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伴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世界各国纷纷重新建立本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海洋制度,由此又掀起了一场"蓝色圈地运动"。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国政府的主张,中国可以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这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与陆地国土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国土。但受国家利益、历史、法律等因素影响,在维护"海洋国土"完整与安全方面,中国现在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黄铃 《前沿》2012,(10):155-157
本文旨在分析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和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后发现:莎士比亚在创造《李尔王》时,并非严格遵照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情节所提出的三大要素即"逆转""发现"和"苦难"所制定的要求,而是在继承其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这恰好是作为剧作家的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为了解除人民的苦难,不惜赴汤蹈火,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台湾诗人杨牧的四幕诗剧《吴凤》就是一部激越悲壮的史诗.  相似文献   

4.
白少华  蒋天道 《传承》2012,(9):56-57
自王弼注《老》之后,《老子》就被历代学者视为是专讲玄理思辨的专著,却忽略了老子周史官的特点,忽略了他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一个社会观察者在面临政治剧烈变动下所展现的智慧。《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入世非出世,对现实社会持批判的态度。《老子》"君人南面之术"乃是帝王政治思想,《老子》就是"帝王之学"。  相似文献   

5.
李春 《前沿》2009,(9):189-191
《古船》是关注苦难的一部力作。小说通过对隋抱朴和隋见素等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以其深刻惊人的洞察力描写了洼狸镇40年来的风云变幻,记载了洼狸镇的人间苦难和一段苦难历程。小说之所以震撼人心,关键在于它通过人物形象毫不讳饰地、充满道德义愤地拷问着历史,拷问着苦难、拷问着人性。  相似文献   

6.
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看待其与历史目的论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反驳历史目的论的姿态而出场的,典型表现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异化"范畴的严厉批判。但是进入《资本论》创作时期,马克思却又频繁地正面运用"异化"范畴以描述工人状况,重新肯定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这一核心术语。马克思后期对这种术语选择的意义十分重大,但却被长期忽视,这就制约了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目的论关系问题的理解深度。  相似文献   

7.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老百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就是改善民生环境质量和水平。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为"十二五"改善民生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王凡帆 《理论月刊》2010,(7):41-43,141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获得许多社会角色,角色是社会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角色扮演对社会意义重大。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遵从自己的行为规范;在"礼崩乐坏"的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怀疑和不安定、防备和攻守中。为了消除混乱,社会上就会涌现出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春秋的孔子和战国的韩非子,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尝试以"社会角色"的视角去重新审读《论语》和《韩非子》,会发现一种新的文本分析思路,发现他们二人的思想的社会学力量。  相似文献   

9.
张传友 《长江论坛》2010,(6):34-36,51
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推行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都在力争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山东威海地区实行的"企并村"模式,无疑为我国当前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以王东普等撰写的调查报告《威海新农村建设"企并村"模式研究》为背景资料,通过对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好当家"企业集团并村范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和成功条件,对武汉市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春城"有轨"     
《创造》2010,(6):66-67
一位交通科研学者也说:"没有轨道交通,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短板'。"有了轨道交通、有了地铁,市民才能成为驾驭时间空间的主人,昆明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1.
黄芸 《今日浙江》2014,(2):56-57
一支名为《钱江弄潮》的大型群舞正受到全国瞩目。这支舞蹈的舞者,由24位18岁至42岁的浙江男子组成。他们,是一群听力障碍残疾人,群舞不仅演绎了"钱江弄潮儿",更演绎了"人生弄潮儿"。感动中国的舞蹈2013年8月,《钱江弄潮》在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福建赛区刚一亮相,就获得了无数个惊叹号。  相似文献   

12.
孙韶 《前进论坛》2009,(12):53-54
一曲民歌一段真情 《三十里铺》是一首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优秀陕北爱情民歌,它的诞生地就是陕北绥德县城东30华里的满堂川香"三十里铺"。  相似文献   

13.
史继东 《求索》2010,(9):194-196
《荀子》承继了儒家的价值立场,它以儒家先圣学说为基点,批判地吸收了诸子各家之学术思想,构筑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儒家的荀学"。《国语》作为一部先秦史书,其编撰成书远在荀子之前,其蕴含的政治、经济、礼乐等思想成了《荀子》"王霸兼用"、"法后王"等思想的重要渊源。"王霸兼用"思想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国语》是先秦时期最先肯定霸道思想的一部典籍,它的"重霸"思想对周道衰亡这一历史潮流作出了必然性阐发,也对霸主功业之措施作出了高度肯定。《荀子》的"王霸观"表现了对《国语》霸道的肯定以及对争霸措施方略的因袭。同时,《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得益于《国语》的影响和启迪。《国语》中诸多"法后王"式思想的记载都为荀子这一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官贤民安廉洁为要陈铁存在《清圣祖圣谕》中,有一篇康熙皇帝的《封疆大臣陛见陈奏谕》。寥寥百余字,阐明了"官贤民安"的道理,并指出"考察官吏以奖励廉洁为要。"康熙要求封疆大臣进见时,"应将有司贤否,小民疾苦,详明陈奏,以种治理。"有司就是官吏。为什么要先...  相似文献   

15.
清人张潮先生在《幽梦影》中说:"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苑囿,以书籍当朋友"。在我人生的旅途中,党刊《前进论坛》就是可做山水,可做苑囿,可做朋友的一本杂志。  相似文献   

16.
    
书香 《创造》2010,(11):80-80
推荐语这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明了的书。它就是神秘的《易经》,也称《周易》。《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易经》的诞生,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世界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无不易之理,《易经》从阴阳这一破获一切现象的密码开始,以"生"代"变",将天地万物统一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生生不息之中,所以它不但可以预测,而且在阶段、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人类如何才能够读懂《易经》呢?而知晓《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带着所有的疑问,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黎子莹 《湖湘论坛》2012,(3):110-112
余华不平凡的经历决定了他感受苦难的方式不同,不同时期他的创作体验、人生境界也不相同,因此他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他《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荒诞美、《活着》的苦难美和《兄弟》的暴力美。  相似文献   

18.
史习斌 《求索》2010,(4):187-189
《新月》月刊是"新月派"这一名称的直接来源,也是"新月诗派"得以命名的原因,它是继《晨报.诗镌》之后新月诗歌同人的又一个大本营。诗歌是《新月》文学的重镇,《新月》月刊孕育了"新月诗派"的成长,也见证了这一诗歌流派诗风和形式前后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包晓泉 《当代广西》2010,(23):53-54
天窗是什么? 抒情的李商隐写过两句诗:"猿声连月槛,鸟影落天窗。"这天窗就是设在屋面上用以采光或通风的窗。《辞海》中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天窗亦指从岩穴中仰窥山崖所见到的缝隙。词条下还引用了《汉官仪》卷下里的一段描述:"太山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余盘,经小天门、大天门,如从穴中视天窗矣。"  相似文献   

20.
辞旧迎新之际,嵊泗县纪委监察局向全县近2000名党员干部送去了新年礼物——"四书一卡"。"四书"是《党员干部作风效能建设学习读本》、《廉政红线"一本通"》、《廉洁幸福》和《同舟心相"廉"》,一卡是廉洁自律提醒卡。在给党员干部送去节日祝福的同时,也温馨提示党员领导干部过节不忘廉洁,时刻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