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许浩 《长白学刊》2012,(6):90-93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公共权力机关,公共性是其与生俱来的特质,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检察权的一种片面认识,致使我国检察权在公共性问题上表现得不尽人意,因此,我国检察权一直处于学界与舆论的纷争之中。从权力与权利关系的不同模型来深入探究检察权公共性问题的根源,对于我国检察权的良性发展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善于借用国际上通用的概念范畴,赋予新的内涵,作出新的解释,使这些概念范畴的使用逐步发生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变化,是当前争取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点选择。然而,今天在争取国际话语权问题上,我们仍然存在着概念范畴的使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历史的眼光、辩证的观点、学术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规范汉字”、“通用汉字”与“规范用字”是3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长期以来,人们严重忽视了这几个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且由于概念之间的混淆,导致了许多啼笑皆非现象的产生,甚至出现了许多闹剧,如在大街上铲除著名书法家所题的匾额。规范汉字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立体范畴,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字体之中、不同的使用场合,都有着不同的规范和标准;通用汉字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强制使用统一标准的汉字;规范用字是指如何准确、规范地使用汉字。正确认识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汉字的…  相似文献   

4.
行政公共性的生成渊流与历史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雅勤 《中国行政管理》2012,(6):107-111,99
公共行政的自觉建构需要在公共性的研究和探讨中去获得行动方案,而行政的公共性既是一个理论概念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需要规范性阐释也需要描述性考察。然而,学界关于行政公共性的生成历史尤其是演进逻辑的研究尚显不足,这影响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理解。通过历时性回溯分析,可以看到行政公共性经历了"共同性"形态的萌芽阶段、"形式公共性"的生成阶段和"实质公共性"的萌动阶段。未来行政模式的转换必然意味着形式公共性的式微与实质公共性的彰显,而行政公共性的形式与实质的契合正是以社会转型为历史背景、以民主法治发展为政治平台、以公共利益实现为逻辑主线、以行政主体的价值选择为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概念总是要栖身于一定的语词世界,人们在运用概念的同时必然也在使用语词,语词的意义必然影响概念的表意及施为。语义问题必将导致概念的问题,抑或语义问题就是概念问题,澄清或解决教育概念的问题撇不开附着于其上的语义问题。教育概念的语义问题,如教育概念理解中的语义泛化问题、专家学术概念语言与教育日常语言的通达性问题、教育概念翻译中的语义文化问题以及教育概念创造的语义合理性问题等一直困扰着教育界,这些语义问题既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一贯性,又不利于概念的执行。因此,对其攻克势在必行。相应的解决之道在于把握好教育概念理解的主客观之维,促进教育概念表述语言的有机互补,强化教育概念翻译理解的中国语境以及加强教育概念语义的跨学科理解。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化的西方与青年问题”一文围绕着由于种种原因,西方这个概念已超越了同语本身而进入到一种意识形态范畴,究竟付于西方的态度是采取将其“神圣化”还是“妖魔化”的问题展开了探索与争鸣。  相似文献   

7.
熊明 《理论月刊》2004,(7):42-43
矛盾规律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矛盾范畴在哲学的理论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矛盾范畴存在某些误解,导致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阐述直观化和笼统化。这些误解产生的原因从实质上看是不理解矛盾范畴的地位,把矛盾等同于质、量等存在论范畴。因此,要澄清关于矛盾范畴的认识,首先要重新审视矛盾与辩证法其他范畴的关系,还矛盾本质论范畴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公共性"理论在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与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中皆具有重要的地位。哈贝马斯将"公共性"概念定义为一种政治文化范畴,并借助于批判公共性的资本主义表现形式,确立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理想类型,藉此探求能以此种公共性为体现的未来社会之存在可能。马克思将公共性理解为一种哲学范畴,并将其纳入历史主义的分析框架之中。马克思指出,真实的公共性的最终实现,不应该指望其在精神领域之中自我生成,而应该通过改变财产的私有制度,终结这种制度所具有的隐蔽的压制,释放出被其所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并通过世界性的交往而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对询问证人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询问证人是侦查工作中使用最普遍的措施之一,不仅每案必用,而且是贯穿于案件侦查过程始终的措施。但是,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证人的范围、证人的责任、询问证人的期限如何界定,这些问题由于其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处理上的艰难,一直是人们极为重视的课题。立足于我国实际,利用比较法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何菁 《前沿》2002,(8):100-103
本文从“幸福”这一范畴概念的阐述入手 ,探讨幸福的真实内涵 ,分析历史上人们对幸福的三种不同理解 ,得出幸福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 ,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并由此作为切入口 ,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 ,分析了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价值、价值观念是近几年来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爱谈人的价值。那么,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念?什么是人的价值?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念呢?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 价值,原本是商品经济的观念,属经济学的范畴。后来,因被广泛地运用于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社会科学领域,运用于  相似文献   

12.
刘琦 《理论月刊》2012,(8):124-12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成功确立,并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束缚,有关商品经济的一些概念在实践中已经被人们普遍使用,而在理论上却不敢直呼其名,而是赋予其别名,甚至不承认其存在性。"剩余价值"一词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倍受争议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是商品经济,则归属于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必然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而剩余价值正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因此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存在的,并且对该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天伦 《传承》2007,(5):109-110
很多哲学家认为许多传统的哲学问题都是由于对日常语言的误用而产生的,所以研究日常语言只是为了消除哲学中的伪问题.而奥斯丁则与此不同,他虽然也常为此目的而研究日常语言,但这并不是他想达到的唯一目的,他认为日常语言本身就值得人们作深入的研究.奥斯丁认为,在哲学上,正是由于忽视了对语言的用法的这些细微的差别,才使得某些哲学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以感觉为开始,分析了和感觉概念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在日常语言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 ,试图澄清人们在这个范畴上的误解 ,并对其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可能产生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李强在《北京日报》2011年2月21日撰文:社会建设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谈到当前的社会建设,必然要面对一些基本问题:首先是怎么理解社会建设;其次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再次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俞静尧 《理论月刊》2002,(10):99-100,121
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对刑事不起诉概念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作了分析,使有关的理论问题得到清理和明确,并运用抽象概括的理性分析方法,进一步阐明了不起诉的概念。笔者期望,这些分析将有助于刑事不起诉理论范畴问题的深入研究,并最终有益于中国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创新,及刑事诉讼法学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萨特的“总体化”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特的“总体化”概念□张康之“总体化”是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在萨特本人看来,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范畴,才找到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即在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个体的人作非理性的把握。然而,在萨特研究中,人们并未给予这一范畴以足够...  相似文献   

18.
人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追求人格高尚,不丧失自己的人格,成为许多人毕生恪守的原则和奋斗的目标。同时,人格又是众多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范畴。由于参照系不同,不免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直至今日,有关人格的定义约为一百多种。这一情况表明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艰难复杂的,也说明人格问题确有许多待解之谜尚需我们去探求。要最终找到破解谜底的钥匙,把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数据挖掘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纪 《警察技术》2004,(4):20-22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增大,可是目前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工具却很少。在大量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信息,但由于人们目前所使用工具的局限性而无法将其挖掘出来,而这些重要信息往往可以很好地支持人们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初的时候,一位在美国获得新媒体专业博士学位、回国执教的大学教授,给圈子里的朋友发了一份问卷,主要是针对微博的使用以及未来会不会使用等问题的调查,我当时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