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同票同权"目前体现的,不过是农村人口在选举原则上的平等。从原则的平等,到代表数量的平等,再到现实话语权的平等,可以说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每逢两会,人大代表的身份都是民众热议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有统计显示,人大代表70%是  相似文献   

2.
201O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开启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大门,是我国人大制度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场深刻革命,在城乡统筹,共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为开辟“同票同权同值”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新时代确立了重大原则,奠定...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国家立法机关正在考虑一步到位,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意味着,在不久之后,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不平等选举权将彻底告别历史舞台。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前进的脉动。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747票赞成、108票反对、47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斯喜认为,这次修改把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并列作为选举权平等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修改.使中国特色选举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更加凸显。“同票同权”的规定闪烁着民主与公平的光辉.无疑是选举制度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5.
一选举权的平等原则和差额选举原则一样,是我国选举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平等原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能有一次投票权;二是每一选民所投选票的效力相等,也就是说大体相等的人数应选举产生大体相等数量的代表。在历史上,不平等的选举有两种形式,一是每一投票人所投的票数不平等,称为复数投票制度。例如二战以前的英国,选举人除在其选区投票外,每年有租金十镑以上的土地或房产者,还可在其财产所在地再投一票。1918年以前英国投票时间费时两个星期,以便有复数投票权的人到处投票,最多的人享有80个投票  相似文献   

6.
<正>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自亮相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把视线的焦点集中在"同票同权"的条款上:"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然而,选举法修正案有关代表名额分配的其他规定则被大多数人所忽视。  相似文献   

7.
胡建淼  杜仪方 《人权》2008,(2):22-26
一、从平等理论到平等权立法——公民平等权及其相关问题阐述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平等”的含义是:(1)人们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同的待遇:(2)泛指地位相等。也就是说,人们在社会上处于相同的地位,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同的待遇。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对选举法进行了全面修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特别是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确定的规定,并且在2011年的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实施该规定。此举开启了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时代,是我国政治制度发展上的一件大事,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从社会学角度,对"同票同权"维护农民权益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应到33人,实到28人,20票满意、8票基本满意,常委会对区法院关于本区金融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报告的满意度测评结果为满意。"在5月21日举行的杨浦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一人一票,对专项工作报告予以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布。  相似文献   

10.
<正>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中拟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城乡同票同权,这将有利于增强农民群体在人大代表选举上的话语权,为农民更好地行使政治权力创造了条件。但同票同权仅仅是国民平权之路的一个良好开端而已。而在同票同权实现了选票分量形式上的平等之后,为了促使农民话语权的实现乃至增强,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赞成2747票,反对108票,弃权47票。”2010年3月14日上午9时12分.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的近3000名代表郑重地按下表决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标志着走过57年的选举制度完成了又一次重大跨越,也标志着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历经57年、经1次重新修订、5次修改,于2010年3月14日通过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新选举法)最终明确: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以实现城乡居民选举的“同票同权”。  相似文献   

13.
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央“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建议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结合地方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实践.笔者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3月5日开幕,会议的一大看点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已先后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核心内容是拟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以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月22日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开启了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时代。在中国特殊的政治语境下,同票同权不仅意味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朝着合宪性走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从农民权益保护的角度看,同票同  相似文献   

16.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正,废止了代表名额分配上的所谓“四分之一条款”,实行“同票同权”(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三个平等原则”(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笔者就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中的代表名额确定与分配谈一管之见,以顺应新选举法“落地”之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14日上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高票表决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新《选举法》的第一大看点就是规定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原则,这标志着淄博市淄川区2007年的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制度改革首次得到确认,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迈入了“同票同权”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辽宁人大》2010,(4):6-7
2010年3月14日上午9时12分,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的2909名代表投下神圣一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比、同票、同权”。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即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这也是新选举法即将落地的首次实践。去年三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正,废止了代表名额分配上的所谓四分之一条款,实行同票同权(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三个平等原则(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就即将展开的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来说,新选举法落地将带来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选举制度即将迎来一个重大的飞跃。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选举制度的改革被认为是完善人大制度的关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推进,要保证人民群众有平等的选举权、参与权、决策权、国家管理权,城乡同等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无疑是民主范围的一次实质上的扩大,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此将掀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