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宪法对地方各级法院的归属规定得比较模糊,而《人民法院组织法》将地方各级法院按照行政区划进行设置,并规定法院人员由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并受其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也对此作了相应规定,加之地方各级法院的财政、人事等归属于地方,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地方各级法院被视为地方的法院。本文基于宪法123条,通过对宪法文本相关条款的整体解释,以及法院在宪政秩序中作为纠纷的裁判者、法制统一的调适者和人权保障者的学理分析和在当代中国司法功能的变迁、法院体制的滞后、法官理性的受制等现状的分析,得出地方法院应是中央的法院之结论。  相似文献   

2.
现行宪法和组织法对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对人大"报告工作"作了规定,其中有不一致的地方.宪法上的"报告工作"有特定的范围,并带有监督控制的意图.宪法上的"报告工作"的责任性质是政治责任,而非法律责任.这种政治责任的责任承担者是担任政治职务者.至于其承担政治责任的方式则要视人大意志而定,因为担任政治职务者是由选举产生的.在法院工作报告通不过事件中,首先要区分法院责任和法官责任,其次,法院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法院院长承担政治责任,最后,法院院长承担政治责任的方式在目前宪法体制下可以由人大行使罢免权来解决.当然,法院院长也可以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3.
从大法官到大法官事务部,又从宪法事务部到司法部,英国法院管理历经漫长演变。司法部的建立结束了法院系统多行政部门管理的历史,其即将成立的最高法院预示西方三权分立政体的构造即将在英国完成,司法部作为法院系统外部管理机关的行政型法院管理模式的选择,也使得英国最终确立了与美国自治型法院管理模式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机关党建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法院机关党建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能否得到很好地落实。法院机关党建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准切入点,锻造法院机关党建品牌"和谐司法,党员先行",引领法官党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院现行的体制存在法院的地方化、行政化、无司法审查权以及法院的非中立化和非独立性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法院的公正司法。改革应当从法院的设置布局、法官的遴选机制、法院的财政支持体系、法院的职能以及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和执政党对法院的领导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院的管理采用的是审判与司法行政混同模式,其特点是:司法决策与司法行政决策主体混同,法官与司法行政官员角色混同,审判部门具有非常浓厚的行政色彩,法院内部的机构设置大而全。混同模式给法院管理、司法公正与效率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法院内部应尝试将行政与审判予以分离,具体措施为:将法院内部的行政职务与审判职务予以分离;建立审判委员会专业化制度;设立专门的法院行政管理机构——人民法院行政管理局。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区划型法院的撤设并非是基于满足特定司法区划变更目的之需要,而是必须随着对应地方行政建制实体的撤设而撤设,但是,其遵循的撤设程序却又是不同于行政区划变更程序的独立司法区划变更程序。决定行政区划型法院撤设机制呈现此矛盾形态的关键原因其实是源于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基础的行政区划型法院产生机制与司法区划变更机制应当专门化之法院设置机制之间的冲突与调和。行政区划型法院撤设机制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构建专门司法区划变更法律关系、推动司法区划变更行为的法治化,以及对宪法文本中县级以上地方权力机关与"本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内在关系作出新的宪法解释。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范围内,法院或法官享有法律解释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事实,而且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这一点上有一种趋同的态势。法律解释以其特殊的拾遗补阙功能和媒介作用在我国的法律适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行的多元的、立体式的法律解释体制又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必须以特有的方式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解释制度。  相似文献   

9.
法院如何援用宪法说理的研究,虽是旧调重弹,但只要法院援用宪法说理的实践存续,该项研究即有价值和意义,其对于指导司法实践援宪说理并推动宪法实施、助推合宪性审查的作用不可忽略。对现有行政裁判文书中援用宪法说理的案例进行分析,无论是作为补强裁判文书说理、弥补法律漏洞、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合宪性控制之目的,还是以概括型或精确型援用、理解性或非理解性援用、复合型或单一式援用等方式,能从中窥见我国行政裁判中援用宪法说理实践存在的援用条件标准不统一、援用宪法说理论证不充分等问题。因而,合宪性理解方法恰能为法院援用宪法说理论证不充分之困境提供解决路径。再者统一援用宪法规则,提供给法院援宪说理规范,并能激励法院在援宪说理上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以此加强宪法学与部门法之间的衔接互动。  相似文献   

10.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建立与法官职业特点相适应的法官职务单独序列”的建议.①要求建立法官职务单独序列,这似乎一语道破了当前法官职业保障的方向.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指出,要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保障制度.同时,建立与法官职业特点相适应的法官职务单独序列被众人认为是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但是,该项改革要走的路又是何等的艰难.最高法院曾于2011年启动了建立与法官职业特点相适应的法官职务单独序列,但是历经两余年,该项改革却迟迟未推动.按理来言,法官是专业性很强且确实有别于一般公务员的职业,需要特殊对待,也应当特殊对待.为了确保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保证法院队伍的稳定,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度重视法官职业化建设问题,切实改进法官的管理机制,淡化法官行政化管理模式的色彩,的确需要建立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法官职务序列.  相似文献   

