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3年4月13日夜,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采油三厂,被盗桑塔纳牌轿车一辆。经现场勘查,提取罪犯足迹一枚。 在搜查嫌疑人崔嵬家时,提取了一双粘了胶掌,与现场足迹种类相似的旅游鞋。于12月17日,将现场足迹石膏模型连同崔的旅游鞋进行了技术检验。 现场足迹较为完整,是塑胶底鞋所留,前掌偏内,后掌偏外,有圆球状,并杂有条块状与不等的小椭圆型花纹构成的图案。前掌造型较为清楚,为左脚所留,全长28cm,前掌宽11cm,后跟宽8cm。认定为灰白色塑胶面、半高腰系带的旅游鞋。  相似文献   

2.
足迹个体识别技术自动化——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遗留的足迹,是直接认定罪犯的法庭物证,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罪犯作案手段狡诈,换穿鞋作案或作案后把鞋仍、毁掉,致使现场足迹失去了检验特征及认定鞋子的条件.1975~1986年笔者成功研究出足迹鉴定进行个体识别的科学理论——“足迹动力学”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新技术.1991年利用该技术开始研制“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用于检验、鉴定一个人换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及不同人穿相同鞋足迹的个体识别,实现了反映人体运动规律、个体特点的足迹动力形态特征数据的输入——检验、比对、鉴定——自动生成成果——输出打印鉴定报告、图形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足迹掌宽值推断体重公式的修正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提高实战中对留痕人体重推断的准确率;方法根据足迹长宽的比值更能准确地反映人的胖瘦这一规律,提出修正计算公式m=2.5M/R进行初步实验检验;结果该方法是对原根据足迹掌宽值推断留痕人体重公式的补充,对偏离标准体态的人,用该公式修正使足迹掌宽值与体重的关系有了较为准确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只要有蛛丝马迹,就叫你难逃法网。利用计算机检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足迹,从而达到破案的目的,这在今天已经从梦想变成现实。我国从50年代起利用步法追踪和足迹检验认定人身,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利用足迹进行人身认定方面,形成了诸多各有所长的“足迹动力形态检验”、“足迹定量检验”、“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单个足迹检验”等理论和方法,这使  相似文献   

5.
盗窃案件外围现场遗留足迹,可根据足迹与中心现场的关系及遗留的位置方向、新旧程度、重力特性等分析判断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孟小平 《刑事技术》2003,(Z1):25-25
1案情简介1998年3月15日,鄂州市一住宅区离休干部(女,50岁)被犯罪分子杀死在家中,现场勘查中,在死者卧室油漆地面上遗留有穿袜足迹两枚,系灰尘减层足迹。拍照时,由于地面反光,无法从垂直角度拍到理想照片。后经静电吸附提取拍照,效果较好,同年4月28日晚,该住宅区又发生一起重大入室盗窃案,犯罪分子采取同样入室手段盗窃各种贵重物品价值万余元,现场勘查中,在入口窗户下靠墙的一排方凳上提取穿袜足迹一枚,同时提取了数枚清晰的指掌纹。两案是否同一人所为,笔者对现场足迹进行了检验排查。2检验2.1现场足迹的检验两起案件现场足迹均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7.
l案件简介某El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经过勘查,现场没有提取到嫌疑人的指纹和生物检材,只在中心现场地面上用静电吸附器提取清晰、完整的足迹一枚。经检验疑为嫌疑人左脚平面足迹(见图1),案发后一周犯罪嫌疑人甘某被抓获,在甘某的住处发现一双与现场遗留足迹花纹一致的平底运动鞋(见图2,图3)。但甘某拒不交代犯罪事实,为了查明真相遂对提取的鞋子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痕迹物证,是现场勘查中发现其他物证的关键“导航仪”,在案件侦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足迹检验技术专业受限于人才培养不足、体系建设粗疏、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对侦查、诉讼的支撑明显弱化。2018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与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决定共建“现代足迹检验技术实验室”,希望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实现足迹检验技术的继承创新、跨越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室的规划、组织架构、战法流程和运行机制,并对利用新兴技术推动足迹检验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足迹是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是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重要物证之一。足迹检验技术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现场足迹的分析,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本文总结了男女性别各自的足迹一般反映特征,分析了各年龄阶段所反映出来的步幅特征、步法特征和各种体态的人足迹特征的反映,并介绍了几种根据足迹推算年龄、身高的方法。以期能为足迹检验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更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手足印推算身高体重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身高、体重与足迹、手印长宽的关系,有助于利用犯罪现场的手印、足迹推断遗留人的身高与体重。方法通过足迹、手印的捺印和测量,大量地收集样本足迹、手印与身高、体重等数据,借助SPSS数理统计软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分别建立了由左右足迹、手印全长、掌宽推算身高与体重的十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依据左、右侧指标分别推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研究。结论可利用回归法由足迹、手印来推算身高、体重。在左右两侧足迹、手印都可利用的情况下,推断身高时应优先选用右侧;推断体重时应优先选用左侧。  相似文献   

