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国托派以极"左"思想为指导,满怀"不断革命"的决心。然而他们先是分裂中国共产党;随后又主张议会斗争,攻击红军与苏维埃政权;抗战期间态度消极,反对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种从理论到行动的富有戏剧性的变化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张星 《行政与法》2011,(3):18-22
政治话语的变迁透视着政治丈明的转型.在寻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理论和实践中,"人民"、"群众"概念覆盖了"公民"概念,成为政治话语中的核心概念;而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概念逐步"回归"并成为时下流行的专业术语.在走向权利的时代,"公民"的回归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农村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一个科学合理良性有序的农村基层行政组织在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有效传达执行国家政策及反映民众民意和利益诉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村级组织却成为了一种"国家经纪",本文从乡村非政权行政的现状、乡村"国家经纪"的原因及弊端入手进行分析,进而探寻乡村"国家经纪"的发展前景和村级政权科学合理良性有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所谓"政权扩张的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无法转化为更高形态的现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权内卷化往往是现代化过程中的"陷阱".本文认为,从"文化权力网络"的逻辑出发,关键在于给予民众民主权刺,通过民主,至少是部分的民主自治来解决地方政权经纪化的问题.但对于绝大部分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在完成国家民主化转型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往往要作出艰难的权衡,如何迈出这一步,不仅对学者是一种考验,同样也考验着执政者.  相似文献   

5.
执政方式法治化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从这两大转变中可看到我党已发生地位、环境和任务的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行政日常事务中,领导干部会显现不同的领导风格,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领导",一类是"小领导".这里说的"大"与"小"并不是以职位论高低,有的人职位高,却是"小领导";有的人职位低,则是"大领导".  相似文献   

7.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但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对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和巩固构成极大的威胁。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制"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倡导所有国家间平等相处、共同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创设良好国际环境,它成为苏维埃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指导俄国进行地缘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国的检察实行分级设置体制,在管理上也是结合体制内的统一领导和地方国家政权分级监督的双重模式。然而检察权的宪法定性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定位,要求逐渐强化和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建制与管理模式。在中国,宪法确立的单一制国家结构不仅不是实现检察一体化体制的障碍,相反却是一个最适宜一体化建制的基础和条件;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也不应成为检察一体化建制和统一管理的障碍;检察机关保障国家的法制统一、正确实施的价值与功能要求,必须使"上命下从"的一体化建制与管理模式得到强化;中国自身的检察一体化的历史经验也应当予以发掘和适用。  相似文献   

9.
大部分社会都对贪官污吏保持法律上的高压,以维持社会管理机构的权威和政权的正当性,以实现起码的社会公正.中国古代社会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官之道,最为人津津乐道.这个出身乞丐、造反起家的皇帝深知民之疾苦与贪官污吏之间的因果关系,更知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因此,他把贪官污吏看作挖朱家王朝墙角的大敌,故而打出"明君治官不治民"的招牌,对贪官污吏下死手.……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英国的少年违法犯罪,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性任务。撒切尔领导下的保守党,在1979年5月大选中,从工党手中夺取政权以后,犯罪增加特别是少年违法犯罪的增加,乃成为"法与秩序"问题最为重要争论之点。以后,经过1983年6月大选,关于少  相似文献   

11.
东山涛 《检察风云》2007,(19):66-68
1927年,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顿时落入低谷.在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指挥下,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由此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序幕.几年时间内,遍及大江南北的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根据地内红红火火的土地革命运动形势,与白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政权组织形式的指导原则之一,对于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介绍了"三权分立"理论的历史沿革,由孟德斯鸠的观点引出对于司法权与行政权各自特点及相互联系的分析,明确"三权分立"理论中两者的关系,并且针对我国司法体制的特点进一步阐明了"三权分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权"自治"下,干预性方式牵制政府职能转变,政策性推动损害了法制统一,管制型运作侵越了村民自治权利,外生性民主消解了村民民主热情,共管型机制产生了巨大行政成本。30年来村民自治的实践经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法治的进步以及广大农民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提高,为从依权"自治"走向依法自治创造了条件。应当通过完善立法,为依法自治创造法治条件;通过改革农村基层政权对村民自治的工作方法,以宏观指导取代具体包揽;通过摈弃乡镇党政对村民自治的监管方式,发挥村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领导、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救济机制,强化对村民自治的法律保障,从而实现从依权"自治"走向依法自治。  相似文献   

14.
"颜色革命"实质是一种非暴力的"革命"或"夺权"方式。"街头政治"作为"颜色革命"的表现形式,已成为政权变更的有力武器。全球化发展下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存在,我国不仅面临着"西化"、"分化"等外部威胁,而且内部处于社会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也存在着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5.
某上级机关要到一基层单位搞农民负担专题调研,当地领导组织召开"紧急动员会".会上,某位领导强调:"把丑话说在前,这次调研,事关当地政绩和荣誉,各级领导要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乱说,谁出问题就砸谁的饭碗!"  相似文献   

16.
1995年 为了充分发挥对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的舆论监督作用,成立了以任国义、范肖梅同志为名誉丰任,张继韬同志为主任,13个厅局领导为成员的"三秦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组委会成立后,迅速开展了工作,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背景介绍: 《政界》讲述的是某省三 江市市长突然病故,刚刚走马 上任的省委组织部部长周剑 非在省委书记赵一浩的领导 下,进行大规模的考察人选工 作;与比同时,中央组织部又 派来了强大的考察组进驻该 省,对省一级领导班子进行考 察…… 两级考察组的活动触动 了省、市各个层面、各种类型 的要员纷纷登场。其中除正 直、干练的周剑非,刚毅、成熟 的赵一浩,实干家陈一弘和为 跑官要官不择手段的冯唐外, 还有埋头事务、略显粗心的省 长苏翔,"德高望重"的前省委 领导钱林,以及政治流氓丁奉 等。作品写到了几十个人物, 多数性格生动,惟妙惟肖,堪 称是一幅当代中国的"百官 图"。下文便是选自《政界》其 中的一个片断,从中也可窥见 作者的创作风格。(题目系编 者所加,原文略有删减)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尖锐批评某些官员"不会说话"现象:"与新社会群体说活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沈活,给顶了回去." (<光明日报>8月20日) 平心而论,现如今的官员,都是优中选优,百里挑一,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又在文山会海里千锤百炼,按理说不该不会说话,之所以被批评为"不会说话",是指他们不会讲实事求是的话,不会讲能说服人的话,不会讲老百姓爱听的话,不会讲与时俱进有生命力的话.  相似文献   

19.
民主选举从投豆肇始 大西北一个叫保安的地方,迎来了中国民主选举的第一抹曙光.尽管当时的大半个中国还在抗日烽火下,保安也堪称最荒凉偏僻的地方,但民主选举却开展得有声有色,建立起了“三三制”的民主联合政府.新生的地方政权不仅普及民众知识,还辅以民主动员,第一次陕甘宁边区选举的参选率竟然超过了70%.  相似文献   

20.
解放初期,外电评论新中国共产党政权和人民政府的大作为时,曾有一句闻名全世界的评语:"共产党就像一把铁扫帚!用一个月扫除了妓院和娼妓,又用一个月扫除了会道门."--"扫除会道门"一说,最主要就是指取缔一贯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