11.
少数意见制主要是英美法系国家采行的一项裁判制度,日本战后受美国的影响,将少数意见制移入其大陆法系司法制度的母体之中.日本法院法规定,最高法院各法官必须在裁判书上表示自己的意见.关于最高法院少数意见表示制度,日本法律界曾经意见分歧很大,但经过近六十年运行,其长处充分显现,已获得定型化.少数意见制与整个司法制度是相符合的,将少数意见制引入我国将促进宪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深化司法改革.考虑到目前在全国普遍实施的条件还不成熟,以及各级法院地位和作用的差异,在具体的操作步骤上,可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虽然设置了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法院,也在宪法上明确地规定了法院的独立性,然而中国追求的内政目标难以使包容司法独立的宪政制度付诸实施,“法院体制行政化”现象已成为影响我国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因素。本文首先描述法院体制行政化的现状,接着对其成因进行探析,并对这种体制带来的弊端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能性的改革对策,以期早日摆脱“行政化”的困扰,逐步建立起符合司法活动本质要求的现代法院体制,使其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的组成部分。随着网络的发展、资讯的进步,新闻监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宪法规定了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但是法院的审判也要受新闻监督。新闻监督与法院独立审判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能够让公众行使知情权,促进司法公平,但同时也可能会影响法院的独立审判,甚至出现“媒体审判”的不正常现象。完善新闻监督法规,加强司法公开,是解决新闻监督与法院独立审判相冲突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传统国际法关于国内法接受条约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模式,认为无论是将条约规定转化为国内法,还是将条约规定纳入国内法都仅仅解决了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有效地位的问题,未解决国际条约在国内法院能否援用的问题。条约是否能在国内法院予以援用涉及到将条约认定为自动执行或非自动执行两种类型的区分方法。这种区分模式滥觞于美国,但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其他一些国家也深受此种区分模式的影响。但是,美国的判例法并未真正确立自动执行条约和非自动执行条约的区分标准,其他国家对该问题的讨论也都未有统一的认定。本质上而言,条约的自动执行和非自动执行的区分属于各国法官自由裁量的范畴,但一般来说宜考虑下列因素:缔约目的、条文内容和个人诉权。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未能在宪法中确立条约的有效地位,这是解决条约在中国适用困境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法院才有可能考虑自动执行条约和非自动执行条约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5.
基层法院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往上看”的应对模式,广受法律人诟病。从一部历险小说和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切入的分析却表明,基层法院在适用新法律时并非一味“往上看”,而是遵循一条有规律可循的知识搜寻路线。法律教义学、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著述首先会成为理解新法律的知识来源,并提供了基础性参数,在两者存在冲突时,后者更受青睐,但不足以形成确信,其他法院的判例辅助法官预测判决的系统性后果。新类型案件出现时,请示常常不是基层法院主动而为,而是高层级法院指导的需要。司法解释虽然为基层法院适用新法律提供了一般性规定,但由于其出台要滞后于新法律,因此,等候司法解释往往是可欲而不可求的。  相似文献   

16.
准确适用法律是每一个法官的职责,努力研习法律,提高素质是法官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在人民法院坚持"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大力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今天,建设学习型法院的内容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多渠道的学习和研究为途径,吸收知识、积累经验,切实提升法院形象和提高法官素质,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因此,建设学习型法院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院管理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院内设机构、人事管理、审判业务管理的行政化,严重违反了审判规律,影响了管理效能的发挥;法官管理制度的缺陷,导致法官职业大众化,法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不能适应和胜任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法院财力供给的地方化,在一定程度对司法公正构成制约和影响;法院内部与外部对法院管理改革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法院管理改革难以得到执政党和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及支持。因此,法院改革应当以提高司法效率为目标,以实现司法公正为根本,以法院管理的理想模式为坐标,系统改革我国的法院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最高法院关于齐玉苓一案的批复涉及到对宪法第46条的解释,而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最高法院并没有解释宪法的权力。齐玉苓一案不需要直接适用宪法,不必用宪法去解决一个用法律就能解决的问题,该案件的性质是民事诉讼,而不是宪法诉讼。尽管如此,齐玉苓一案以及最高法院的批复对推进中国宪政体制改革仍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强制性因素在法院调解中的适度运用具有正当性。强制性因素通常以调解话语的方式向当事人施加影响,而这些话语可以类型化为判断话语、权力话语以及社会话语三种。在法院调解强制性因素话语规范方面,可以从行为规范的角度保证法院调解人员妥当使用调解话语,从模式规范的角度通过确立根据申请的调审分离原则确保审判权不对调解当事人造成威慑,从程序保障方面要求法院固定调解过程督促法官妥当使用带有强制性因素的法院调解用语,从后续救济方面确定调解撤销之诉对法院调解合法性的独立认定。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遴选或招考法官,原则上从具有相关基层工作经验的法官或其他优秀的法律人才中择优录用"。由于体制上的多种原因,法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法官断层问题困绕着中基层法院、尤其是西部地区法院,中级法院从基层法院遴选人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中以怀化市中级法院为视角,就所属的11个基层法院进行研究考察,在收集客观真实的数据、素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法官断层、流失问题进行剖析,为今后中院能从基层法院稳定地选拔到优秀人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