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信箱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陆续审议通过了一些经济法、行政法,铁路法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这些单行法律中,有的规定了某些违反法律的行为依照或比照刑法条款追究刑事责任或从重处罚等。这些单行法中刑事责任条款的制定,是以刑法为依据的。对违反单行法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时,除引用刑法条款外,是否还要同时引用单行法条款?我们  相似文献   

2.
类推立法是指在经济法、行政法中对于严重违反者而刑法分则又无明文规定则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近条款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立法方法。这种方法现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的立法手段,从1982年12月至1984年10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时采用类推立法制定的刑事责任条款(以下简称类推立法条款)就有七个,即:《食品卫生法》第41条、《专利法》第63条、第66条、《水污染防治法》第43条、《兵役法》第61条第2款、《森林法》第36条、《药品管理法》第51条第2款。从发展趋势上看类推立法条款的数目还会不断增多,因此,它成为我国司法审  相似文献   

3.
刑法中的类推,指对刑法分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文追究形事责任。类推,可以分为立法类推和司法类推两种形式。一、立法类推的罪名确定立法类推是指对刑法分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在经济法规、行政法规中作出明确规定,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文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立法方法。陈丕显同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届二次会议上代表常务委员会作的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在制定经济法规的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严重违反经济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刑法却对这些经济犯罪没有相应的规定,刑法中的类推又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规中可否规定必要的刑事处罚?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在法学界争论较大,一部分同志持肯定意见,另一部分同志持否定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处理严重违反经济法规案时,执法机关引用什么法律条款,这是目前立法上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例如《森林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与此相应,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样立法就很好,使执法机关在处理严重违反森林法案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用三个不同的概念对不追究刑事责任作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6条所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可分为三种情形,但《刑法》第201条第4款中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并未归属其中。现行刑事立法在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中概念不统一,《刑法》在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方面不当缺位,已有的规定也较为粗糙,《刑事诉讼法》缺乏特赦令执行的程序规定,我们有必要完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7.
《法学》1989,(10)
类推立法,是比照刑法分则中最相近似条款规定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立法方法,属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刑法分则共103条,法定的罪名不到二百种,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的刑法相比,条文最少。如意大利刑法分则有408条,加拿大刑法分则是375条。简明概括是我国刑法分则的重要特点,但因此也未免有失笼统。因而难以概括现实中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同时,由于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决定了任何一部刑法不可能把所有的犯罪穷尽地毫无遗漏地规定下来。为了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在  相似文献   

8.
1993年7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9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增设了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为依法打击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犯罪活动提供了刑事司法依据,对食品卫生法刑事条款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一、《决定》完善了食品卫生法刑事条款《食品卫生法(试行)》第41条规定:"违反本法,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致人死亡或者致人残疾因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根据不同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7条,第114条,或第164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食品方面的条款,没有规  相似文献   

9.
关于司法类推与立法类推的界定侯国云,刘道义我国刑法第七十九条明确规定了刑事类推制度。刊法理论上把这种刑事类推分为司法类推与立法类推丙种。但司法类推与立法类推究竟应当如何界定,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刑事类推,简单说就是对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的旧罪追究刑事...  相似文献   

10.
1991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以下简称铁路法)第60条第2款规定:“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比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没有对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以致使这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打击和遏制.铁路法把携带炸药、雷管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进站上车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对我国现行刑法的具体补充.但是没有具体规定科什么刑,只是规定“比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实质上是立法上的法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法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法律,其属于行政法律体系范畴,但其中也附属规定了一些刑事责任条款。如第三十四条第三款中规定:“盗伐林木据为己有,数额巨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此条款所规定的内容是对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盗伐林木犯罪法律规定的补充,从性质上讲,是一条刑法条款或称刑法规范。这种刑法规范由于在规定形式上附属于一定的载体即非刑事法律,所以在理论上也称作附属刑法,其法律适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与研究概况在现代各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中,对法人可否成为犯罪主体及其刑事责任问题,有着不同的规定和主张。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否定法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则倾向于肯定法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也有大陆法系的国家如日本等,在一些单行的经济、行政法律里设立了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并追究其刑事大任的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典第5条至第8条关于刑法对人的效力,以及第14条至第16条关于犯罪人条件的规定中,都没有承认法人可以…  相似文献   

13.
在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不宜将“先刑后民”作为基本原则,该传统办案模式缺乏规范依据,实质上有违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刑民交叉案件应采取“刑民并行”原则。根据“刑民并行”原则,违反刑法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在判断合同效力时,首先要考虑相关规定的立法目的尤其是强制性规定所要保护的法益,其次要考量通过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能否实现该规定的立法目的。如果行为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相关规定的规范目的已经实现,就无须再从民法上否定合同效力,否则不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特别是无过错的当事人利益,反而会发生违反立法目的的效果,使得相关社会关系遭受更大的损害。在法律事实同一、依赖公权力查明案件事实、刑事处理结果更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证明标准基本相同的特殊情形下,有必要例外地采用“先刑后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作者指出:近年来制定的经济法规中,有些刑法条款往往不能遵从统一的刑事立法精神,从而出现与现行刑法典的规定、与整个刑事法律体系不相协调、统一的情况。为此,必须确立在制定经济法规中的刑法条款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1.确立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2.协调统一的原则。3.明确适用的原则。4.必要和慎重的原则。5.刑事责任与刑罚衔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正> 食品卫生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但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犯罪活动的法律制裁我国刑法还没有明文规定。《食品卫生法(试行)》第41条对这类犯罪是这样规定的:“违反本法,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致人死亡或者致人残废而丧失劳动力的,根据不同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7条、第114条或者第164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可以  相似文献   

16.
证券法刑事责任适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法涉及追究违法者刑事责任的条款共有17条之多,对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监管等环节上可能产生的证券犯罪作出了原则性的界定。这些条款构成经济刑法规范,成为附属刑法,因此证券法刑事责任体系成为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特别刑法。由于我国刑法实施在前,证券法颁...  相似文献   

17.
刘志伟 《法学家》2005,(1):14-17
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对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部门、机关和个人的法律义务及违反交通安全法并构成犯罪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全面规定,对于强化刑法对交通安全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目前的交通安全状况及刑事立法、司法等方面的情况来看,交通安全法在完善刑法立法、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安全的刑法保障方面还可有所作为.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个人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8.
金琳 《法制与社会》2014,(13):27-28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对其追究刑事责任时应有别于成年人。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刑事法律,在现行刑法中也没有专章的规定。另外,我国现行刑法有关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及相关刑罚适用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经济法规中的刑事罚则,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明确规定“依照”或者“比照”刑法某一具体条文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生产、销售劣药,危害人民健康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二是虽没有明确规定“依照”或“比照”刑法某一具体条文追究刑事责任,但  相似文献   

20.
一、刑法第七条属人管辖原则规定的疏漏我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我国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应当以刑法的专门规定为限。那么我国的单位在域外犯罪是否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