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康帅 《西部法苑》2001,(9):8-10
近日,笔者翻过层峦叠蟑的群山,终于在千里之外找到了刘金满和吴立鹏。回忆起不久前当选“贼”的奇耻大辱,两少年神情黯然。刘金满仍止不住内心强烈的悲愤:“没有偷钱,为什么说我是小偷啊?”吴立鹏未语先泪:“我真的不想活了,不如一死了之。”——这是怎样一场选“贼”事件啊。  相似文献   

2.
张海峰 《检察纵横》2012,(12):59-59
11月6日深夜,随着奥巴马赢下关键摇摆州俄亥俄州成功连任,2012年美国大选宣告结束,奥巴马继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后,又成为美国第一位连任的黑人总统、、这场大选被冠以诸多名称,诸如“金钱至上的大选”、“舌尖上的大选”等等.,金钱政治常常被视为美国式民主选举制度的原罪。  相似文献   

3.
张鸣 《政府法制》2012,(35):26-27
“选举”这个词,在中国卉代指的是科学考试选拔人才,到了近代,由于日本人的掺和,才变成了今天这种投票选领导人的意思。所以,当西方政治意义上的选举在中国落地的时候,大家一时间都不习惯,选举人怯怯的,被选举人慌慌的。  相似文献   

4.
刘政 《江淮法治》2011,(3):62-63
有一次.我参加同一个外国议员团的工作会谈。有位议员发言说:“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中国是如何实行差额选举的呢?”我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差额选举的情况,对方表示满意。事后我反复想:“没有差额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这句话,  相似文献   

5.
日前,联合闻秘书长人选一般在各大洲问轮流卅人担任。世界各大洲都有份.而且一般不超过两厢:鲜为人知的是,这一“规矩”是中国人创立的,它源于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  相似文献   

6.
刘光汉 《中国法律》2007,(1):32-33,97-99
一、选举委员会的背景及功能 由于特区政府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五号报告书去年12月21日被立法会否决,2007年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继续沿用原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该办法的规定,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以下简称“选委会”)选出,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选委会每届任期五年。  相似文献   

7.
陕甘宁边区在其存在的13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地开展起法制建设。从具有根本法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文件的制定与颁布到刑法、民法和司法等法律部门的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新民主主义的法律体系,其中在选举方面建立起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为选举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这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农村村民自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伐林 《政府法制》2009,(24):27-27
在9月27日举行的德国大选中,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成功连任,联盟党和自由民主党赢得了联邦议院多数议席。比起美国大选一目了然的“驴象之争”,德国大选简直太复杂了,至少五六个政党混战一团。  相似文献   

9.
村委会作为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村镇、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经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然而,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变化使村委会选举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去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的直接体现。尽管《选举法》对人民代表的选举作了相应的原则规定,但在具体提名和确定候选人的过程中存在着预定各种比例关系,缺乏竞选机制,重“组织提名”、轻“非组织提名”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希平 《法制与社会》2011,(33):219-220
目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部分贿选问题,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破坏了农村基层选举的民主本质,破坏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贿选现象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上法律规定不足,打击不力的原因,因此要发挥党委、政府作用,保证选举在正常轨道进行。本文指出应坚决落实各项程序,以公正的程序保证相关规定的落实;加大查处违法犯罪力度,保障选举按法治轨道进行;规范村干部权力,从根本上消除贿选动因。  相似文献   

12.
长江 《政府法制》2009,(7):54-54
2007年11月,当选美国弗吉尼亚州参议员的卡普·彼得森当众展示了自己在竞选中被磨破的鞋底。这个带着破洞的鞋底向人们展示了美国议员的工作方式和态度——除了在议会开会,其余时间都是在与选民打交道。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的视角看村委会选举的成本与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家的角度看,村民委员会选举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选实验”,有其不容低估的政治、经济成本与收益。其成本既包括选举过程中正常耗费的人、财、物等经济性投入,也包括可能出现的乡镇权威的下降,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干扰等政治性成本;其收益既包括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降低国家对农村的管理成本等经济性收益,也包括推动村委会成员素质的优化,推进党和国家民主化进程,促进农村民主型政治化的形成,加快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等,统而观之,现阶段村委会选举的收益远大于成本,并且随着村民自治的拓展其成本递减、收益递增,同时,应通过政府对村委会选举的合法引导和弹性控制减少其成本,扩展其收益。  相似文献   

14.
对古代中国而言,“选举”指的是以皇帝名义进行的某种选贤任能的人事制度;对古代西方而言,“选举”指的则是以不同阶级制度为基础的代表制度,其目的在于分享特定事务的决定权。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近现代中国的选举,在与以往的察举、科举制度存在根本性差异的同时,并没有完全脱离察举、科举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受到这些传统的影响,并产生了中国近代选举中的民智、政纲和异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薛秋  费飞 《法制与社会》2010,(31):220-221
《村委会组织法》是规范我国村民自治的法,本法共30个条款,其中第11条至第16条这6个条款规定了村民选举。相比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口,可见立法之单薄。本文立足于剖析现有立法的不足,结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的新修改草案,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洪佳智 《法制与社会》2013,(15):187-188
选举民主作为当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主要模式,既形成和巩固了以村委会为核心的农村基层自治结构,使村民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当家人,但它在一些新的语境下也遇到了困境——选举之后村民如何有效地参与到村民自治的实践中,通过互相沟通、集体决策来化解农村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这显然不是选举民主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参与民主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农村从选举民主走向参与民主的原因,重新考量选举民主和参与民主在村治领域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与法治》2010,(5):27-28
村委会选举工作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做好村委会选举工作,对于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调动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农村群众民主政治权利,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总统的选举方式,不但反映总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和地位,而且也反映一国采用何种政体。法国在1946年宪法下,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这意味着总统要受制于国会,其政体系议会内阁制;而在1958年宪法下,特别是在修改总统选举方式之后,法国总统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种选举方式不但提高了总统的权力和地位,而且也意味着法国政体向总统制的转变。法国总统的选举方式较为特别,不同于美国总统选举。  相似文献   

19.
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制度是宪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西方民主宪政理论中,选举被视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最基本的联系途径,也是程序民主的基础。当前我国的选举制度及立法实践在选举的程序设计、法律调整的范围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方面存在较多漏洞,立法机关理应全面审查现行选举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的修改。  相似文献   

20.
当经济层面的改革扩展到特定的深度后,中国改革的关键转向了政治领域。随着政治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民主政治在威权力量的支配下稳步地推进。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乡村直接选举。但"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正当选举不断的推进深入时,新的问题又不断的暴露出来。尤为突出的就是围绕选举产生的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若处理不当,不仅农村的革新之路会步履为艰,新一轮的中国宪政前景也会扑朔迷离,甚至有陷入新的混乱之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