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28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谈到首都城市发展问题时指出:“北京城市人口结构复杂、需求多样,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个性化程度,以不断满足市民多层次的需求。”那么,何谓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日前,省统计局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的方式,对成都、泸州、广元、乐山、遂宁、达州、雅安等7个市(州)年龄在16~70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就2014年四川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了随机访问,成都市完成调查样本600个,其余6个市(州)各完成400个,调查共计完成样本3000个,其中城镇居民占60.1%,农村居民占39.9%。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掀起了旨在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政府治理范式运动,它具有剧烈性(radical)、根本性(fundamental)和戏剧性(dramatically)等特征,也称之为“政府再造”(reengineering govemment)工程。其中,政府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GPR)旨在重新设计传统的官僚制组织过程,理顺政府政务流程,以期为市民提供便捷化、整合性的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再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北京党史》2008,(2):40-41
北京市免费医疗实施办法 一、为了照顾本市贫苦市民无力就医的困难,除另有规定者外,特规定享受免费医疗的对象如左(以居住本市的为限): 1.贫苦烈、军属。 2.尚未就业的回乡转业军人。 3.享受救济的贫苦市民。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顾客满意指数模型和Better-Worse系数法,从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度、需求度和优先序三维度,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供给不适应不同集中居住模式下社会需求变化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议以公共服务治理创新动态均衡区域公共服务需求的深刻变化,提升公共服务有效性:委托第三方进行连片特困藏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满意度、需求度评价和优先序分析,据此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和优先序,探索推行适应区域异质性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政策改革,在连片特困藏区探索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政策,构建需求主导的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激励有效的公共服务人员待遇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改革只有得到改革环境、组织、制度和社会的支持,才具有可行性:公共服务改革能够确保公共服务的充足与高质量的供给,确保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公共服务民营化、公共服务供给竞争化、公共服务的电子化、服务标准化是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公民需求,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宁波81890服务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公共性和融合性,创新了一般公共服务“规划者一生产者一需求者”的三角结构模型,为实现公共服务生产者及其提供方式多元化、解决公共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以及三者恰当匹配等问题提供了奈件和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无边界、无限选择的81890公共服务模式和小规模公共服务生产的内在机理,解释了社会生活中分散的、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与不规则的公共服务供给如何实现高度对称、对接的现实运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服务中心是地方政府为适应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取向和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增加趋势而推行的新型改革措施。实践中推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分乡(镇)和村级两种。现有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碎片化、脱节化、闲置化、低效化等问题,需在吸取改革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重构服务中心建设路向。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为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公共需求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提供了路径。政府作为公共权威的代表,需要通过相关路径选择发挥公民参与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公共服务社会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尤其是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就越来越显得迫切。这样就对担负着管理现代社会职能的政府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作为社会事务管理者的政府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以及  相似文献   

11.
政府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公共服务挑战,为此政府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从世界各国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和选择模式出发,分析中国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政府、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的角色与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走向政府、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相互补充与合作的公共服务组织框架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已逐渐凸显出来,而造成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民主参与。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为满足公共需求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路径。政府作为公共权威的代表,需要通过相关路径选择发挥公民参与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二五”规划中又一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说明,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将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日提高,人们对于各类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膨胀,对于各类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匮乏短缺的农村更是如此。、当下,无论从公平正义的视角,还是从维护稳定,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讲,都应当进一步重视乡镇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是衡量一个区域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及均衡程度的重要视角。由成都市近年来的医疗卫生统计数据可知,按照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计算的医疗卫生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乃至不同类型的医院之间呈现非均衡分布的特征,中心城区和综合医院聚集的医疗卫生资源最多。受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对就医市民规模分布导向作用的影响,中心城区的门诊和住院服务人次比外围地区高,但从医疗机构的工作负荷来看,外围地区医务人员的平均工作强度要高于中心城区医务人员。需要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满足市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即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来创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由政府或社会来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它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构成现代政府的四大职能.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立足于农村和农民,是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而主要由政府提供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需求。当前,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宏观趋同和微观差异的特征。从宏观层面而言,三大区域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在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要求以及急需基本公共服务上呈现趋同;从微观层面来看,三大区域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在数量和结构上体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公众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需求持续增长,但既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尚难以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党和政府适时提出要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杭州市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搭建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平台,与企业分工、协作,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利用其优势,以“援通系统”作为信息平台和资源整合者,联合政府、服务商、社区、公众等共同构成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协作网络。这一实践表明了私人部门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及其能动性,但其继续发展和推广仍需作出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活力提到了国家战略方针的高度,表明社会活力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之一。在一定意义上,社会活力源于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但在现有的公共服务体系中,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服务模式既满足不了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束缚了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热情。公共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激发和释放社会活力,政府需要从"经济发展型"政府回归到"服务型"政府,向社会进一步放开公共服务领域,让社会主体有自主参与和选择公共服务的权利,营造公平开放的社会环境,才能让一切社会主体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从源头上激发并保持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农民需求的重要切入点。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功能的变迁是需要时间来培育的,在短期内表现为功能体系的断裂,从而导致了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出现的种种阵痛,难以达到其建设的初衷。新型农村社区应从居住空间、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实现社区功能再造。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4,(14)
<正>弄清"城镇化"的真实含义,既需从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入手,也需考虑到人们的各项需求满足程度。从消费需求看,2000年实现了温饱型小康以后,城乡居民在"吃、穿、用"等方面的需求已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差别并不特别明显,但在教育、文化、医疗、居住、交通、通讯、体育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依然差别甚大。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学有所教、劳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