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鼠强为白色无味的杀鼠剂,对人及哺乳动物有剧毒。能引起二次中毒、污染环境。1991年我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使用,但直至目前,私自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情况仍相当严重。被冠以多种不同商品名的毒鼠强仍在城乡广泛用来灭鼠。由于毒鼠强易得.近几年来被用来投毒杀人的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且群体中毒案件也时有发生。法医损伤程度鉴定是此类案件鉴定的难点和重要内容。本文对两案13例毒鼠强群体中毒被害人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2.
11例毒鼠强中毒死尸检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死的案例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已有个案报道,视系统报道11例。1资料分析本文资料选自青田县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检验的11例毒鼠强中毒尸检案例,其一般情况和中毒症状、尸检所见等见表1-表4。表1毒鼠强中毒发作时间(min)2讨论2,1毒鼠强特性毒鼠强又称没鼠命(Tetramine),四二四,化学名称:四次甲基二矾四胺,其理化性质为无臭无味,白色粉末状,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稍溶于丙酮和氯仿,化学性质稳定。该药毒力极强,比磷化锌毒力强15倍,为氯乙酸胺毒力的1.8倍『‘],小白鼠LDS。致死置为0.2mg/kg。毒鼠…  相似文献   

3.
毒鼠强中毒被误诊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鼠药毒鼠强俗名三步倒,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矾四胺C4HSO4NZSZ,是一种无色无味白色粉末状物质,微溶于水、两田和氢仿,难溶于乙醇,性质稳定,毒性较强,小白鼠LD。。致死量为0.Zm叭g.其毒理作用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人或动物中毒,一般都有兴奋、惊叫、全身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痉挛,四肢强直,并呕吐白沫或粉红色泡沫液体,牙关紧闭、站立不稳而倒地等症状,多在半小时内死亡.人中毒后,在催吐、洗胃的同时,早期使用苯巴比妥钠有一定解毒作用,可推迟死亡时间,降低死亡率.毒鼠强中毒在国内外少见报道,易被误诊为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4.
从几年来安徽省发生的全部投毒案件和已破投毒案件的检验结果看,绝大部分投毒药物为毒鼠强。因此,掌握毒鼠强的中毒特点在投毒案件的侦查工作中非常重要。毒鼠强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和尸体征象 1997年6月30日,安徽省和县南笼山南北武术学校发生一起特大投毒案,130名学员早餐后中毒,其中7人死亡。后经化验证实致毒物是毒鼠强。本次中毒的特点是毒性发作快,均  相似文献   

5.
毒鼠强,因其对人体有剧毒,且无解毒剂,民间常为“没鼠命”、“闻到死”等,所以毒鼠强中毒的患者一般不死即伤。有关毒鼠强的中毒机制、病理变化等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但有关毒鼠强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的文献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对13例毒鼠强中毒者的法医学活体检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毒鼠强中毒的损伤程度评定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毒鼠强中毒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案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9例毒鼠强中毒案例,拟通过中毒后临床症状、中毒死亡尸体征象的观察,对现场案件性质、中毒原因的分析以及现场抢救有所帮助。1资料介绍收集的9例中毒人员年龄在2.5岁53岁,其中男性5人,女性4人;死亡6人,存活3人,死亡6人中男性5人,女性1人,存活的3人均为女性;9例中毒人员中,被他人投毒而中毒(死亡)8人,服毒自杀1人。2临床症状中毒死亡6人中,有3人分别在医院抢救3h、36h、20d后死亡,2人为当场死亡,1人中毒后死亡时间不详。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 ,随着毒鼠强中毒的案件不断增多 ,其中毒机制、病理变化等已有不少文献报道 ,但有关毒鼠强中毒损伤程度评定的文献较少见[1,2 ] 。本文通过对 8例毒鼠强中毒者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 ,并结合有关文献 ,提出毒鼠强中毒者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以就教于同道。1 一般资料某年 9月 15日 ,8人在食用了在某商店购买的豆制品后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到某医院就诊后 ,经检查均诊断为急性毒鼠强中毒。例 1 女 ,16岁 ,当日 19时许与家人一同在外吃饭 ,吃饭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 ,恶心、呕吐 ,共呕吐 5次左右 ,呕吐物为胃内…  相似文献   

