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作弊现象是伴随着考试制度的出现而出现的。当今,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校特别是艺术类高校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考试作弊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它不仅干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准确评价,也破坏了学校良好的学风、校风,严重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将对艺术类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作一分析,以期从源头上找到解决作弊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严惩考试作弊时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作弊的惩处应能有效地遏制作弊现象;对作弊的惩处应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对作弊的惩处应适当留有出路.前两方面表现为“尺度”,后一方面表现为“不过度”.这一原则不仅是绝对的,同时也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对作弊的处罚程度可因考风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作弊的处罚程度可因其效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了消除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各级教育部门制订了一系列考试守则,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甚至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以往多在学习成绩较差的顽皮学生中出现的作弊现象,如今已在一些重点中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中蔓延开来,并且作弊手段越来越妙,越来越隐蔽,集体作弊也时有发生,这不能不令人困惑和担忧。本文试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找出中学生作弊的心理因素和相应的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教育考试,尤其是当前高校招生考试管理制度在考试的组织、管理、实施等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问题和需求,分析考生作弊的原因,针对考生作弊的常见手段,通过广泛调研、考察,提出一套针对性强的考试管理、防范考试作弊的措施和办法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军,是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对社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诚信环境的建构。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几年来,各地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1、主要诚信缺失行为。一是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比较普遍,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甚至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枪手”。二是学术抄袭。抄袭作业、剪拼论文、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在校园里出现“了天下文章一大抄“”、文章就是报刊剪接、网上粘帖”等流…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笔者从几个不被人重视的方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对症下药,减少并杜绝这一陋习。  相似文献   

7.
考试作弊自古有之。当前考试作弊呈现出方式多样化、现代化,范围集体化、公开化,产业化,人员水平高和过程复杂等特点。考试作弊在考生内因与学校、家长和社会外因的共同作用下,集中体现为考生诚信的缺失。因而根治考试作弊要从诚信教育出发,结合考试制度,建立诚信考试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给予有严重作弊行为的学生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其法律依据在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4条第4项的规定,其法理依据在于作弊学生严重滥用其受教育权。当然,考试作弊与开除学籍并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对“考试作弊一律开除”的做法不但于法无依,也有违宪的嫌疑。在倡导依法治校的今天,厘清考试作弊与开除学籍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促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然而,近年来考试作弊严重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极为不利。为此,本文试图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原因、危害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寻求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闭卷考试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作为学生,人人都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却各不相同。其中大多数人是靠平时勤奋学习,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来获得好成绩。但也有少数人却是平时不努力学习,靠考试前加班突击,甚至搞歪门邪道,在考试中作弊来获得好成绩。考试作弊是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塑造完美人格,一直都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诚信教育则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存在的考风考纪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对考试作弊这一现象从德育的高度进行剖析,并提出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德育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就惩治考试作弊行为而言,应采用标本兼治的策略。对情节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刑法不应缺位,而应适时介入。"西安考研作弊案"是当前考试作弊行为的典型样本。根据现行刑法规定,对涉案人员可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定罪处罚。面对社会中愈益严重、防不胜防的考试作弊行为,完善立法、增设新罪有其必要性,但也要注意非刑罚措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等学校学生考试作弊越来越高科技化,高校对作弊学生的处理尺度难以把握.本文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倡高校学生要参与制度的制定修改,了解制度的内涵,全面树立诚信做人的人生观,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增强教师监考责任心,使作弊在萌芽状态被消灭.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课程比重小、涉及领域少、师资力量薄弱,是许多高校艺术课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以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为主体,以艺术类社团与艺术类课程为两翼,加强对艺术类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艺术类社团在大学生美育教育中的地位,建立"一体两翼"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通过两翼的有机结合,推进艺术类社团活动课程化,创造出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方面的问题,以使总结经验,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少数学生考试作弊,严重影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 据笔者调查,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违纪情况呈逐年上升趋 势,违纪人数有所增加,违纪的类型呈多种多样, 其中以盗窃、打架、旷课、考试作弊等最为突出。大 学生违纪现象从过去的视违纪、违法行为是莫大 耻辱转为无所谓或不以为耻。因此,我们必须从根 本上挖掘违纪产生的原因。心理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17.
课桌文化是大学校园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无聊宣泄、耍小聪明、情感表白、励志自勉等类型。校园课桌文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规章制度缺失、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社会不良风气侵袭、学生的不良习惯。校园课桌文化反映了大学生错综复杂的心态,是不健康的,必须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考试管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等有效措施,予以坚决杜绝。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考试作弊现象的大量存在催生了考试刑法的出台.2014年《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将四类与考试作弊有关的行为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围之中,组织考生作弊的行为及相关帮助行为、出售和提供试题或答案的行为以及替考行为都被当作犯罪来处理.前三类行为因其本身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用刑法进行打击无可厚非,但替考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将其入罪会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与刑法谦抑性的理念不相符.从考试刑法的出台可以发现,我国的刑事立法有过分扩大犯罪化之嫌.  相似文献   

19.
当前司法实践中,主要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规制考试作弊行为。在以侵犯国家秘密类犯罪认定考试作弊行为中,试题及答案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渎职罪名评价考试作弊行为是否合适、试题及答案的保密期限如何确定、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等问题争议较大,造成各地执法不一。为了更准确、有效地依法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应尽快出台《考试法》,并在刑法分则中单独设立"妨害考试罪",以规制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使得艺术类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思想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艺术类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艺术类学生存在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思维较为活跃,动作比较敏捷,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容易出现一些冲动和偏激行为。所以在管理艺术类学生的同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艺术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