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金明 《中国法律》2012,(5):36-37,95,96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2012年6月26日,备受关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从现行老年法6章50条扩展到法律修改草案9章86条,新设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1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明确了"性骚扰"的具体形式:"禁止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而我国最早在地方法规中对性骚扰进行定义的是辽宁省,<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在第十九条明文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任何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相似文献   

3.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一部综合性的、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与妇女权益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妇女权益保护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不能够完全满足现阶段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因此,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已提上立法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本届政协会上,有关机构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修改和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建议”的提案,其中包括了保护“无过错二奶”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4.
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几个问题杨文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保障法》)已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于1996年8月29日通过,同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建设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5.
<正>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1992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妇女权益保障法》既规定了全社会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障责任,又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笔者仅就女性“四自”精神与保障妇女权益的关系谈些看法。一、“四自”精神是现代女性必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龙翼飞 《法学家》2006,(1):77-7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工作,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从事婚姻家庭法学研究的学者们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若干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8,(3):73-73
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修改稿,  相似文献   

8.
钱莹 《政府法制》2005,(21):16-18
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 过了关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决定明确规定:实行男女 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条新增的基本国策,不仅是全国6亿 多妇女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13亿人民政治经 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纵观约4500字的决定和约6500字共9 章61条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全文,可以看出,亮点纷呈,新风扑 面,对维护妇女权益重视程度之高,维权内容之全面,维权规定 之严明,责任部门分工之明确,给人以惊喜,给人以希望,给人以 信心,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期盼,成为全国妇女维权 的最新武器。 新增一条基本国策--顺应新的时代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明确规 定:“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 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这表明,我国以立法的形式,将男女平等新增为一条基本国策。 我国将重大事项列为基本国策的并不多,此前,被列为基本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写于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两周年之际周贤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自1992年10月1日施行以来,至今已整整两年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以法律全面确认和保护广大妇女合法权益的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它的颁布施行...  相似文献   

10.
王静 《公民与法治》2005,(11):40-4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妇女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及时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平等,更充分地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该决定将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基本原则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军 《法学杂志》2004,25(3):52-53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是该法的核心和灵魂,是准确认识和理解该法的基石。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应对其基本原则重新进行思考,并确立保障妇女人权、性别平等以及禁止一切形式性别歧视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AFEWPROBLENSSHOULEBEPAIDATTENTIONTOWHILEENFORCINGTHELAWOFTHERIGHTSANDINTERESTSOFTHEOLD《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保障法》)已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于1996年8月29日通过,同年10月1日起实施。这不仅是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走向完善的显著标志。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和落实《老年人保障法》的规定,还应注意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一、《老年人保障法》的地位问题明确《老年人保障法》在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13.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0号公布自2005 年12月1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6月下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除了着力解决已经暴露的现实问题外,修法草案还针对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困难老人数量与日俱增、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等趋势,超前创设了家庭养老支持、老年监护、长期护理保障、老年宜居环境等制度,以提前做出顶层设计,赢取战略先机,这也是此次修法的最大亮点。立法是否应当超前,不仅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是当下许多立法所面临的价  相似文献   

15.
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和反家庭暴力工作,并不能全然画上等号。不管有没有立法,反家庭暴力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认识,也是各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反家庭暴力要落到实处,执法恐怕比立法更重要。首先,家庭暴力早已为法律所禁止。《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修正案(草案)》,决定对《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作如下修改和补充: 一、第二十八条修改为:“机关、团体、企业、  相似文献   

17.
陈一舟 《江淮法治》2009,(11):52-52
5月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修订后的草案中,“适当延长女性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的工作年限。实现男女平等”条款被删除。去年年底,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办法》征求民意时,在第二十三条作出上述规定。至此,曾受广泛关注。。的“女处级干部延迟退休”条款终未能进入人大立法程序。  相似文献   

18.
阿计 《检察纵横》2012,(9):52-52
6月下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与现行法律相比,修法草案从6章50条扩展到9常86条,新增和修改各38条,修法幅度可谓巨大。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本市妇女的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依法保障妇女的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在第四编人格权篇第一千零一十条第一款新设了关于“性骚扰”的规定,强调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距“性骚扰”的概念最初被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法学家凯瑟琳·麦金农在1974年提出的时间相隔45年;距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时间相隔24年;距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2005年修订中第一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时间相隔了1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