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应注重商标权人的商标利益 ,防止其商品信誉因为商标淡化而受到损害 ,而不需要设置存在消费者混淆的前提。我国《商标法》应完整规定驰名商标的反淡化问题 ,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驰名商标进行交叉保护  相似文献   

2.
驰名商标淡化侵权的认定与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文萍 《前沿》2003,(10):157-159
淡化行为是一种破坏驰名商标显著性的严重侵权行为。以制止混淆为基础的传统的商标保护理论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制裁。以联想为基础的商标权保护理论扩大了商标权的效力范围 ,奠定了反淡化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确定了淡化认定的关键问题。禁令救济、损害赔偿救济是制止淡化行为继续 ,弥补权利人损失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商标法》第57条对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的侵权认定仍然没有规定混淆要件。在涉外定牌加工中,如果加工的产品所使用的商标与国内相同,则正好落入商标侵权领域。但涉外定牌加工具有特殊性,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或相同商标均不会对商标权造成实质上的侵害。将该行为认定为侵权,既不符合商标保护原理,又与立法目的相悖。对相关法律进行目的论的限缩,将该行为排除在侵权之外,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界将"舆论审判"与"媒体审判"分别加以讨论并无必要,从舆论学和法理学的视角看,二者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媒体审判"背后实际上是两种理念的冲突: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在中国现实语境中,这两种价值都有保护的必要,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对表达自由和司法独立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行平衡,从而建构司法和传媒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看我国的商标反淡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巴黎公约>首次引入驰名商标的概念后,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法律保护已成为世界立法之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商标的反淡化理论.我国新商标法吸收了商标反淡化内容,本文从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来分析商标的反淡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内容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英 《前沿》2005,(12):117-118
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的一般关系上看,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克服知识产权立法权利救济上的缺陷,作为一种补充性保护机制出现的。通过对传统商标法上的商标保护理论和驰名商标的竞争法保护理论的分析,提出应完善我国有关立法,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相似文献   

7.
驰名商标反淡化理论正当性之法理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莉 《求索》2011,(3):156-158
驰名商标反淡化理论将对商标权的保护扩大到了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商品上,对于这种对商标权的扩张保护行为,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应用财产劳动权理论、利益平衡理论及秩序正义理论,论证了反淡化理论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的反淡化理论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很多国家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该理论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保护。促使反淡化理论的发展有很多因素,诸多因素中,商标保护的观念的发展,无疑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主体结构中,主要的利益主体有商标权人、商标商品的消费者以及商标权人的竞争者。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价值构造可以从商标权保护的反竞争性损失和信息优势等方面讨论。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包括:商标保护充分有效基础上的适度与合理、商标保护以具备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为前提、市场中商标商品受到的混淆达到最小而不损害竞争的进入、避免将商标本身的财产化发展为商标垄断、保障在先权利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商标所蕴含的价值愈益重视,商标专用权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市场竞争手段而被广泛运用。与此同时,传统理论关于商标专用权的缺陷也渐露端倪,它缺乏对注册商标信誉权的保护。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关于商标专用权的传统理论我国《商标法》第三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有学者认为:商标专用权,又称商标权,包括使用权和禁止权两个方面。使用权,即是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充分支配和完全使用的权…  相似文献   

11.
儿童模仿影视作品相关情节造成他人或自己伤害,影视作品的制片人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应采取"两分法"分析:在媒体发布的信息涉及表达自由时,适用宪法有关表达自由的归责原则;在不涉及表达自由时,援引民法侵权责任之归责原则。媒体发布受宪法保护的暴力或危险信息时,其归责原则采取"煽动标准";媒体发布非商业性信息时,采取"实际恶意标准";媒体发布"商业性"信息时,援引"过错责任"原则;媒体发布"不受宪法保护的信息"时,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入世”与我国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标注册在国家宏观调控全社会商标使用状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注册程序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商标标识“专”的特性,从而避免商品或服务的标识的雷同或类似为商业活动带来的不便。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商标作为商品服务的标志,只有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如果只是注册商标制度的实行,而对未注册商际不提供法律保护,不仅损害了未注册商标权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不利于保护从事诚实经营的市场主体、不利于维护诚实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因此,保护未注册商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存在着建立依使用和注册均可获得商标专用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商标使用作为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前置性条件,在侵权领域如何正确理解与认定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商标法》第48条已明确规定何为"商标的使用",但能否直接适用于侵权中"商标使用"情形,有待进一步探讨。商标使用对于商标权人维权以及认定侵权人侵权来说意义非凡,明确维权使用与侵权使用二者在使用的主体、标准、对象及立法意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而从营利性、区分商品来源两个层面分析侵权视域商标使用的基本认定条件,同时厘清商标使用与混淆可能性之间相互独立的关系,有助于准确理解与适用"商标使用"。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商标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应当以有关商标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公约的具体规定及其所体现精神为参照加以解决.商标犯罪中的"注册商标"应当包括服务商标;驰名商标应在刑事领域予以特殊保护,但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不宜认定为犯罪;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目前难以直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商标犯罪入罪标准所涉及之"违法所得数额","销售金额","非法经营数额"等概念,同样应结合国际法并参照有关司法解释予以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5.
虽然,反向假冒学说只是在近20年来逐步形成的,但在国外对反向假冒事件的斗争却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从天津油漆厂“灯塔”商标被侵权案到“枫叶”“鳄鱼”商标争议案,表明商标反向假冒这种新的商标侵权行为已经在我国出现。我国在2001年的新《商标法》中认定商标反向假冒是一种商标侵权行为,但学界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目前学界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性质的认定来看,其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已经成为通论,但是对于其商标侵权行为却没有统一认识,理论界分歧非常多。为此,本文从商标反向假冒的概念出发,把商标反向假冒与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假冒商标行为做出比较,并且对商标反向假冒作出法理分析,从而明确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蔡红 《理论月刊》2002,(9):47-49
本文介绍了世界商标专用制度与我国商标专用制度的概况,探讨了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支持,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并比照TRIPS协议的要求,对我国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春阳  张茜 《人民论坛》2012,(20):92-93
保护未注册标识的现有条文注重从法律上消除抢注人取得的商标权,现有判例认可在先使用人就区别于抢注商品的类别提出的商标申请,二者均缺乏对在先使用人在实际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关注。为完善我国的未注册标识保护制度,要在立法层面上确立先使用权制度,在司法层面上适用非混淆理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标声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厂家的兴衰 ,与企业的命运休戚相关。因而 ,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或企业为了谋取暴利 ,仿冒名牌商标 ,兜售伪劣商品 ,抗害消费者。因此 ,必须依法加强对名牌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商号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立法的滞后与理论研究的欠缺,造成实践中我国商号权保护的诸多争议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所谓商号的权利冲突,是指与商号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商业标识(商标、域名)分别属于不同的商事主体,并在形式上都处于合法状态,而实际上造成和引发的一系列利益冲突现象。商号权利冲突的类型除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外,还包括商号与商号间的权利冲突。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号与域名的冲突也开始出现且愈演愈烈。一、商号权的内…  相似文献   

20.
翟冠慧 《前沿》2011,(2):21-24
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在西方法学和经济管理学上并不同源。作为一个法学命题,它始于美国法学家伯利与多德的论战;但作为一种企业伦理思想,在经济管理学界并无确论。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认为英国管理学家谢尔顿是公司社会责任的提出者,混淆了法学与管理学在公司社会责任起源问题上的不同边界,造成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