11.
罪犯作案,为了逃避打击或嫁祸于人,往往伪装足迹.常见的伪装方法有:改变步法、换穿鞋、倒穿鞋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并鉴别了1例手按压伪装足迹.案例简介:1992年9月4日晚,萍乡市某供销社值班营业员戴某(男)被杀死在营业间内.现场勘查时,发现尸体周围的血泊水泥地面上,有不成行的两种女式中跟血迹鞋印9个,鞋尖方向均以血泊为起点,向四周扩展,尸体短裤脱至臀部,生殖器外露,尸体旁还发现沾有血迹的卫生纸、绣花线等女性用品.其中一较完整的右脚鞋印全长22.5cm,前掌宽8.4cm,后跟宽3.7cm,前  相似文献   

12.
立体足迹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迹是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遗留在承受客体上并能反映赤足或穿鞋袜的结构形态和人体行走动力的痕迹。在我国利用步法追踪和足迹检验认定人身起步于50年代,当时还是处于少数人掌握的经验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马玉林先生的步法追踪的基础上,科技工作者沿着形象特征和步法特征两条线索,使足迹检验的科学理论有了较大发展。在足迹认定人身方面,形成了诸多各有所长的检验方法。为了实现足迹检验现代化,笔者和有关部门共同研制了“立体足迹计算机自动检验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介绍如下。1“系统”性能与功能1.1原理人体站立或行走条件下,脚掌…  相似文献   

13.
马刚 《刑事技术》2001,(3):41-42
在犯罪现场上,经常遇到犯罪分子遗留的残缺鞋印。这里所说的“残缺鞋印”是指那些没有反映出鞋底形态全貌的鞋印。例如只反映出鞋底的前掌中部或只反映出鞋底后跟某一部分的鞋印等等。这类足迹可利用的特征少,给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分析利用此类足迹,确定特征位置,提高检验效率,首先要确定其留痕部位。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现场足迹的利用率非常重要。笔者从鞋底的花纹分布规律、伴生痕迹以及鞋底的磨损特征等方面阐述如何分析确定残缺鞋印的留痕部位。1根据残缺鞋印反映的周边形状及鞋底花纹、图案分析确定由鞋底花纹分布规…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场勘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遗留在现场各种客体上的灰尘足迹,为了提取到原始的反差好的足迹,我们通常会采取架三脚架打光拍摄、胶带纸粘贴后架空打光拍照、吸附拍照法提取。用这些方法对一般客体虽能取到效果较好的足迹,但对于一些特殊客体就不实用了。笔者尝试用闪光灯对各种客体上遗留的足迹进行直接拍摄提取,在一些案件当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拍摄过程1.1器材135单反相机、标准镜头、闪光灯、比例尺。1.2操作方法将留有灰尘足迹的客体用普通现场勘查光源进行观察,直至灰尘足迹轮廓反映清晰,反差最佳,放置比例尺。将照相机的快门速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足迹特征分析身高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足迹进行遗留足迹人的身高分析是一项经常使用的足迹检验技术,本文针对不同的身高分析方法,探讨在这些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提高利用足迹进行身高分析的准确率,充分发挥这一检验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述几点,是对足迹检验中影响特征形成的几种因素的简单归结,与大家共同探讨(以平面赤足迹反映的特征为准).1 坡度对足迹的影响1.1 上坡时坡度与重压部位面积、位置的关系上坡时足迹特征反映为整个脚部重压后移,在正常足迹中反映不出的三、四趾压加重,掌部重压主要反映在第一跖区.且坡度越大,第一跖重压反压越明显.跟压加重,落脚部位不明显.在一些坡面比较平滑的客体上,这时鞋印的前边缘常常后移,使  相似文献   

17.
刑事案件中对足迹的发现、提取、利用是很寻常的事,人们已习惯了运用各种检验技术对鞋外底遗留足迹特征检验、运用。而本文则是作者在总结实际办案的经验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以鞋内底足迹为切入口,重点谈谈鞋内底足迹的概念、形成机理、特征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利用各种不同种类的鞋所形成足迹后跟压痕的宽长及拇趾压前沿至鞋后跟压后沿的距离来推算遗留足迹人的身高。使用此方法推算速度快,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在刑事犯罪现场勘查中,有时会提取到犯罪分子作为犯罪工具使用而遗留在现场的啤酒瓶.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仅局限于对啤酒瓶上的手印、血迹进行提取和检验,其实啤酒瓶上贴的啤酒标签(简称酒标)也具有检验价值,特别是对酒标缺口的检验,能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线索.1996年7月26日凌晨,某地发生一起恶性流氓案.现场勘查中发现犯罪分子前后两次分别持实、空啤酒瓶追打砸刺受害人,致其昏倒在血泊中.此案现场未提取到手印、足迹等有价值的痕迹物证,遗留在现场上的啤酒瓶碎片就成了唯一可利用的痕迹物证.为此,我们对啤酒瓶碎片进行提取、拼接,通过酒标及其边缘缺口发现,现场啤酒瓶是南京啤酒厂1996年7月3日生产的亚力干啤酒.通过搜集生产日期相同或相近的啤酒瓶进行深化  相似文献   

20.
对“足迹步法检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鞋底磨损检验”三者的关系,在“步法检验综述”一文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笔者也曾提出了个人的基本看法。为了进一步交流探讨拟作如下阐述,仅供参考。“步法检验”、“动力形态检验”、“磨损检验”三项技术均以人行走的动力定型为基础,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