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  相似文献   

2.
李广静 《天津人大》2014,(12):47-47
日前,宁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工商宁河分局、家乐超市、贸易开发区小百小食品市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法检查,指出,要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诚信意识;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行动,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要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解决好消费者反映、举报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肖晗 《求索》2007,(12):76-77
随着农村消费经济的发展,农村也成为消费纠纷的多发地,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活动也呈兴旺之势。但是,他们要正确、有效地维权,并推动“消费和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主观素质,克服弃权、贪多、焦躁等消极心态,树立起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和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绝大多数"耐人寻味:一方面,相对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占绝大多数;另一方面,一旦产生消费者权益纠纷,由于消费者往往是单独的消费行为,涉及的金额也往往不大,考虑到维权成本过高,时间与精力耗费太大,于是绝大多数消费者选择了放弃,即使资深的法官、律师也不例外。要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单靠消费者的自身维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制度层面考虑。在消费纠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途径,建议考  相似文献   

5.
发展经济,开拓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与保障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应该同步进行。我国对农村消费者的保护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多数农村消费者安全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应从法律的角度,通过提高农民消费者素质;采取专门措施;设立维权机构;建立消费者组织;加强舆论监督等措施,来保障农村的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农民自身的天然弱势和消费者弱势导致农民的消费环境日益恶化,农民消费维权手段的贫乏和救济渠道的狭窄,使得农民消费者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如何尽快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离不开理性农民消费主体的塑造。解析农民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对于培养理性农民消费主体有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预付费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在不引入第三方交易的前提下打破了传统的商品与货币之间直接交换的格局,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双方均有一定益处。然而,受到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纠纷处理较难、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等因素影响,预付费消费侵权风险依然存在。为此,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构建诚信体系,增强消费维权意识,多条路径齐头并进、联动保障。  相似文献   

8.
谢颖 《求索》2010,(2):146-147,104
农民群体法制意识的树立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础。分析湖北省内实地调查农村法制意识的数据表明农民对行政纠纷、刑事纠纷以及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有着不同的选择;相当比例的农村居民对与国家法律大于人情及村规民约的观点并不明确认同。通过规范立法、执法与普法等方面的工作将法治观念内化到农民的内心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消费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应运而生,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大大增强。为适应这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优化上海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0.
刘瑶 《人民论坛》2020,(12):78-79
预付式消费在实践中存在经营者欺诈行为多发、合同中存在不平等条款、消费者维权难以及隐私泄露带来诸多隐患等风险。为了有效规避预付式消费风险,需建立预付式消费卡发行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预付式消费市场监管体系、信息公开制度和行业征信系统。  相似文献   

11.
预付式消费在实践中存在经营者欺诈行为多发、合同中存在不平等条款、消费者维权难以及隐私泄露带来诸多隐患等风险。为了有效规避预付式消费风险,需建立预付式消费卡发行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预付式消费市场监管体系、信息公开制度和行业征信系统。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秩序不甚规范,消费环境比较混乱,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工商行政管理要履行好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一重要职能,必须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打假”、“维权”作为工作重点,全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文明工商、法治工商、服务工商、科技工商新形象。一、在工作方式上,要积极创新“打假”、“维权”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心,要在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新路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消费特点和争议焦点,逐步探索适应重庆实际情况的消费者保护模式。一是转变工作作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及时了解消费者和经营者最关心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正>鲁工商消规字[2015]1号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导经营者处理消费者投诉意见》已经省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导经营者处理消费者投诉意见第一条为指导经营者依法履行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快速、便捷处理消费者投诉,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文明诚信经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工商总局有关规章,制定本指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1,(2):92-92
黄学贤、陈峰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利益冲突引发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并且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引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受损,相关法律的缺失与不完善,执法部门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农民合法的利益诉求、权利救济受阻,信息不公开、沟通渠道不畅,广大农民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等。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30)
正顺德区在全国首创消费维权调解结果在线司法确认机制,建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和消费维权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云调解""云确认",消费维权工作效能显著提升。随着经济市场不断发展,消费提档升级进程加快,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消费纠纷数量相比以往大幅上升,同时团购、预付费等新型消费纠纷增加趋势明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打通消费维权通道成为社会治理的痛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试论农村法治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在加快农村立法 进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和维护执法公正等方面付 出艰巨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晋西北老区宁武、神池等县的农村调研时发现,老区农民对中央建设新农村的举措非常欢迎。但与此同时,他们认为要加快老区新农村建设步伐,首先要来一场“消废”革命。2005年,晋西北八县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左右,农村市场已开始成为拉动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农村消费品市场几乎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以致农村消费品市场被戏称为消“废”品市场。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已成为广大农民难以承受之痛。调查表明,农村消费变成消“废”的成因主要有五个:一是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中一个庞大而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我们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纯消费者,在大学期间只消费不生产;另方面,每个人在不久的将来要进入社会,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不仅对当前而且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高度重视。安徽皖北Y县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侵财类案件多发、社会矛盾纠纷聚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蔓延、交通事故频发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群众法治意识观念单薄、基层政权组织不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完善以及基层警力不足。对此,应加强对农村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和意识;完善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警力向基层倾斜,改善基层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今日中国论坛》2006,(4):125-128
农民兄弟的春天;劳动者维权的“利剑”;荣与耻的较真;“潜规则”何时休;大力推进生态移民;前后任监督好处多;农村养殖业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