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能源企业大力开展海外能源投资,已经取得很大成果,保障了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但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碳排放规制日益强化,出现了国际环境法硬法化的趋势。这成为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制约因素,对未来中国向海外进行能源投资的规模产生抑制效应,也加大了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难度。因此,中国在国际环境法硬法化趋势下必须坚持发展中大国的立场,即担负碳排放大国的历史责任的同时,维护作为发展中国家应有的权益,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适当的对策对应,为中国经济能够持续性发展提供足够空间。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中国投资者诉东道国的五起投资仲裁案表明,中国数量庞大的投资保护协定 并不能为中国海外投资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如何通过投资保护协定有效构建中国海外投资保护机 制是中国面临的特殊难题。既有投资协定中的旧规定与新形势严重错位,其中投资者身份、间接征收 和投资仲裁范围不明确的条款构成中国投资者获取法律保护的重要障碍,也是投资协定重构的主要 对象。在政策选择上,可通过增强中国国企投资者保护、完善间接征收制度和投资仲裁范围条款等方 式,构建符合中国利益格局的海外投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叶迪南 《法制与社会》2011,(13):105-106
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业务中所面临的非商业风险是建立国内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经济依据。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低位阶性和过于原则性是制定海外投资保险法的立法依据。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多边投资担保机制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二者不足替代关系。通过双边和单边保险制度模式的比较,中国可考虑建立德国式的混合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闵鹏 《法制与社会》2011,(30):41-42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也开始逐渐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同时成为了资本输入国和资本输出国。但中国目前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并不能够满足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需要,本文从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入手,主要是分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MIGA在目前在中国海外投资保险中的作用,来探讨建立中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海外投资是一种涉及因素多,管理幅度大,技术要求高和宏观调控复杂的高风险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世界各国围绕金融,税收,信息等环节给予本国海外投资以特别优惠的做法,与中国海外投资援助法制存在着脱离本国海外投资实践和国际惯例的倾向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保证中国海外投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建立海外投资主管机构和信息服务制度,制定和完善海外投资的税收,金融,外汇等三部基本法.  相似文献   

6.
和谐旅游的实现与旅游法制环境关系密切,良好的旅游法制环境能为和谐旅游的发展提供完备的法律秩序和保障。本文从构建湖南和谐旅游法制环境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湖南旅游法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构建湖南和谐旅游法制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业务中所面临的非市场风险是建立国内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经济依据。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低位阶和过于原则是制定海外投资保险法的立法理由。国内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多边投资担保机制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二者不是替代关系。中国可考虑建立日本式的单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贸易与投资--WTO法和国际投资法的共同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笋 《法学评论》2004,22(1):98-105
根据WTO贸易与投资工作组近年来就国际投资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法律问题所做的研讨工作的总结介绍 ,本文认为 ,工作组对国际投资法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澄清和关于改善各国投资环境的一些建议 ,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意义。工作组对WTO框架下一些现有“与投资有关的”多边协议的改进建议以及对应否在WTO框架内制订新的多边投资协议问题的探讨 ,关涉到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改革问题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工作组作为WTO下的一个重要研究机构 ,为WTO成员提供了就贸易与投资关系以及多边投资规则的未来发展等重要法律问题展开广泛讨论的论坛 ,该论坛及其参与方所表达的观点和建议 ,可能对未来国际投资法以及WTO相关规则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海外投资立法的路径和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开银 《河北法学》2006,24(2):51-56
中国海外投资立法至今还没有引起学者和立法工作者的足够注意,表现出相关立法严重滞后、监管立法欠科学、立法层次较低和透明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国海外投资实践的发展.我们应该建立国务院直属的海外投资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海外投资管理和立法起草工作,选择"先单行法,后基本法"、"单行法和基本并行"的立法路径,确立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国际化战略、国家经济安全等四项立法原则,构建以海外投资法为基本法,以海外投资监管、保险和援助立法为单行法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专利     
正MIPO:中国海外专利申请势头强劲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发展与知识产权委员会会议期间发布了题为《中国居民国际专利申请战略研究》的报告。研究显示,中国海外专利申请数量与日俱增,中国创新及发明的质量不断提升。报告称,尽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海外专利申请数量还与其他快速发展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不相上下;但至世纪之交,中国已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新兴经济体中脱颖而出,开始成为国际专利申请方面的主要参与者;2000年之后,中国海外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长,2000-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40%,2005年至今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对我国立法、行政、司法制度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  王泉 《行政与法》2004,(4):38-40
本文以法理学的视角,从WTO的司法审查制度及透明度原则为切入口,依次分析了加入WTO后对我国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法律制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应当按照WTO规则和现代法治的要求,实现立法公开合理、行政透明民主、司法公正权威的良好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2.
