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是修改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53条规定的案管部门受理案件应当审查的内容之一。对于审查起诉阶段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涉嫌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再次归案后如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涉及到对该犯罪嫌疑人适用何种强制措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进行审查的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方法[1]。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都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进行暂时限制或剥夺。现代国际法制原则要求,刑事强制措施必须体现人权保障的法律价值。但是由于传统中的重视社会保护、司法权力配置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我国现行的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缺陷,显现出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内对人权保障的不足。具体讲,主要集中在强制措施的具体适用和强制措施体系内部的相关制度上。本文努力在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前提下,借鉴国际和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的完善提出一点拙见,以期对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改革与完善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新刑诉法对逮捕制度做了较大幅度修改:一是细化了逮捕条件,二是改革了审查逮捕程序.三是延长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审查逮捕的时间,四是提出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要求.五是明确了捕后将嫌疑人、被告入送看守所羁押应及时通知家属。正确理解、适用这些规定.对于贯彻新刑诉法关于逮捕强制措施的司法改革,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检察机关应积极应对,构建相关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关于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时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律师参与诉讼的时间作了重大调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辩护律师就可以参与诉讼活动。而且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相似文献   

6.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公诉部门因改变定性认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公诉部门追诉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逮捕的;提起公诉后开庭审理前,发现被告人有漏罪;提起公诉后宣告判决前,发现被告人在异地犯有他罪;检察院侦查刑事案件起诉至法院。办理上诉问题的诉讼程序,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侦查阶段的律师地位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其他各项诉讼权利得以充分行使的基础和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除自己行使外,还需借助辩护人的有效帮助,才能真正发挥辩护作用。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同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斥、控告。”由此可以看出,辩护人参加诉讼的时间是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但是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又可以于侦…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了监察与司法的部分衔接程序。其中,立案程序的缺失导致强制措施的启动缺乏正当性,不利于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诉讼程序运转的自洽。未来的司法解释中应确立“形式立案”,即以受案代替立案,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不再进行立案前的实质审查,但须明确受案具有开启刑事诉讼程序的功能。在留置与强制措施的衔接上,立法采用了“留置+先行拘留+强制措施”的模式,其中先行拘留具有过渡性,逮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才是对接留置的最终措施。但立法上对于留置转先行拘留后最终可否不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缺乏周延规定。依据案件系属理论,对于审查起诉阶段退回补充调查的情形,系属关系并未消灭,案件仍系属于检察院,处于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应当继续沿用之前的强制措施,并继续保障辩护人的相关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9.
对侦查羁押制度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羁押是各国刑事诉讼中普遍适用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羁押还不属于我国的强制措施体系;这种存在正当性价值基础的侦查羁押制度理应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新刑诉法对逮捕制度做了较大幅度修改:一是细化了逮捕条件,二是改革了审查逮捕程序,三是延长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审查逮捕的时间,四是提出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要求,五是明确了捕后将嫌疑人、被告人送看守所羁押应及时通知家属。正确理解、适用这些规定,对于贯彻新刑诉法关于逮捕强制措施的司法改革,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检察机关应积极应对,构建相关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逮捕是刑事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它完全剥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和基本人权密切相关。逮捕本身是保障刑事诉讼的有效手段,但不当的逮捕则会成为践踏人权的工具,因此逮捕制度的合理性尤为重要。我国的逮捕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有关制度设计方面尚有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我国拘留的现状与德国拘留规定的比较,结合我国公安实际工作,提出降低拘留的标准,缩短拘留的期限、加强对拘留的审批和监督以及建立相应的救济补救的措施,从而更有效的保障侦查中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推动刑事诉讼民主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刑事拘留条件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审前羁押措施 ,其条件、程序和期限都应该有严格的法律限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拘留 ,存在条件上的不合理性 ,成为了对任何犯罪嫌疑人都可适用的强制措施 ,导致刑事拘留在实践中的大量滥用。应进一步修改以完善刑事拘留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犯罪现象本身呈现出与常态社会的极大不同,以保障人权和追诉犯罪为目的的刑事强制措施也得因之变化。监视居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但现如今,随着其制度生存的社会根基被剥离,适用条件违反了比例原则,适用空间极其微小,以及无法破除的执行困境等废除理由的凸显和强化,它必将日渐式微并最终被废除。  相似文献   

15.
羁押是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的载体,对侦查破案起着重要作用。超期羁押是侵害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的行为,同时也使公安机关面临着巨大压力与困扰。解决超期羁押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从法律层面上去指责公安机关的阶段;不能单方面地呼吁对犯罪嫌疑人的司法救济,而不考虑我国现阶段犯罪特点和公安工作的实际困难。解决超期羁押的顽症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刑事强制措施的价值在于:它既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权免受国家权力任意侵害的有力武器。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比羁押性强制措施更符合这一价值体系的要求。我国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重建面临宪法方面的障碍,应在现有宪政体制下完善我国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拘留的条件和期限作了很大的修改,使这种强制措施发挥了打击犯罪,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作用。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办案的实际需要,仍存着需要完善的地方。笔者此文中讨论其中三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犯罪嫌疑人潜逃行为是由于其作案后本能的防卫心理所引起的。犯罪嫌疑人的潜逃行为,就其总的趋势、选择路线及潜逃地点等进行心理分析,是其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必然反应,即表现出其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关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是警察审讯室中出现较多的虚假供述类型,也是造成冤假错案的罪魁祸首。其产生与犯罪嫌疑人的服从、受暗示性和本能的生存需求紧密相关,但更多的是警察的强迫审讯策略所致。赋予犯罪嫌疑人审讯阶段辩护权并建立合理的讯问规则是减少审讯室中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