8.
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有的明显 ,有的不明显 ,易出现误诊现象 ,给医务人员及法医工作者带来诊断治疗和鉴定的困难 ,特别是临床上一些经验不足的医务人员由于对毒鼠强中毒的症状与体征认识不是很深刻 ,容易与其它毒物中毒如氟乙酰胺、有机磷中毒或某些疾病相混淆 ,从而导致了误诊误治 ,耽误了有效的抢救时机 ,造成不可弥补的不良后果。本文报道一例毒鼠强致两人中毒后 ,由于医院误诊为甲胺磷中毒 ,大剂量使用阿托品 ,最后导致二患者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法医学分析。1 案例简介某日 ,A、B两人因食用了被他人投放有毒鼠强的食物 10min后出…  相似文献   

9.
卜俊  刘伟  严慧 《法医学杂志》2009,25(5):359-361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温度下血样中毒鼠强的稳定性。方法配制毒鼠强质量浓度为0.5μg/mL的血液样品,分别置于45℃、25℃和4℃环境中保存,在配制当天及存放3、12、18和39d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质量浓度,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25℃下血样存放3d毒鼠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存放4~12d毒鼠强质量浓度有明显下降,存放12d后毒鼠强质量浓度缓慢下降;4℃下血样存放12d毒鼠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存放13~18d毒鼠强质量浓度有明显下降,存放18d后毒鼠强样品质量浓度缓慢下降。结论血样中毒鼠强质量浓度在最初的3d内稳定,此后浓度下降。保存温度对血样中毒鼠强质量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灌服毒鼠强诱导大鼠细胞DNA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CH  Liu Y  Deng LB 《法医学杂志》2005,21(1):27-29
目的研究毒鼠强体内染毒后,毒鼠强对大鼠脑细胞、心肌细胞、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Sprague-Dawley大白鼠20只,分成5组,每组4只,采用灌胃方法使大鼠毒鼠强体内染毒,按0.2,0.1,0.05,0.01mg·kg-1制作大鼠毒鼠强中毒模型,并以灌服生理盐水的健康大鼠为对照,分离实验大鼠的淋巴细胞、心肌细胞和脑细胞,用彗星电泳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毒鼠强中毒后的细胞DNA损伤。结果0.2,0.1,0.05,0.01mg·kg-1剂量组的毒鼠强均可引起大鼠的淋巴细胞、心肌细胞和脑细胞DNA损伤,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毒鼠强诱导体内细胞DNA损伤可能是毒鼠强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毒鼠强中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Zhu CH  Liu L  Liu Y 《法医学杂志》2004,20(1):37-39
毒鼠强是急性中枢神经兴奋性杀鼠剂,具有中毒量小、毒作用快、后果严重的特点。由于毒鼠强属违禁药品,对毒鼠强的研究目前多局限于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救治,而缺乏对毒鼠强中毒的系统基础研究。笔者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将毒鼠强的中毒机制、病理变化及有关研究前景综述。  相似文献   

12.
毒鼠强及其GC/NPD检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毒鼠强为白色粉末,无味,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稍溶于丙酮和氯仿,性质稳定,熔点为250℃~254℃,分子式为C4H8O4N4S2,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分子量为240.6。毒鼠强毒性属极毒级,对人及所有温血动物均有剧毒,无选择性毒力。大鼠口服至死中毒量为0.1~0.3mg/kg,有严重的二次中毒的作用。人体中毒后多在半小时内迅速发作,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继而发生癫痫大发作样抽搐、角弓反张,约十几秒至几十秒抽搐停止,接着又是下一次抽搐,间隔时间几十秒至几分钟不等。中毒者面色青紫、口…  相似文献   

