(工种)的工资指导价位,以规范劳动力市  相似文献   

7.
劳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的协调是企业稳定、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笔者认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要从劳动关系生成的市场环境入手,从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政府(第三方主体)、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及工会组织(协调主体)各自发挥能动性,为劳动关系的和谐创造条件、寻求支点。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适当干预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关系协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劳动关系是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之间,为实现劳动的过程而建立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8.
从7月1日开始,包括云南在内,全国多个省市同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多在20%以上。诚如专家所言,这轮工资增长实际上是对中国低收入劳动者收入的一次补偿性增长。按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的原则,这轮工资实际上早该涨的,只不过被金融危机害着了,有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当然,各地呈燎原之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呼应了此前中央高层多次提出的“让劳动者体面劳动”等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家对工资的干预不仅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需要,也是国家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共同利益的存在使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了良好合作、相互理解与利益协调的可能,这是国家干预企业工资分配不应该忽略的社会现实.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前提下,劳动者个人与企业进行工资协商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国家对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分配进行干预.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干预可以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国家立法对工资的构成、具体范围和底线标准进行规范是可行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最低工资与生活工资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工资保障制度,其中,最低工资是基础性机制,生活工资是对最低工资的有条件补充,二者在适用范围、工资水平、实施效果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最低工资与生活工资的实践表明,对于大国,建构多层工资保障制度将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权益.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有助于工人工资的提高,但这一理论存在诸多问题。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教育投资的均衡,假设教育投资边际回报递减,但经验研究显示,教育投资的边际回报递增。人力资本理论在解释教育对工资提高的作用时,没有把教育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联系,而任何工资的变化如果不联系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就难以得到合理解释。为此,本研究就教育对工资提高的作用提出一个新解释:教育投资同时增加了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稀缺性和需求,由此提高了其议价能力从而提高了工资。这一理论解释隐含,随着教育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层次较高工人稀缺性降低,导致教育投资回报率下降。经验研究显示,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回报降低,可视为是人力资本理论新解释的支持性证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资集体协商是调整劳资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内容。工会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是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有效形式 ,不仅可以稳定劳动关系 ,而且有利于促进工会的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职工入会资格是职工结社权的实质,"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是职工结社权的必备条件,中国工会的组织存在是职工结社权的基础;落实职工结社权是各级党政、司法机关和各类用工单位的共同责任,更是中国工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摘要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是保障企业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提高及其他因素变化而相应协调合理、持续增长的体制和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但同时由于协商主体缺位、法律不健全、政府调控乏力、体制性障碍等导致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增长缓慢,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等诸多问题,制约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解决制约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的关键问题,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行业壁垒,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5.
《Labor History》2012,53(4):401-409

A detailed report by the Women's Educational and Industrial Union of Boston in 1998 revealed that many workers were earning hourly wages far below a "living wage." Employing what they called the "self-sufficiency standard," the activists succeeded in pushing the Boston City Council to pass a living wage ordinance. What many living wage activists did not realize is that this was not the first time the Women's Educational and Industrial Union had been involved in a campaign for living wages. In 1911, the organization released another report, profiling the incomes and expenditures of 450 women workers in Boston. The following year, Massachusetts became the first state to pass a minimum wage law. This is just one example of the many links between the current campaign for living wages and struggles from the past. Labor historians and today's activists have much to learn from one another in this fight for living wages that has been a mainstay of the U.S. labor movement.  相似文献   

16.
当前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不敢谈”、“不善谈”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进行工资集体协商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应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良好社会范围;加强培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双重转型时期,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农村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二是在城镇形成二元劳动力市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滞留在下层的“次属劳动力市场”,成为“新型工资劳动者”,其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严重侵犯。其后果是,在全社会劳动力职业结构趋于高级化的同时,城镇底层劳动力群体扩张并构成“沉淀”的劳动力供给群。为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会要站在促进城乡整体协调发展、维护职工长远利益的高度积极推动政府加快配套改革,稳步有序地消除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镇、公平就业竞争的制度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变劳资博弈中的工资“单决制”为“共决制”,是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基本途径,其基本形式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会在工资协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职责,通过提高工会干部进行协商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其协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劳动者工资收入情况看我国企业一级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工资收入情况可以说是劳动者权益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实现状况,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否健全。从目前我国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情况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并已经对企业一级劳动关系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提高企业劳动者收入、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同时建立具有实效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工会在改善劳动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工资回报到各项福利,工会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者利益.此外,实证研究也表明:很多雇主也乐意在企业设立工会以及给工会拨付经费,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总体来看,教育和技能水平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设立工会,而且会员覆盖率也比较高.企业工会覆盖率对于企业平均工资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工会对职工教育费、劳动和待业保险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的作用也有积极影响.在企业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福利费方面,工会也都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