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应对各类突发性海洋灾害给我国带来的严重损失,我国政府颁布了相关应急管理法律条约和应急预案.但是相关应急条约和预案仍然存在诸如执法主体规定不明确、执法责任承担主体语焉不详、执法监督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研究分析我国现有应急法律和预案的执法规定,比较国外行政应急执法法律和预案经验,对构建和完善我国海洋灾害行政应急执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北方法学》2022,(3):149-160
我国当前行政组织立法构造包括行政组织的形式法制以及实质法制两部分。在该立法构造之下,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普遍面临着“良性违法”以及实践需求缺乏回应的困局,化解困局的关键是立法追赶实践。通过将行政任务与行政组织关系导入应急管理领域,我们可以获得调整行政组织立法的立法视角、立法理念、立法分工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应拓宽行政组织合法性原则,确立应急管理“双立法模式”,制定应急管理组织的“弹性”法规条款,加强横向组织关系立法以及建立行政组织法对社会力量的地位认同,进而构建与应急管理任务适配的行政组织立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自然灾害和恐怖事件愈演愈烈,应急行政已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本文结合近年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探讨了我国应急行政的现状和缺陷,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我国应急行政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污染事故,环境灾害、生态危机为代表的突发性环境事件逐渐为公众所重视,在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中,我国在实践中建立起相关的应急机制,但是无论从法律规范还是从管理体系,都显现出一系列不足,本文分析了国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在立法和运行模式上的特点,并以美国为例介绍了以宪法为中心,由一整套的法令、政策为背景,由从地方到州再到联邦的各级应急机构为组织所构成的较为完备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的总特征为"宪法和法律授权,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  相似文献   

5.
建议在我国行政程序法典中设立紧急程序条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公共应急法制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完善紧急行政程序的现实意义,考察了若干国家行政程序立法中的紧急程序规范,提出了在我国行政程序法中增设紧急程序条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于安 《法学杂志》2006,27(4):28-31
正在起草中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的统一行政应急管理法。本文认为,制定该法的理论框架是行政应急是介于紧急状态和平时行政秩序之间的一种国家应急制度,它区别于紧急状态的法律特征是保持正常宪法秩序和平时管理秩序的暂时中止,运用法定行政应急职权克服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普遍性社会危害。行政应急管理法在内容上涉及三类法律关系的重新构筑行政应急职权与立法、司法、军事等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行政应急职权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行政应急职权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平时管理向应急管理的转移和恢复是行政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法律过程,是开始和停止使用行政应急措施的基本依据,也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防止应急权利滥用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7.
透过巨灾应对工作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应急与社会应急的不同角色和分工;志愿者在"5.12"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的社会应急能力建设与志愿服务法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专题调查获得的研究结论证明了相关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鉴于此,从志愿服务法制、社会动员法制和公共应急法制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实际出发,应思考加强社会应急能力建设和完善应急志愿服务立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完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是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行政应急措施作为政府防控疫情的必要措施是整个疫情防控法律体系的核心。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情况,应系统分析行政应急措施的特点与类型,从健全立法、严格执法、强化监督、落实责任、依法救济等环节,尽快完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作用助力疫情防控,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应急措施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不仅在发生次数上,而且在污染的危害程度上均有增加的趋势。基于目前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检视,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防范和应急法律机制主要应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建立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明确信息通报和公布制度、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系统和完善事故处理预案、健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等,以期为我国减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及其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0.
狱所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决策相对常规决策而言,属于在有限时间内的非程序性对策性决策,其水平的高低受应急管理目标、社会安全事件状态、决策信息及其他资源、决策时间与程序,以及决策者素质与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应急决策辅助系统,是提高狱所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决策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曾音支  苏堃 《法制与社会》2013,(11):204-205
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给我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政府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应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自然灾害的善后机制是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政府善后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从建立应急管理反馈与改进机制、完善立法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和完善问责制以及健全灾后社会参与机制和加强心理援助工作等方面完善我国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突发环保事件应急立法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纪文 《现代法学》2005,27(1):28-31
由于立法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突发环保事件的应急处理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对目前我国突发环保事件应急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应结合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制定由宪法性规定、《环境保护法》的专门章节规定、《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及其实施细则或条例以及其他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组成的应急立法目标模式。由于目标模式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的立法积累和创新、完善,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制定其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13.
应急法治是考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之一,应急法治调整对象的宽泛化要求运用类型化方法,由全民反恐入手,重点治理社会安全事件。"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屋建瓴、应运而生,蕴含着以民为本、良法善治和公私相济三大价值,成为引领我国应急法治建设的新航标。良法善治的安全观首先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塑造整体联动的应急治理机制,逐步完善行政应急法律体系,提高公安警察的执法水平;同时,以民为本、公私相济的安全观契合"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的法治追求,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提倡治安承包的再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的暴发,凸显出我国当前卫生应急法律体系中的诸多短板。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与其他公共卫生事件不加区别地对待的立法模式,以及其在《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缺位,是导致“新冠”疫情蔓延的重要原因。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法治理念;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视为传染病予以防控,从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行政应急权、赋予医疗机构对患者临时控制隔离权、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机构、建立灵敏的预警系统、建立强有力的人力物资保证系统等视角去强化法律制度保障,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建立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提升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能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由于突发事件的独特性,处理突发事件的行政应急权也可以称为行政权中最特殊的权力,突发事件的控制不当与行政应急权的规范不明都有可能造成社会危害,因此行政应急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行政应急权内涵的演变,进而分析得出行政应急权的概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行政应急权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洪波 《法制与社会》2011,(34):264-26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快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非传统安全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鉴于此,如何有效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依托的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应急保障水平,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瓶颈和建设思路谈几点肤浅之见,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民众在自然灾害中作为应急志愿者而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组织性、有序性和专业性,一定程度上也加重救灾负担,同时也给自身安全增加风险。日本的志愿者救灾活动有比较长的历史,也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管理体制,国家对社会自发形成的应急志愿者在组织、协调、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应急志愿者服务现状,借鉴日本应急志愿服务的优秀经验,为完善我国应急志愿者服务提出合理的管理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鹤 《法制与社会》2011,(24):193-194
随着我们逐渐走进“险社会”,政府面临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且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突发性事件的制胜法宝,但是目前我国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政府作为主导者没有充分调动市场和第三方的积极性,使得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成效不显...  相似文献   

19.
洛克曾经将行政紧急权力视为一种"行政特权",而在法治国家中所谓的特权不过是紧急情况下的优先权,而且永远在法律统治之下。因此规制行政紧急权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行政紧急权力做出规定,规定了行政紧急权力运行边界的应急预案也没有具体规定。应急预案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义的应急预案包括行政机关指定的应急预案,这类应急预案具有适用对象特定性、相关性与时效延续性的特点;还包括非行政机关的社会主体制定的应急预案。行政机关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法律性质应当具有同等法律文件的效力;非行政机关的社会主体制定的应急预案不具有法律效力,仅在其组织内部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所谓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性事件应对法》对突发性事件的危害程度划分为“四个级别”,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性事件显著特征就是突发性、聚众性、破坏性和重大影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