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结构变动时期,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十分脆弱,治安秩序作为社会秩序的重要表现形式,往往与社会秩序呈共振状态,治安秩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波动和不稳定,从而造成社会失序。社会转型对治安秩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多途径重建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后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这一社会结构变动时期,在这期间社会控制机制的变革与日益凸显的矛盾都深刻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性,治安秩序作为社会秩序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波动和不稳定,从而造成社会失序。由于治安权威是治安秩序结构的重要部分和有力保障,因此,从治安权威的角度来探讨治安秩序的重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迁的关键时期,治安秩序在现代性本身和转型所带来的双重风险下显现出复杂性、动态性和信息化等特征,秩序维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如果说治安秩序结构研究是治安学基础理论的原始基点,那么治安秩序便由治安主体、治安实体和治安规范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衡形成了治安秩序。建构现代治安秩序的过程就是按照国家治理理论嬗变产生符合现代治安特征的结构要素,并形成动态平衡的治安秩序的过程。同时,治安秩序作为其他社会秩序运行的保障,其演进发展也是国家治理效能和社会关系协调与否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4.
治安秩序理论仅作为治安管理学的一个理论问题研究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治安学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治安秩序理论、治安管理理论和治安问题理论都是从属于治安学的并列子学科,是治安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支柱,治安秩序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与范畴,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念认为,政府警察机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私人保安、社会自治组织等社会治安组织也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与警察机构合作、互动,共同维护社会秩序。我国的治安主体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此在研究治安主体时,应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加强政府主体的同时,还要强化非政府主体,两者双管齐下,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6.
治安实体是对治安管理客体概念的批判和继承,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治安危害的客观实在,具有客观性、治安危害性、广泛性、行为性、动态性和可防控性的特点,分为直接危害治安的法定治安实体、间接危害治安的法定治安实体和非法定实体三类。治安实体在治安秩序结构中居于决定地位。从治安实体角度,治安秩序分为治安原生秩序、治安基础秩序和治安管理秩序,揭示了从社会秩序到治安秩序的演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警察执法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和阻挠,执法权威受到挑战。治安权威在治安秩序结构中与治安规范、治安实体共同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动态整体。因此,从治安秩序结构角度看,要实现重新树立警察权威的目标就要在强化治安权威本身的前提下,借助于完善治安规范,并从治安实体着手以达到重塑和巩固警察权威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治安检查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治安问题,堵塞治安漏洞,消除治安隐患的一种行政管理措施。公安机关在执法中常常将治安检查权等同于刑事搜查权,对公民权利造成严重侵犯。在警察检查权的制度设计中,应将公共领域的检查权与私人领域的检查权作明确的区分;在公共领域进行治安检查应当以保障警察执法效率为主,适用宽松的法律控制,当警察针对私人领域行使检查权时,应当适用严格的法律控制;从尊重和保护公民宪法权利的角度着眼,公安机关应完善场所检查和公民身体检查的规则。  相似文献   

9.
治安的过程就是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治安学研究围绕着治安秩序展开,以治安秩序维护作为学科任务。治安秩序的维护具有完整的结构,是一个系统性的控制过程。在治安秩序维护中,必须树立过程性思维,根据对治安秩序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治安秩序维护依据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由治安预防、治安控制、治安处置和治安重建四个环节构成。治安预防是治安秩序维护的基础,治安控制是治安秩序维护的核心,治安处置是治安秩序维护的关键,治安重建是治安秩序维护的本质。这四个环节紧密联系,构成治安秩序维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逻辑起点对于一门科学或学科的确立、发展和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治安学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或突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逻辑起点。在反思已有治安学逻辑起点存在的偏误的基础上,将治安学的逻辑起点置于公安学大系统中研究,按照逻辑起点五个方面质的基本要求,对公安学与治安学的逻辑起点进行严格的论证,创新性地将公安学逻辑起点定为"危害或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与事(案)件",将治安学的"基因"内核及其逻辑起点定为"危害或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与事(案)件"。  相似文献   

11.
逻辑起点对于一门科学或学科的确立、发展和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治安学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或突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逻辑起点。在反思已有治安学逻辑起点存在的偏误的基础上,将治安学的逻辑起点置于公安学大系统中研究,按照逻辑起点五个方面质的基本要求,对公安学与治安学的逻辑起点进行严格的论证,创新性地将公安学逻辑起点定为"危害或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与事(案)件",将治安学的"基因"内核及其逻辑起点定为"危害或可能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与事(案)件"。  相似文献   

12.
论治安秩序本质——治安秩序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秩序本质是治安秩序的根本属性,是构成治安秩序的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它是治安秩序中确定的、稳定的、一般的东西,它是治安秩序现象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根据。治安秩序本质从其结构模式上来看,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社会关系层面和社会特质层面。治安秩序是社会关系协调状况的反映,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有关公共安全、社会安宁的,主要由警察机关管理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3.
治安文化是治安学领域中仍未被定义的一个概念,对这一定义的确定和研究分析,开辟了治安学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能够拓宽治安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视野。治安与文化的内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治安文化是二者紧密结合的衍生,是社会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驱使人们自觉预防违法犯罪活动、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维护和改善治安秩序功能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将治安文化的表现形态分成物质形态、规范形态、风俗习惯形态和思想艺术形态,并从几个不同层面展开分析解读,有利于加深对治安文化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进入转型阶段的新时期,社会结构、社会机制和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众多转变,在这些变化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失序现象,随之引发了社会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治安秩序。面对此种现象,公安机关应充分整合和利用治安资源,挖掘家庭资源,从社会的“子细胞”出发,利用好家庭的教育、组织、协调等功能,维护和建构起良好的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5.
民间治安规范与国家治安规范相比,是一种非正式的治安规范。民间治安规范按照不同的社会控制机制,通过治安原生秩序的生成及维护为从古至今的乡村社会治安秩序维护提供基础。乡规民约的组织性及治安直接相关性,与其他的民间治安规范相比,在维护乡村治安秩序中能够发挥着独特的指导、维护、评价、教育及预测的规范作用。其作为治安规范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乡规民约的存在形态、乡村治安秩序相关行为体系以及乡规民约的治安规范作用体系三个要素来构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治安学学科研究与建设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艰苦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上的不成熟和学科构成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对警察教育的推动和对警察实践指导作用的发挥。究其根源:一是对治安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对治安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基础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17.
警察: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力量。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指构成这种力量的人员。 资源: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警察资源,从狭义的警察概念去认识,可以概括为:具有专业素质、承担维护社会秩序任务的劳动力群体。  相似文献   

18.
在18世纪以前,英国没有如同现代警察那样正规的警察制度存在,但同样存在维护治安秩序的基本制度和承担维护社会公共治安秩序职责的人员,即旧警察制度。它萌生于罗马时期,此后随着英国社会发展的变迁而不断演进。太兴制、十户联保制等逐渐被淘汰,最终形成了巡夜人、警务官、治安法官相合作的治安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治安学与治安管理学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治安学与治安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范畴以及学科地位的分析、比较可知,治安学是公安学的子学科,隶属于法学;治安管理学又是治安学的子学科。它们是一种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20.
治安学是伴随着近代警察制度的建立而逐步产生发展的。自上世纪初到现在,治安学的发展经历了引入、中断与分化、萌芽、诞生和发展四个阶段。目前,基于对治安词义的不同理解,导致治安学学科定义存在着诸多分歧;对治安学的学科属性,治安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结构的讨论,都存在着不同观点。究其原因,在于学者们在研究治安学学科体系时,没有充分认识到方法论的意义。为了保证治安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我们不能把方法论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