13.
用串联质谱法提高毒鼠强的检测灵敏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能避免生物样品中杂质的干扰,提高毒鼠强检测灵敏度的方法。方法应用串联质谱法,对生物样品中的毒鼠强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在样品无需净化的情况下,以m/z240为母离子,当激活电压在0.8V左右时,毒鼠强二次电离的离子碎片适中,质谱谱图清晰;此时进样量为1.0ng的毒鼠强,其信噪比(s/n)为87,经与全扫描质谱法进行比较灵敏度大为提高。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毒鼠强检测灵敏度,适用于同类案件检验。  相似文献   

14.
毒鼠强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7  
建立了毒鼠强中毒检材 (体液、组织 )的提取和GC/NPD法的系统分析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 ,发现毒鼠强在体内一直呈较均匀地分布 ,并考察了毒鼠强在福尔马林固定液中的稳定性。跟踪监测了 4名毒鼠强中毒者血、尿中的浓度变化 ,为实际检案和临床救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毒鼠强为白色无味的杀鼠剂,对人及哺乳动物有剧毒,能引起二次中毒、污染环境。1991年我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使用,但直至目前,私自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情况仍相当严重,被冠以多种不同商品名的毒鼠强仍在城乡广泛用来灭鼠。由于毒鼠强易得,近几年来被用来投毒杀人的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且群体中毒案件也时有发生。法医损伤程度鉴定是此类案件鉴定的难点和重要内容。本文对两案13例毒鼠强群体中毒被害人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一般资料一、简要案情【案件1】2002年10月某日上午9时,某村民工在进食面包和干菜汤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抽搐、…  相似文献   

16.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糖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毒鼠强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剧毒杀鼠剂。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镇毒鼠强投毒案发生后,我院接诊了大批毒鼠强中毒患者。对其中96例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血糖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毒鼠强(Tetramine,化学结构式见图1)又名“424”、鼠没命等,化学名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分子式:C4H8N4O4S2,分子量:240.27,纯品为白色粉末,255℃~260℃分解,无味,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溶于丙酮、氯仿、苯等有机溶剂。毒鼠强的毒性很大,入口服最低致死量为5mg/Kg.  相似文献   

18.
阜阳劣质奶粉案基本尘埃落定。痛定思痛,未雨绸缪,安徽还有没有类似的安全隐患, 有没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其它因素?记者从安徽警方了解到,一种无色无味、剧毒无解的物质正在被警方围剿,这就是“毒鼠强”,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倍。“毒鼠强”的制售贻害无穷,当引起我们百倍警惕。剧毒无解“毒鼠强”顾名思义,是拿来毒老鼠的。但一些不法分子,常拿它来毒人。有报告称,近几年利用“毒鼠强”投毒的事件逐年增加,已占到整个投毒案的65%。去年1月至10月,公安部接到的全国各地“毒鼠强”案专门报告就有77起,占整个投毒专报案件的86.5%。  相似文献   

19.
基本案情被告人赵某和被告人钱某均是经营日杂用品的个体小商贩。2001年5月及7月,赵某先后两次从外地共计购进7公斤国家禁止销售的剧毒鼠药“毒鼠强”粉剂到某县城销售。其间,钱某曾向赵某购买“毒鼠强”鼠药到其居住的乡下销售。2002年1月20日,钱某在赵某处购买1.5公斤以标有“多味杂糖”字样的塑料袋包装的“毒鼠强”粉剂,企图再次带回其居住的乡下销售。当日下午,钱某携带其所购鼠药至该县城汽车站乘车时,不慎将鼠药丢失在候车站。村民孙某拾得鼠药后,误将鼠药当作汤圆面带回家中煎成油饼与其家人及邻居等6人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本市的法医检案中,毒鼠强中毒死亡案例为鼠药之首,亦居投毒案例之首。本文收集湛江市各县区1998年至2001年三年内40例毒鼠强中毒致死的案例作初步分析。1 材料分析1.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40例毒鼠强中毒案例,均经现场勘查及尸体解剖检验,并提取检材送湛江市公安局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