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的和谐互动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法院工作日益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司法审判面临严峻舆情危机的挑战。公众熟知并密切关注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的个案研究表明,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两者之间具有实现和谐互动的内在基础。要实现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和谐互动,法院必须把握好三大基本原则:坚持正面及时回应,坚守司法底线,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构筑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和谐互动关系,具体机制和举措包括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判机制、舆情应对联动机制、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建设等以及实现对司法舆情的程序性回应与吸纳、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方杰 《法制与社会》2012,(21):194-195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逐步成为了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作用于司法领域的涉法网络舆情,是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涉法网络舆情一方面具有监督司法活动,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干预司法审判活动,损害司法公信力的负面作用。近年来,虽然国内法院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和管理日趋复杂的涉法网络舆情。因此,进一步加强涉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张佳丽 《法制与社会》2012,(26):257-258
近年来,司法公信力缺失的问题愈发严重,成为影响公正、高效、权威司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舆论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多样化给司法公信力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微博时代”实现司法公信力建设新的跨越,是摆在全体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将结合“微博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探讨如何降低“微博时代”网络舆情可能对司法公信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寻找法院借力微博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司法广场化是一种没有身份和空间间隔、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和情绪的司法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即是司法广场化趋势在现实中的体现。司法广场化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网络舆情的成因及影响。应对网络舆情,检察官应恪守客观公正义务,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性化执法,注重平等、公开、及时披露信息,并构建应对网络舆情的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司法公信力影响因素,对网络舆情中影响司法公信力的诸要素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网络舆情视角下司法公信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帕累托分析法对风险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系统分析评估,以期为司法机关应对网络舆情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涉法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 《法制与社会》2011,(9):136-137
网络的开放性和网民的多元性,使得诸如"彭宇案"、"许霆案"、"宝马撞人案"等涉法网络舆情时有发生,给法院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试从分析涉法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对法院工作的影响入手,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法院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传统人治精神及人本观念横行和当下民众"义务警员"倾向①,造就了舆情民意青睐刑事司法审判之不争事实。网络语境下,如何应对舆情民意扩张造成的刑事司法审判危机成为司法机关的当务之急。而要想从此困境突围,必须深挖和解构刑事司法审判视野中的舆情民意,对现行舆情民意能否影响刑事司法审判运行状况之尴尬境况进行实证辨思,并恰当通过舆情民意了解渠道创新配以科学的反馈机制,也方能作好判研刑事司法审判中的舆情民意真相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8.
台宣 《中国审判》2010,(7):31-31
本刊讯 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加强司法宣传、舆论应对工作,于今年年初成立了“司法宣传、舆论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院主要领导挂帅、全院齐抓共管的模式。各庭、室确定一名宣传员,主动与媒体沟通协调,公开法院重大工作部署,积极宣传工作亮点、公正司法和先进人物,唱响主旋律;自觉接受宣传部门、舆论媒体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密切注视舆情动向,善待、善导、善引舆情,  相似文献   

9.
马国兰 《法制与社会》2012,(12):164-167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社会变迁步伐加快,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媒体化的传媒时代,各种警网络舆情对公安机关的影响愈来愈大。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涉警网络舆情作为一种可以影响大众思维、推动公安工作前进的巨大社会力量,越来越得到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视,因此,研究如何推动涉警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对于提升公安机关应对和化解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安机关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提高执法公信力,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构建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和预警机制,坚持正确的舆情应对原则和方法,打造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1.
吴芸 《法制与社会》2011,(22):175-176
如今,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借助网络媒介迅速传播,影响力不断增强,给我国政府应急处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互联网已成为信息集散地和社会舆情放大器,网络舆情更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近年来,网络舆情危机已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人民网多次推出"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为地方政府打分。面对网络热点事件,我国政府还有许多应对不当之处,导致公信力下降,给政府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已成为我国政府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勇 《青海检察》2010,(1):48-5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我国网民已达3.38亿人,居世界第一,规模庞大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个人意见和意愿,形成一股巨大的网络洪流,使互联网成为“放大镜”和“加速器”,一个细小的案件,一起微小的事件,通过网络的“传播”,均可能引发巨大的网络舆论效应,进而形成公共事件。如何妥善应对政法网络舆情,提高司法公信,已成为一道严肃的新课题,本文从基层政法机关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应对政法网络舆情的冲击,提出初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来,众多社会关注度高的大要案在法院微博直播庭审,直接满足了公众对案件审理细节的知情权,为我国法院系统加强司法公开工作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与此同时,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手段,也给法院的传统审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新的司法环境下,法院、法官如何应对,从而进一步增强司法的公信和权威成为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持续上升,给安保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挑战。首先,从安保环境、安保要人、安保执勤队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舆情对安保工作的影响;进而,深入探究了安保工作中存在的网络舆情风险因素,认为"安保主体和安保措施"是网络舆情产生的源头和根本;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五点应对措施,分别是树立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进一步改进安保工作形式、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五个方面,为安保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呈涌喷状发展,部分地方政府已具有主动应对网络舆情的意识,且建立起网络问政平台。但总体来说,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仍存在网络舆情应对不积极、网络舆情监测力不足、信息公开不及时和引导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其根源是由于地方政府存在认知偏差、管制色彩浓重、应对机制不成熟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等原因。  相似文献   

16.
周孜予  全荃  常柏 《法律适用》2014,(6):103-107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下,法院应当如何找到适应性的形态?美国密歇根州网络法院是一个可供选择的答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网络化,市场与交易也电子化,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司法在技术上可行,而在大众心理上也成为需求。为回应时代的需求,我国法院也在尝试进行类似网络法院的实践。然而,这些实践在形态上多样,分布上零散,显示出一种无序发展的态势。因此,我国亟需在比较他国网络法院实践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对网络法院进行专门立法,使网络司法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刘力皲  邓瑶 《法制与社会》2014,(22):135-137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公民利用网络平台表达意见、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逐渐加强,随之而来网络涉警舆情及舆情危机也越来越多。为有效防控和化解舆情危机,湖南长沙市公安机关陆续采取了建立公安门户网站、增强网络信息发布、严密网上监控、强化涉警舆情预警机制等措施,但仍不尽人意。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营造警、媒友好关系,来确保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从全球来看,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舆论超强磁场。从国内来看,人民法院不仅处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一线,而且也处在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等新兴媒体所掀起的舆情风浪的风口浪尖。人民法院司法新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提高驾驭各类新兴媒体的能力,力争掌握舆情应对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正  相似文献   

19.
尹朝存 《中国司法》2012,(5):104-106
随着网络社交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以微博为代表的交流平台正在成为新时期的信息资讯中心和社情民意集散地。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微博已成为仅次于媒体新闻的第二大舆情源头。政务微博在得到网民追捧的同时,政府的沟通和决策能力,以及行政管理能力也遇到了全新的挑战。本文以北京市司法局政务微博为样本,深入分析当前“北京司法”等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重点就政务微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探讨。一、“北京司法”微博平台的上线与运行  相似文献   

20.
李海防 《法制与社会》2013,(26):200-201
如何有效应对涉警网络舆情,是公安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通过陕西"房姐"事件的梳理,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形成规律,以及公安机关在舆情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和优化处置模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