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明 《政策瞭望》2012,(12):31-33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明年瑞安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省委"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战略部署,抢抓温州"两海两改"重大机遇,紧紧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的目标要求,突出城乡统筹、环境品质、民生幸福三大导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组织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府转型三大转型。  相似文献   

2.
王永平 《政策》2012,(3):24-26
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文化资源大市。全市文化工作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文化产业当作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培育,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切实把宜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努力将宜昌打造成文化之城,实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16,(1)
正一、"宜新欧""宜蒙俄"意义重大(一)具有特殊的示范意义。中欧班列的起点一般是在省会城市或者特大城市,或者出现在国际小商品市场,或者沿海的港口城市。宜昌的出现标志着农产品生产地区也可以有。(二)宜昌通过霍尔果斯、二连浩特参与国际市场,增强了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信心。(三)"宜新欧"的出现,让湖北长江经济带在对接"一带一路"方面有了"双雄并立"的格局。"宜新欧"以农产品为主,"汉新欧"以工业品为主,相辅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是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是十堰加快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重大课题。湖北是文化大省,建设文化强省条件充分。而地处鄂西北的十堰市,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必须全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武术文化产业、丰富提升汽车文化产业、精心培植"道茶"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十堰和湖北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增添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5.
宜昌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结点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快鄂西南的经济发展,以及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都需要以宜昌为中心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宜昌处于长江中上游特大城市武汉和重庆之间,既能受到武汉、重庆的辐射,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物流发展空间。宜昌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应以开放、对接、互补、整合为主线,以降低该区域物流成本为核心,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加快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市两江新区在推动"十四五"发展中勇挑重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建设重庆智慧之城两大定位,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高""两区"目标;积极打造两江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区、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抢抓"十四五"发展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抓好实施加快推进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安全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赵举海 《政策》2011,(4):61-62
当前宜昌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宜昌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宜昌市将继续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提升宜昌文化软实力,推动宜昌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今后五年,是江干区迈入现代化中心区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总目标和市委"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决策部署,江干区将以全域城市化、城市国际化为主抓手,扎实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全面建设"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浙商新高地、金融新蓝海",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努力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推进经济现代化,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9.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7,(21):59-61
<正>近日,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求,运用十七大精神来指导实践,抢抓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步伐,确保杭州继续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杭州的经济注解是:贴近生活、创新生活,形成丰富多样和文化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特色,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开局以来,余杭区建设局紧紧抓住机遇,围绕"五质大提升"、"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和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动余杭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以城乡规划为龙头,推进健康有序的城市化。进一步深化以"一副组团"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认真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宁波作为我省重要的港口城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这一主线,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努力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倪峰 《群众》2015,(2):25-26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强调,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带好头、领好向",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近年来,大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组织开展深化农业现代化工程突破年活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农业总产值达163.32亿元,农业增加值73.1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9元。  相似文献   

13.
王述华 《政策》2012,(6):49-52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省委、省政府推进"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强省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随着"四个一批"工程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湖北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作用最大的行业。笔者认为,作为农业大省,以深入推进"四个一批"工程为重要抓手,将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支柱产业,条件...  相似文献   

14.
孙志高 《群众》2022,(1):13-15
<正>坚定不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任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迫切需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现实路径,全面激发现代化建设强劲动力。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将"综合发展实力显著提升"作为首位目标,将"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更大力度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首要重点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为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提供强劲支撑,奋力谱写好"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是区委换届后的第一年,将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抓好今年的党建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区委将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把党建工作置于我区建设"经济强区、魅力之城、和谐家园"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争创特色,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陈冬 《人民论坛》2013,(1):60-61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这对漳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构建又富又美幸福漳州的信心。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对于构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重要作用。漳州市精心组织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先后邀请了一批国内外一流设计团队,参与城市的规划设计。专门成立规划编制工作指挥部,坚持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廉广锋 《前进》2013,(7):32-32
牢固树立“大农业”发展理念,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有机农业基地县,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这是万荣县在开展“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活动中的又一重大决策。作为农业大县,万荣县必须认清形势,选准路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扩展农民增收空间。我们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我区资源禀赋,在"特、品、融、新"上下足功夫,做实乡村产业发展"大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让产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相似文献   

19.
叶冬华 《群众》2022,(1):66-67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为基层今后五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21年6月,着眼于省委赋予泰州"打造崛起中部产业增长极"的重大使命,泰州医药高新区与高港区启动融合发展,这是全省第四个、长江以北第一个推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发区。融合后的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赶考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融合发展新篇章,关键是要科学把握发展的辩证法,坚定不移推进"创新、绿色、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了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纵观奥运会举办发展史,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会的举办必将又一次推动北京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北京探索"双奥之城"模式的难得机遇,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形象和现代化水平将得到空前提升。冬奥会把北京和河北两个行政区紧密连接在了一起,这将对京津冀地区的城际交通建设、大气污染的治理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都产生重大影响,京张合作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块"试验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