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根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份公报透露,2002年至2004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迭9585人,而全省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人数的比例,2002年为12%、2003年为14.7%,而2004年则为17%,是显上升超势,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直接不良后果,也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影响,现在有一种新类型犯罪,那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创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况,网络正在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模式。但网络并非一片净土,,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诱惑和罪恶。计算机网络犯罪足信息社会中呻中新的犯罪类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也不断卜升。青少年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给国家安全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口益成为困扰人们现代生活的义一社会问题。以我院为例,2004年我院审理涉网案件36件48人,占41.67%,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案件类型以侵财类案件为主,主要有盗窃、抢劫、诈骗(2)暴力性犯罪不容忽视;(3)犯罪主体低龄化,其中15岁到18岁的占61%:(4)犯罪上体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初中是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的,小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这数字上看青少年涉网犯罪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人。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且该群体犯罪呈现出年龄低龄化、手段成人化、作案团伙化、行为凶残化等新特点,我院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作为2008年度的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组从我院近几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调查入手,对未成年犯罪对象及亲属进行回访和调查,召集有关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妇联、学校等部门进行座谈,从而收集了比较翔实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倩倩 《法制博览》2022,(3):154-156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之一就是网络犯罪.网络犯罪逐渐成为国际性问题,但目前国际社会就该问题的解决并未形成全球性公约,有的只是区域性文件,《网络犯罪公约》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公约.本文通过对《网络犯罪公约》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利弊分析得出该公约并不能成为打击网络犯罪全球性公...  相似文献   

4.
外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犯罪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对此,我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积极探索,开展审判延伸工作,尤其在对外来少年犯处罚适用缓刑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审判效果、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犯罪与《软》执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全球性、互动性及信息资源共享优势得以迅速的推广与普及,但它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之余,也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挑战。社会上有部分犯罪分子一般较年轻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网络犯罪,且日益趋向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与速度化,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在司法改革的今日,面对高科技犯罪,“执法不力”的弊病日益显露,究其原因:一、信息犯罪立法的滞后虽然我国目前已制定了一些关于信息安全的管理条例,全国人大也正在积极审议关于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决议草案,但就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总体立法水平来看,基本上还处于立…  相似文献   

6.
张萌 《法制博览》2024,(7):142-14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跨国网络犯罪现象的频发。基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传统的刑事管辖原则在网络环境下显得捉襟见肘。尽管学者们在理论上提出诸多管辖理论,但各有不足之处,无法有效解决跨国网络犯罪的管辖权竞合问题,由此将会引发国际冲突,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因此,本文以跨国网络犯罪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当前跨国网络犯罪管辖权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对跨国网络犯罪管辖权相关学说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遏制跨国网络犯罪的发展以及危害。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21世纪的脚步声,经过十四年漫长而艰苦的复关谈判,WTO逐渐开启了它沉重的大门迎纳来自东方的文明古国。加入WTO必将使中国经济驶入快速道,并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带来一系列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但是,入世在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许多新的挑战,如在刑事犯罪方面将会使我们面临严峻的形势。青少年犯罪问题,作为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列为当今社会“三大公害”之一的社会问题也必将随着中国入世而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并将深深地烙上全球化的烙印。所以,研究全球化时代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而寻求预防之…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拟从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法律规制及其防范对策出发,以期帮助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法制教育、对网络场所的执法力度、网络执法队伍及执法人员水平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以有效防治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9.
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应当在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方面作更大的贡献。为此应当健全庭前社会调查机构,成立少年犯罪心理咨询部门,增加对犯罪少年的非刑罚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人类高科技的结晶,它给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给公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网络暴力有关问题,研究必要的预防措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严峻形势令人担忧。仅从我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看:1986年,我院判处的少年犯99人:到1996年迅速上升至231人,增长了1.3倍;2000年,我院判处的少年犯已达308人:2001年判处380人:2002年判处309人,虽比2001年略有所下降,但总人数仍在300人以上;2003年判处254人(因非典影响,少年犯罪的人数并没减少),2004年判处425人。  相似文献   

12.
刘洋 《法制博览》2013,(2):257+250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法律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网游中虚拟物纠纷得到了国内法律界不少的关注。我国第一起网络虚拟物纠纷的法院审理不仅仅给网络游戏玩家带来了福音,从民商法理论来讲也是意义重大的,它标志着无体物权保护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少年法庭作为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司法机构,在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中占有优势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界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吸收法学理论界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的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予以了规范。该司法解释重申了在司法审判中对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明确了对于未成年人行为的定罪和犯罪后从轻处理的细化标准,作出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罚种类的特别规定。新的司法解释的问世,能够使案件的审…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未成年人犯罪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少年法庭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未成年人为什么会犯罪?这个问题需要“危险未成年评估”来解释;如何应对犯罪未成人?这个问题需要“未成年犯罪人评估”来回答。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这对现象是当前犯罪学和社会学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在当前的网络生活背景中,在网络犯罪场的作用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的互动性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网络犯罪场的基本特征,分析网络犯罪场的作用下的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各自发生的机制及其内在关联性,并为预防和控制由网络诱发的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犯罪分子用来危害社会。现代技术犯罪已成为继恐怖主义犯罪、黑社会犯罪、毒品犯罪之后的又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新型犯罪。技术型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或所精通的专业知识而实施的犯罪。技术型犯罪已成为未来社会中犯罪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文仅就当前技术型犯罪的特点和发展变动规律作一简要分析。一、现代社会技术型犯罪的基本特点现代社会技术型犯罪和传统犯罪相比较,存在如下明显特点:1、犯罪主体的高智能化和年轻化与传统犯罪主体相比较,现在社…  相似文献   

18.
犯罪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犯罪状况的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它可以反映犯罪演变的趋势等犯罪质方面的变动情况。但是如何划分犯罪技术水平的等级,却是一个难题。我们认为犯罪技术水平可以通过犯罪工具、犯罪谋略等反映出来,其中犯罪工具是比较直观的因素。本研究依据1998年9月在浙江某监狱对1225名犯罪人的匿名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以犯罪工具的类型为基础,以犯罪工具本身的技术水平、犯罪工具使用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环境要求以及犯罪工具在犯罪中使用的数量为参考标准,把犯罪技术分为“一般水平”、“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未成年犯.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从1994年至今的12年间.我是在大西北兵团监狱的高墙电网内度过的.可以说.兵团监狱是我脱胎换骨、重做新人的摇篮。正因为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犯罪给社会、给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危害,经受了桎梏的痛苦,才更加懂得痛恨犯罪,痛恨假、丑、恶,才使我在罪错的泥潭中自省、自拔,最终达到自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命周期内的犯罪分布,可掌握犯罪人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和郑州金水区人民法院2010年所审理的2461个成年人犯罪案件显示,男性和女性在20岁左右达到犯罪最高峰。男性犯罪的多发段是20—24岁,25岁以后犯罪急剧减少;女性在20—28岁及37—41岁出现两次犯罪多发期。受财产犯罪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犯罪呈显著下降趋势。然而,非财产犯罪中未发现男性与女性犯罪人的年龄对犯罪有影响。开展人口犯罪学研究,有助于了解犯罪人的群体特征和背景因素,从而有效管理和控制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