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军队参加反恐作战,要依据我国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反恐怖作战的相关理论,在借鉴外军反恐怖作战法律机制的基础上,积极从参与国际立法,为军队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提供国际法律支持;尽快着手国家立法,为军队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提供国家基本法律保障;着力推进军事立法,为军队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提供军事法律规范等三个方面采取对策构建我军反恐怖作战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行政公法与刑事公法形成的历史动因来看,公法与私法的区分并非基于某种抽象的学说,而是基于特定的司法裁判程序设置以后审判实践之需要,法律程序在相当程度上形塑了法律规范的内容。宪法规范的调整范围涵括了公法与私法两大领域。代议机关的“立法程序”、行政机关的“肯定性行动”、特定机构的“宪法审查”等公法程序,构成了宪法实施的“公法机制”类型。“物权法”相关条款承接与转换宪法上的“国家所有权”条款,构成了宪法的私法实施条款。此外,司法机关在民事案件审理中的“合宪性推定”、“合宪性解释”,亦得构成宪法实施的另外一种“私法机制”。不过,宪法条款经由公权部门之适用介入私权领域和私法体系时,在侵权案件中还需遵循“私法规范优先适用”原则,在公权介入时还需遵循“比例原则”与“辅助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而又十分特殊的阶层,如何将农民工的劳动权利通过制度化的办法予以保障,是政府必然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应让农民工享有宪法赋予的劳动权利,树立农民工是新型产业工人的观念;积极发展面向农民工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并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务信息网络;改革或废除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不合理的歧视性制度安排,尽快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地位准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维护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已经构建出包括宪法保护、民事法律保护、国际公约、协定保护等多种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但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要确立宪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最高地位,平衡知识产权的各种利益冲突,构建出积极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冲突机制。  相似文献   

5.
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社会中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与我们对社会稳定本身的误读及其应对方式有关。应建立对稳定的科学理解,从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强化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探索建立和完善长效稳定的机制,以达到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新疆兵团要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兵团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尤其重要。企业法律风险主要有合同法律风险和诉讼法律风险等。应对法律风险企业应当构建良好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对宪法监督问题早就有了原则性规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八二宪法法实施20周年的讲话中提到了“宪法监督实施机制”在我国还很薄弱。因此完全有必要着手设置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监督实施机构,使宪法监督成为在宪法与法律框架范围内解决政治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程序与机制,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一、实行宪法监督实施机构的必要性为保证宪法的实施,世界各国均设立了宪法监督制度,但关于如何实施的问题则谈的少之又少。一般而言,各国多建立宪法监督的权威机构来监督宪法的实施问题,大致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8.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宪法学上的一个基本命题,受到多方宪法主体的影响。由于宪法基础的缺失,我国央地关系的协调呈现出了较多的非理性色彩。为此,就必须透过多方宪法主体之间的博弈与互动,理解和把握央地法律关系的实质和全貌,在宪政层面上实现央地间的规范性分权,构建起制度化的公平、公正的利益博弈机制。  相似文献   

9.
宪法规定了一国的根本制度、国家机关职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对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进行权限划分的法律,因而常被我们称为母法,享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权威性必须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严格实施才能得到真正体现。然而我国尚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宪法实施、查处违宪行为的机制。尽管我国确立了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制,但由于我国并没有对如何进行违宪审查做进一步规定,这个机制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在对国外的宪法监督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宪法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违宪审查制度是宪法实施的最重要的制度保证,基于其重要性诸多学者迫切呼吁在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但综观我国目前的现状,会发现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因素在我国严重缺失,如宪法的法律性质,宪法的可适用性、完备的释宪机制、良好的宪政环境等等。如果盲目地在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会导致与宪法体系的一系列冲突和悖论,甚至会颠覆整个宪法体系。因而,在目前我国还不应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应有待于民主政治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当今中国人权入宪与和谐社会内涵入手,论证了国内外的宪法精神人权化的不同样式,阐述了人权的本位转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指出了“以人为本”、“人权至上”是当代宪法等法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宪法等法律应当有效地指导依法行政和提高法律运行能力,以便构建一个人人享有充分人权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瑞士高等教育平等机制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合理的法律结构。瑞士的联邦化过程和教会办学的传统保障了近代大学发育阶段的自治传统和平等机理。1848年联邦制宪法所确定的联邦制结构确认了教育权力上的州自治原则、高校自治原则和联邦合作原则。瑞士高等教育平等机制的最核心内容为职业导向的教育分流机制、以资格考试为基础的自由申请和公正录取机制以及公立大学与高校自治机制。这些基本制度经验对于中国高等教育面向宪法平等原则的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今中国人权入宪与和谐社会邮函探讨入手:论证了国内外的宪法精神人权制的不同样式,阐述了人权的本位转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指出了“以人为本”、“人权至上”是当代宪法等法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宪法等法律应当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以便构建一个人人享有充分人权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安全技术标准与法律规范的耦合机制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网络安全技术标准与法律规范的耦合机制,成为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新视角。网络安全技术标准与法律规范的耦合作用,形成网络安全技术标准与法律规范的范式耦合、功能耦合、战略耦合,由此构建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审判中 ,建立相应的宪法诉讼机制十分必要。本文就最高法院的一个司法解释提出了问题 ,分析了当今中国宪法非诉讼的原因 ,阐述了宪法应进入诉讼的理由 ,最后对引入宪法诉讼机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6.
地方民主与公民参政的法定化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但长期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立法比较滞后;现实生活中,公民行使民主权特别是直接民主权缺乏法律保障,参政形式比较单一。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丰富民主形式”的要求,应研究实行地方民主,特别是直接民主的有益形式,建立健全地方民主和公民参政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司法审查的制度基础在于宪法所确定的三权分立机制,以及权利与权力均衡的社会机制,而这种制度保障的构建需要以一定的民情为基础,西方法律文化就是构筑在独立人格观念的基础之上,正是从这一基础出发,西方国家构建了代议民主、司法独立等制度,美国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也是以此为基础。但司法审查权不仅与我国传统文化,也与我国主流法律文化存在不兼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和有关制度与宪法构建的国家体制、诉讼机制和审判职能不能和谐相融,且显见瑕疵,为此,必须进行开放式民事诉讼立法,其内容要紧扣公正公平原则,以保障公司权利为核心,构建以权利限制权利、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监督主要是对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否与宪法相抵触进行审查。在传统观念中,我们认为法律、法规、规章等是以宪法为基础,是对宪法规范的细化和落实,因此,只要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不予宪法相抵触,那么,保障了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落实就是保障了宪法的落实。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传统观念日益受到挑战,本文所提起的几个事例(案例)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是: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权利,而这种侵犯却没有相应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规制,在现有的宪法监督机制下,无法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因此,本文旨在通过事例(案例)的分析引起学界对私领域违宪审查必要性的探讨,并提出关于私领域的违宪审查模式构建的建议,以对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法律诠释学、法理学等学科以及司法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法律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法学界的普遍共识。但法律的确定性仍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具有巨大法律实践意义的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降解法律不确定性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表明,传统的"概念疗法"与逻辑构建思路业已失败。这就要求创新思路和方法,在寻求法律不确定性补偿机制的方向上进行研究,理清构建思路,最终达成构建法律不确定性补偿系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