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锦绣七乡     
《今日民族》2008,(3):I0008-I0009
文山州各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化前景广阔。壮族的长诗《幽骚》,苗族的长诗《金笛》,彝族的长诗《铜鼓王》,瑶族的长诗《桑妹与西郎》;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瑶族的银饰等,均是民族民间文学和民族工艺的精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蜡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概述蜡染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主要盛行于苗族、瑶族、布依族、仡佬族、壮族、水族、黎族和台湾土著民族。她们大多聚居于中国西南和东南的边陲地区,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台湾等省区。她们是勤劳、诚实、热情和爱美的人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热情多表现于歌  相似文献   

3.
民族村寨是贵州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通过它表现出来的各种民族事象,都是村寨文化性格的展示。贵州民族村寨文化性格包括:人与自然的亲和、天人和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亲地倾向与木、石、竹的依恋情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执着与固守等。贵州民族村寨的研究需从基础做起,包括为专项研究课题立项,开展深入调研,绘制贵州民族村寨地理分布图与文化分布图,对其历史价值、文化属性、社会地位、世界意义等进行论证,就贵州民族村寨在当前的生存、保护、发展、利用等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自 1 983年以来 ,今年已完成第二十期调查 ,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组织实施及编辑的《贵州民族调查》之二十“贵州民族文化调查”专集已付印出版 (内部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 ,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创造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都有各自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文化精华。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 ,贵州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其受汉族文化、外域文化的冲击影响程度也…  相似文献   

5.
贵州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群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它是流行于贵州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一种古老的传统防染印花工艺,是贵州少数民族群众聪明才智、富于创造的体现。具体地说,蜡染是蜡画和染色的简称,古称“蜡缬”,与“纹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印花工艺。据乾隆《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面染之,即去蜡,则花纹如绘。”蜡染的基本原理是“蜡防染色”,即通过以蜡遮盖的手法,使布料不易上色,产生空白而形成花纹。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蜡染在贵州少数民族群众中也较为流行。贵州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6.
试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一切民族文化都有它自身的价值,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受到保护.民族文化的价值很大程度上要在文化的开发中才能的到体现.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具有原生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当前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世代生活于南方的“越人”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现今依然穿着蜡染服饰的“百越”民族后裔,世代耕种水稻。从稻作文化投射于蜡染艺术中的深层内含,可窥视古代农业社会发展轨迹、农耕文化心态及其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黎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他们和后来迁居海南的苗族在海南岛中南部山区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和睦共处,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海南民族文化。尤其是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诸如纺织、服饰、独木、文身等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在逐渐减少,有些甚至已经消失。如今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乡寨,都很难听到高亢优美的山歌调子,难以看到亮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服饰,有悠久历史的制陶和蜡染艺术也逐渐消亡。因此,要发展海南民族地区经济, 就必须要抢救、保护、传扬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使民族地区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建设美丽中国醉美贵州为题,从站在全球和全国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发展视野建设醉美贵州,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特点,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从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醉美贵州的路经选择4个方面,探索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途经。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少数民族古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它记录着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史,反映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生活,蕴含着民族信仰,体现着民族精神,具有规范各民族人民道德、整合凝聚各民族心理、调控各民族与生态环境关系等功能。虽然不同的少数民族古歌仍保留许多自身的文化特质,但在文化特征、生态伦理意识和文化传承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是贵州独特地域文化赖以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24)
正刺绣、银饰、蜡染、民族医药、古法造纸、民间演艺……在贵州的众多乡村,文化产业在助推脱贫攻坚后,又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崭新阶段。乡村振兴,文化不可缺位,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贵州省2016年启动实施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累计扶持贫困县(区)文产项目54个,率先在全国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论贵州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凡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3):177-180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贵州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主力军。在建设民族文化资源库的过程中,民族高校图书馆自身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山地生境与贵州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在民族演进过程中,贵州各民族物质文化所表现出的民族独特性、地域差异性、历史不平衡性以及各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等诸方面的特征。并着重阐述了贵州各民族的物质文化的共同基础是山地经济。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民族民居建筑,在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民族聚居的地区,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吊脚楼式民居。这是贵州少数民族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据史籍记载,上述诸民族历史上都曾活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后因种种原因方迁徒到我国的西南地区安家落户。这些民族的古代人既然生活在水网地区,面临的是温湿多雨的环境。因而在营建自己的栖身之所时,在当时存在的巢与穴的两种居住方式中,就只能选取巢居的  相似文献   

15.
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在包括贵州在内的广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化、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等等之间,一直存在着张力。地方政府与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也是不尽相同的。本文通过对贵州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些民族村寨的考察、分析,提出必须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以实现贵州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最大、最迫切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把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推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多姿多彩,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导入、诠释了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文化单元、民族文化体三个概念及其关系,并从这三个方面论述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认为贵州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必须三者兼顾,三管齐下,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7.
明代贵州民族关系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 ,贵州各民族虽然受到统治民族中统治阶级的民族不平等思想意识的影响 ,但都是普遍劳动者 ,并无根本的利害冲突 ,相互间在经济、文化中的友好交往与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是贵州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由于贵州民族地区复杂的历史环境,客观上带来了儒学传播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民族战争、兴学校、办书院、游学、修方志等成为贵州民族地区儒学传播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贵州民族地区儒学发展与传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民族文化建设注入鲜活的动力,而且加快了整个西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旅游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民族地区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贵州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它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贵州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素质,推动了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地区发展。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天然优势 ,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民族文化的变异 ,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无形损坏 ,而且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处理好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是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