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只有非公有制企业存在劳资关系。实际上,劳资关系从本质上是指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基本生产要素的关系。劳动力的所有者职工和资本的所有者企业主、股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劳资关系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劳资关系的演变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行政论坛》2008,(5):10-1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劳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转型特征表现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基本完成;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制化逐步加强;我国劳动关系的复杂化矛盾凸显;我国劳动关系的国际化影响明显.从新时期新视角看我国劳资关系的演变趋势是:从经济体制转型的视角看,要突破"利益一体"的传统理论,正视改革开放过程中尖锐的劳资关系矛盾;从社会结构变革的视角看,要摆脱"两大阶级"的传统观念,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体分化的现实;从意识形态发展的视角看,要超越"阶级斗争"的传统认识,正视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的民心所向;从劳资关系矛盾的视角看,要克服"传统工会"等体制难点,重视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民生需求.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亟待新的突破,具体在于:政府部门在处理劳资关系问题时扮演角色的错位、越位现象亟待改观;在法律规范和社会道义中维护劳动者群体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建立以工会为代表的工资集体协商等集体谈判制度,健全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德、日、法、英等国协调劳动关系的经验看,立法是规范劳资关系的必要基础;搭建劳资纠纷处理机制是重要保障;集体谈判是预防与化解劳资纠纷的重要方式;促进劳资互利共赢成为处理劳资关系的新趋势。这给我们如下启示:我国需提升劳动立法"顶层设计"的速度与质量;在裁审双轨制的协同与衔接上予以改进;进一步提升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强化"和谐共赢"的劳动关系模式;准确把握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我国劳动争议事件频发,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发展。201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对和谐劳动关系做出了顶层设计,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高度关注。文章通过对我国劳资关系保护不力现状的实证分析,阐述了劳动主权在劳动关系治理模式中的意义,提出了通过构筑劳资关系制衡机制来构建劳动主权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之构想;同时,对我国构筑劳资关系制衡机制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做出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理论与实践,探讨了我国从公司治理和组织保障两方面构筑劳资关系制衡机制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在我国私营企业中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可能性.这是因为:我国私营经济从"体制外走向体制内"的现实,是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前提;我国私营企业劳资矛盾中,同一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特殊属性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主体逐渐成熟的现实,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现实可能;中外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的实践,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在当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劳资矛盾显性化的情况下,探求劳资矛盾产生的原因,才能正确化解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从而实现我国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西方称之为劳资关系,我国通常称为劳动关系(近来亦有冠以劳使关系或劳用关系之名的)。纵观世界,这一关系已由工业革命以来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渐次趋于“合作”关系。在中国,被誉为“劳动者护身符”的劳动法典,也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但是,勿庸讳言,困扰政府的庶民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随意解雇、延时和扣薪引发的劳动争议,屡屡见诸报端,不绝于眼耳,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共同构建 的劳资关系融洽、经营氛围和顺,员工各得其所、各 展所能、各获所需、和谐相处的劳动关系。要达成这 一态势,需要把握政策、规范操作、健全机制、综合协 调,营造出民主、公正、和谐的氛围。 劳动用工规范化——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前  相似文献   

9.
政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政治和谐。权力关系和谐是政治和谐的保证。权利关系和谐是政治和谐的基础,政治利益关系和谐是政治和谐的核心。理顺三大关系,优化政治结构,我们的社会就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0.
薪酬工资问题是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中的一个最核心的基本问题。从表面上看薪酬工资问题似乎是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核心问题,但从实质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并不是表面上的劳资薪酬工资问题,而是劳资薪酬工资的形成机制问题,即劳资薪酬工资是如何形成的程序和机制问题。由此出发,我们对现行劳资关系协调过程中涉及到劳动薪酬工资的所有矛盾、问题和现象就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影响薪酬工资生成的相关因素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接近三十年,国家经济体制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围绕着职工薪酬工资的形成程…  相似文献   

11.
柯芳 《学理论》2013,(21):319-320
学校主要靠办学质量赢得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学风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存在很多问题,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就应从这些原因入手着力去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建构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在他看来,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需要,意识形态基础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人民的愿望,法理制度基础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执政党权威基础必须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姜胜影  李广才 《学理论》2010,(10):238-239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冶素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德治思想,从汉代儒家逐渐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开始影响我国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自君主以下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执政者也将德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在德治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在选拔官吏上也特别注重候选者的道德修养。在此思想刺激下,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士大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改变,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现代国家制度。让德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德治思想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宁 《学理论》2010,(21):155-157
作为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特殊阶段,建安文学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游仙诗以其风骨与绮靡并存,写实与避世共生的异质,从另一个角度辉映了建安美学的一切特征:雅好慷慨,追求一种清刚之美;诗赋欲丽,注重情感表达性;天人合一,打造抽象形式美。  相似文献   

19.
张承栋 《学理论》2010,(21):4-6
江泽民讲政治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科学态度,总结当代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强调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正确处理和把握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寿林同志以执着的理论勇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经多年潜心学习和不断探索,现在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一书奉献给读者.本书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 比较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是一门科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