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阎崑 《台声》2002,(3):35-37
近两年,结识了几位在京就读研究生的台湾学生,有的在北京大学,有的在中国人民大学,有的在中国政法大学。攀谈中,得知他们都是泉州华侨大学的学生,而且提起华侨大学,总是一往情深。去年,全国台联培训来自全国的近百名处级以上干部,选择的地点也是泉州华侨大学。这一切都使笔者对华侨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四届福建花卉博览会(漳州)提供了一次机会,花博会刚结束,笔者就匆匆赶到泉州,采访了华侨大学。吴承业校长在他宽敞的办公室接受了我的采访。他首先介绍了华侨大学的历史———一1960年出了一件大事,印度尼西亚政变,…  相似文献   

2.
高锋,1954年出生,河北抚宁人.现任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二级警监,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的“犯罪心理微观系统论”“多元犯罪心理理论”,被全国法制心理学术界确认为中国犯罪心理学20世纪80至90年代的两大流派理论。他所研究并提出的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中的“近距离谈判”“生命至上”“人性化谈判”“谈判规律”“谈判原则”等理念,在中国当代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卫视、英国BBC华语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法制日报》等68家媒体曾报道其业绩。他被誉为“…  相似文献   

3.
知识价值论观点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美国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知识价值论”,引起学术界的轰动。特别是,随着经合组织提出“知识经济”概念之后,“知识究竟能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在中外经济学界引起广泛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了解这些观点,对研究当前知识经济的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知识价值论”根据“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知识价值论”可分两类:一是“取代说” ,二是“发展说”。(一)“取代说”是指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必须用“知识价值论…  相似文献   

4.
社会建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一“位”的开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新的转向。这种转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执政理论从“稳定论”转向“和谐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经济增长、解决温饱转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执政方略从社会控制转向社会管理;改革重心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一体的开启,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新的转向,这种转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执政理论从“稳定论”转向“和谐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经济增长、解决温饱转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执政方略从社会控制转向社会管理;改革重心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刘春林 《理论月刊》2004,1(12):24-25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巨大贡献在于为中国经济学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经济角度而言,“精髓论”是思考经济的方法论,“本质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标准论”是改革实践的参照系。本文试图从精髓论、本质论和标准论三个视角来探寻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从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回顾20世纪,一代又一代无数爱国知识分子,都曾试图从不同角度探索中国强盛的路子,诸如“教育救国论”、“实业救国论”、“科技  相似文献   

8.
杨曦 《求索》2008,(10):104-106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有着全新的理论立场和出发点的,而“推广应用论”作为一种主观逻辑是不能科学地说明唯物史观的创立的。从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来看,“推广应用论”的逻辑也曾是被黑格尔、马克思所“使用”,但随着唯物史观的发展,这种逻辑最终又被否定了。因而,它并不是唯物主义实现哲学变革的思想理路。本文通过黑格尔哲学演变成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演进理路,揭示了“推广应用论”的理论困境,说明“推广应用论”在解释唯物主义哲学问题上的局限性,从而为唯物史观“正名”。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学界颇有造诣的青年学者魏杰同志24.5万字的新作,《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一书,将于1987年10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用性的理论专著。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中可取的部分,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校名简称不仅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重要的无形资产和品牌标志。在华侨大学加快推进大学章程建设之际,应该抓住这一契机认真研究梳理校名的规范性简称,并传承、保护好这一文化品牌,使这一无形资产保值增值。从文化品牌的角度,运用历时分析方法,通过校史档案对华侨大学的规范性简称进行了“实然”和“应然”考察,发现:从体现办学特色、传承历史传统、彰显独特性三个原则来看,“侨大”比“华大”更适合作为华侨大学的规范性简称。  相似文献   

11.
李鸿 《长白学刊》2003,(3):46-49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历史观的当代理解经历了四种范式的理论变化:“本体论的历史观”、“认识论的历史观”、“实践论的历史观”和“生存论的历史观”,四种理论范式是逐次超越的关系。“生存论的历史观”是目前中国哲学界具有前瞻性的学达到的最高理论形态,但是生存论作为现当代哲学的共同趋向,并不能由此凸现马克思历史观的超越性和革命性,只有从现实生活的视角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寻找马克思历史观的实践生存论基础,才能说明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常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欢迎投稿     
《新东方》2009,(9):I0004-I0004
《新东方》杂志是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省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理论刊物,1992年正式创刊,1999年被评为“海南省第三届优秀期刊”和“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新东方》曾于2000年被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同年,全文录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新东方》发表的论文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新东方》2008,(4):I0001-I0001
《新东方》杂志是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省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与社会观察理论刊物,1992年正式创刊,1999年被评为“海南省第三届优秀期刊”和“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新东方》曾于2000年被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同年,全文录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新东方》发表的论文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14.
1987年7月23日,湖南省哲学学会召开了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就“两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两论”的科学价值、“两论”研究的发展方向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一“两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关系 与会者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产生于中华民族处于严重危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从理论上反对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危害,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仅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基本观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人权学说 ,它具有科学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权 ,怎样才能实现和保障社会主义人权”这一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中心问题而展开的社会主义人权的“起源论”、“发展论”、“本质论”、“基础论”、“保障论”、“主权论”、“国际观”、“道路论”等一系列基本观点 ,是建构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50年前的鸦片战争。从那时起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的半个多世纪,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仁人志士曾先后绘制了一幅幅强国富民的蓝图,其主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但都因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被历史的岁月撕毁了。这一时期可算作中国现代化的“序曲”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陈独秀、王明等人或者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划分,或者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也曾设计了一张张中国革命的蓝图,但也由于“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而使中国革命吃了大亏。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17.
韩非的重刑论——从法律文化学的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刑论是韩非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是韩非的人性论、社会论和历史论等思想的综合体现,也是他贯彻“垂法而治”的根本手段之一。在强调“亲亲”“尊尊”、讲求“仁义道德”、提倡“德主刑辅”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主流里,这个思想无疑是一朵奇葩。本文将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分析韩非的重刑论产生的渊源、内容、影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启学 《桂海论丛》2004,20(5):20-23
发展问题不仅是当今世界而且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中国加快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命题,并以系统、全面的发展理论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前提性的历史性贡献。主要有“六论”,即:中国发展主题论;道路目标论;动力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论;力量论;政治保障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理论界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始终贯穿着“综合经济基础论”和“单一经济基础论”的理论论争。在两者的是非曲直已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所澄清,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文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已有定论,而且已列入《宪法》的情况下,理论界、教育界、出版界仍有人视“单一经济基础论”为正统,沿袭被实践否定了的错误概念,造成思想理论上的混乱,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羁绊。因此,在反思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评价“综合经济基础论”,弄清它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就成为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综合经…  相似文献   

20.
孙敬鑫 《新东方》2009,(9):40-44
一、“G2论”的提出及各方反应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这对中国而言是机遇,因为其他国家在主动观察和解读我们,这往往是双方增进了解和互信的基础。但也是挑战,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意、有意甚至是恶意的失实解读。从90年代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到21世纪初的“中国责任论”和“中国贡献论”,不到20年的时间,世界给中国扣上了不同的帽子,甚至在同一时间扣上不同的帽子。就在2005年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向中国提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不久,“G2论”又在西方掀起一阵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