郭建军 《法人》2013,(8):52-54
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有风险、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对投资非洲风险的清晰认识不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的心理障碍,而应该成为保证投资收益的技术工具近些年,非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热点。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非贸易额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已经超过了2000家,项目遍及非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加入WTO,WTO对我国现行保险业有什么要求,我国现行保险法律法规是否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如何加强保险立法建设,优化保险市场的法制环境,使其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这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就我国加入WTO,保险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构筑我国的保险法律法规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WTO对我国保险业的要求  1993年底,11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全球多边贸易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即GATS)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997年底,占全球金融服务贸易95%以上的70个WTO成员国在…  相似文献   

14.
张骁 《法制与社会》2013,(13):90-91,94
随着中国海外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在我国成长为对外投资大国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海外投资者在自然资源、能源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采用国家契约这种方式的进行投资时,往往也会面临东道国的间接征收、单方修改契约内容等不利局面。本文试从保护我国海外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从国家契约自身内容的角度,通过分析比较常见的外资保护条款,以期给我国海外投资者在签订国家契约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3,(27):9-9
国企的海外投资多涉及能源行业,本就是贪腐问题高发地 来自“中国全球投资追踪”的数据,在中国海外投资项目中,调查显示能源行业是最受中国资金青睐的。来自《国家财经周刊》的报道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即国企在海外的并购多在能源和资源行业。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公约》设立的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为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投资争议提供了较好的解决途径,即在东道国国内司法程序之外,设立了国际调解和国际仲裁程序。同样作为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机制,WTO争端解决机制与ICSID在投资争议解决方面各有优势与不足,比较两者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发现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国际投资争议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丁泓宇 《法制与社会》2013,(24):244-245
东盟是当前中国能源进出口的重要来源地,能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地,实现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能源投资是实现能源安全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需要加强对东盟能源的投资,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投资壁垒、投资风险、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保护的法律缺陷等问题,对此应当借鉴其他能源投资法律规则、完善中国-东盟能源投资海外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跨国发行证券、跨国证券投资以及跨国提供金融服务,迅速催生了证券间接持有模式。这一体制提高了证券的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推动了证券市场国际化。证券间接持有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对我国的法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冯德恒 《北方法学》2017,11(6):85-92
确定准据法是解决海外投资争议的基础。中国海外投资法律适用制度存在量质失衡、重内轻外、立场保守等问题,滞后于海外利益拓展和国家角色转变。明晰投资法律适用制度的完善路径,一是需要以实证性的研究进路厘清中国法制的特点与趋向,明晰利益定位与制度短板;二是按照比较法的理论视角考查国际投资准据法的更替和演进,洞穿经济全球化与法律趋同化之逻辑。基于国际投资准据法在法律渊源、适用路径、程序规则等方面平衡互补的新趋势,中国宜着眼于自身利益需求和制度性权力,统筹好前瞻性与舒适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海外投资法律适用方面进行升级与重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外投资的立法体制不合理和立法原则不明确直接阻碍了海外投资实践及其立法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确立海外投资立法的四项基本原则 :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原则 ,全球经营一体化原则 ,国家经济安全原则以及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原则 ,完善海外投资的立法体制 ,对于指导和促进海外投资的立法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