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刑法学1994年被个人首次倡导,近来被国内权威学术机构认为将成为我国刑事法学中一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的分支学科。本文研究表明:现代科学发展中交叉学科的涌现是环境刑法学产生的学科基础条件,而现代环境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是环境刑法学的基本存活条件;环境刑法学的学科研究在一定程度范围上已被学界认可,环境刑法学的学科地位也初步得到了确立。环境刑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所涉及的独特的环境犯罪及演化规律等诸多根基性领域或问题正是环境刑法学的学科本质所在,环境刑法学是环境科学学与刑法科学学的有机结合之新生事物,应归属于新兴的社会科学之学科;环境刑法学具有直接引导人们生活健康发展、间接调和人与自然和谐有序演进、最终遏制人类社会迈向自毁之路等三大学科功能。未来环境刑法学的研究值得关注,尤其是学科发展中可能涉及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要在学科探索中不断务实其核心基础理论和重要的理论知识框架。  相似文献   

2.
刘仁义  王怡然 《前沿》2011,(4):198-200
本文首先介绍学科、学科带头人、行政负责人的概念,在论述高等学校院系学科带头人和行政负责人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对学科带头人和行政负责人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和行政负责人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构行政哲学的路径探讨——以行政学科发展史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哲学是对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当前行政实践的发展、行政理论的积累与行政哲学建构的不足形成了鲜明对比,提出了对行政哲学的建构路径进行创新的必要性,而行政学科发展史则为我们从新的路径探讨行政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行政学科发展史的视角建构行政哲学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对我们研究行政哲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刑法学在刑法学中是一门新的学科。笔者就比较刑法学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它的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 现状及其研究方法,以期与比较刑法学的研究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行政哲学:来龙去脉与建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行政哲学来龙去脉与建构路径的角度 ,阐述了建立中国行政哲学的现实必要性和理论来源 ;论证了行政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内容特点 ,确立其学科性质和独立的学科地位 ;探索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行政哲学建构路径、逻辑起点和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经过了理论准备、学科创建和学科发展三个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研究不断深入、领域逐步扩展,对于提升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这一学科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研究视角的拓宽上都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生态行政学是生态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是用生态学观点研究行政问题,注重对生态与行政作综合分析,带有边缘性、交叉性特点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女性学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女子院校的女性学建设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学科建制与学科内在规范的建立方面均有了一定的发展,学术合法化日益受到重视,从国家政策及教育机构的支持角度看,其社会合法化正逐步提高,系所、专业及学科的设立使得其行政合法化也有了实质的推进,但在政策投入力度、学理探讨、机制深化、学科课程设置以及跨校合作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相似文献   

9.
科际结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刑法学与心理学的科际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刑法学理论研究中的困惑性难题、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有多条结合路径可供选择,但建议采用分层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月29日,夏老在《人民日报》发表专文,发出了《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的呼吁。这一声呐喊,打破了30年中国行政学的沉寂局面,恢复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作为独立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今天,在纪念这篇在中国行政管理学科具有历史意义的学术文献发表3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夏老的学生,我为夏老对中国行政管理学科的重建和发展做出的具有奠基意义的贡献而感佩至深,事实上,中国行政管理学科的重建和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王劭荣 《前沿》2003,(6):83-85
学科的现代化需要方法论的指导 ,刑法学也不例外 ,但是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似乎有所欠缺。在学术分析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 ,笔者对于刑法的现代化 ,尤其是方法论的革新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希冀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刑法学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法系,作为人类法制文明中的一枝独秀,也曾有过它的鼎盛时期。但是,中国历代对于法学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吏为师”,且以刑法学为主。刑事诉讼法学成为现代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则是很晚以后的事,直至进入20世纪才开始萌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积淀,这一学科已逐渐走向成熟。下一世纪刑事诉讼法学将会有更多的创新,触角将深入司法改革、立法完善等,体系更加完善,并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3.
行政管理学科研究顶层设计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办公厅主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的《中国行政管理》鲍静主编来函(简称鲍函),嘱就行政管理学科研究顶层设计问题谈些想法。对此,作为这个领域一名久已超期服役的老兵,在深感义不容辞的同时,又觉得有点不揣冒昧,因为很有可能仍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姑妄言之了。  相似文献   

14.
犯罪概念是犯罪学研究中的关键概念,社会学、刑法学等学科虽然就什么是犯罪都有 各自的表述,但囿于学科性质和研究目的,不能满足犯罪学的研究需要。犯罪学需要有自己的犯罪概念。 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应当以犯罪的社会学概念和刑法学概念为基础,既要兼顾行为的性质和社会文 化内容,也要兼顾本学科功能和任务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5.
外国刑法学,作为一门研究外国刑法理论与刑法制度的学科有广泛开设的必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内容不均衡、教学方法不丰富及教学资源不充足的尴尬。反思外国刑法学教学尴尬之余,须重新定位外国刑法学的教学目标,其应当是传递法律价值观念,弘扬法律比较精神。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进行适合于本课程教学的新尝试,包括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和模拟法庭等。  相似文献   

16.
苏州大学法学院的李晓明教授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者,近几年来笔耕不辍,常有论著出版、论文发表,研究领域涉及犯罪学、刑法学。最近又见独著的《经济刑法学》一书被群众出版社出版,我马上拜读,真是佩服李晓明教授的刻苦精神和理论功底。《经济刑法学》一书有许多独到的观点和真知灼见令我耳目一新。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经济刑法学方面的学术专著。一、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该书共分三编,二十章,从宏观到微观上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一读就有经济刑法学是无可争辩的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认识。从宏观上作者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了…  相似文献   

17.
作为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政府公共管理活动具有非常大的复杂性和广延性。它着眼于整个社会,遍及整个国家,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多个环节,包含组织、人事、经费、物材等多种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公共管理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行政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多元性与综合性。准确把握行政学的学科属性和发展特点,针对我国行政学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大跨学科研究的力度,对于推动我国行政学学科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0,(3):93-93
姜涛在《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把劳动刑法作为刑法学分支学科进行研究,乃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件。西方国家的劳动刑法之成长模式体现出附属刑法优先、倾斜保护劳动者,以及其建构过程中体现出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话共进的特性。中国劳动刑法的建构应从中吸取有益经验,有必要突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的公法著作,一般都是研究狭义的公法学,即宪法学和行政法学,还没出现对广义的公法学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以及国际公法学和社会公法学的共性特征和共性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的统一的公法学科,甚至对于"公法学"也鲜见提及.  相似文献   

20.
杰弗瑞认为,犯罪学有"法学犯罪学"与"科学犯罪学"之分,刑法有"法学之法"与"科学之法"之别;犯罪学由法学犯罪学向科学犯罪学、刑法(学)由法学之法(学)向科学之法(学)转变,是两门学科发展的正确方向.目前,我国犯罪学还带有较为明显的思辨色彩,在科学含量上还有所欠缺;我国刑法基本上还属于"法学之法",刑法学还基本上属于那种旨在对"法学之法"加以解释的纯注释刑法学.我国犯罪学及刑法学如何向如杰弗瑞所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是我国犯罪学及刑法学研究中应当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