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理应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然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管理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培养和造就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教育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要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民教育,使现实中的农民和未来的农民具有更高素养和新知识、新技能,懂得经营与管理,成为知识化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注重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只注重改善提升基础设施条件,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组织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始终是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现代农民,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为此,要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和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使广大农民在生产和生活场景的变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政治参与问题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参与的有效性也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制度、经济、农民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非制度化参与呈上升趋势、政治冷漠现象、从众性参与较多、参与环境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健全参与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农民素质 ,优化农民政治心理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培养有知识、有本领,知法律,有道德,懂科技、善创业,懂生产经营、识环保生态,富于创新、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第一要采取相应政策,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第二要加强思想教育,革新农民的观念;第三要加强科技教育,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第四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的同时,更形象更生动地教育农民。  相似文献   

7.
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采取正确的对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是基础、加强宏观调控是保证、深化教学改革是动力、农教科结合是方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农村实际,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政治现象是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其中在社会利益分化的情况下,农民自身正当利益受到损害;农民经济基础的薄弱;农民制度内参与的渠道缺失;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是引发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原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健全农民利益补偿机制,以使农民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而艰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着“弱化”现象。即村干部年龄老化;组织结构低层次化;系统运转形式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几千年积淀在农村社会的传统基因与不断变化的现实农村体制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利益的拉动效应不足。据此,要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弱化”现象必须首先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入手,在智力层面增强与传统意识的对抗力;同时也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满足人们正常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标志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农民工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缺失、农民主体性缺失、乡村治理无序、资金短缺等多重困境;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项目和平台,其政策红利吸引着农民工进行返乡创业;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及时弥补乡村人才缺口,促进乡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保障,并能够改善乡村社会治理。因此,可以通过实施差异化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策略,构建多维度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环境,开展针对性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支持等途径来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贫困落后地区把握好历史机遇克服困难,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改善优化环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级管理。  相似文献   

14.
日本战后因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却不得不面临着人身事故高发的风险。此后,随着大城市过密化与乡村过疏化的加剧,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推动城乡间的对流以挽救颓废的乡村社会。日本在这前后两轮的城乡变动中,通过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等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农民应对职业转换的不确定性,于2000年后针对扎根到乡村的新农人的职业生涯更是进行了全方位的帮扶。半个多世纪的对策史,其核心理念逐渐凝结为运用政策的确定性来抵消城乡变动这一巨大的不确定性。对中国而言,这一政策路径可应用于官民共建的机制以应对职业转换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乡村振兴事业上也可参照日本“地域振兴协力队”制度对从城市移居到乡村的新农人的脱嵌与再嵌入进行的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政治参与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农民的政治参与不成熟,则会对我国的民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政府与村民博弈的非均衡性,农民政治参与动机的自利性,村民的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是导致农民政治参与缺失的主要根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并深化基层的政权改革,加强农民的政治素养教育,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要求广大农民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民,为国家转型期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农村女性作为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要保护她们受教育的权利,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快提升她们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农村远程教育是实现农村女性教育培训以及素质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奠定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改造工作方法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现监狱工作新跨越的突破口。在继承以往有效的教育改造方法的同时,应对个案矫治、亲情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回归教育进行新的探索,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带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在新的起点上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农民的收入较少,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投入的不足等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援助水平,提高执法者的素质,提升执法能力,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农业的投资方式,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环境、保障农民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民共富是关键和短板。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必然逻辑: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民实现美好生活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但当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难题,表现在:大部分农民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较落后,部分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加快农村产业振兴,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激发农民勤劳致富内生动力,扎实促进新时代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政治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宗族观念盛行、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着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发展农村政治文化,应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相应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并拓展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引导其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