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达巍 《国际问题研究》2021,(1):99-110,125
中国与西方国家使用不同术语来描述现行国际秩序,双方对国际秩序的认识也确实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仔细分辨之后,又能发现中国与西方的国际秩序观实际上重叠之处远大于差异之处。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秩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变化。一方面国际格局的变化导致西方国家认为现行国际秩序遭到新兴大国挑战,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内部对全球化的不满则导致一些西方国家主动挑战现行国际秩序。当前国际秩序演变出现了自由主义色彩消退、民族国家作用逐渐强化的趋势,这将导致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某些方面的竞争加剧,但也有可能导致双方对国际秩序演变方向的认知差异缩小。只有准确理解国际秩序演变的这些脉络,中国才能更好地进行战略和政策抉择以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关系的失序化日趋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在全球权力结构中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不作为与胡作为;基于权力的扩散,非国家行为体不断介入国际政治;世界各国在全球治理方面规则的缺失;世界主流经济理论过度强调市场的作用.国际关系的失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对中国国家利益日益全球化的现实将构成潜在的威胁,但对中国有效塑造国际经贸秩序却是一种机遇.  相似文献   

3.
陈宪良  张梅 《东北亚论坛》2012,21(4):98-107
国家间相互交往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利益原则,是国家间确定敌友的基本标准。独立初期,俄罗斯的外交特点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边倒",这主要缘于俄决策者国家利益观的变化。他们认为,西方民主式发展道路是俄罗斯走向文明社会的"正途",是国家复兴的根本;认为俄罗斯不再是超级大国,将寻求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作为国家的目标;将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实践证明,俄罗斯该阶段的国家利益判定过于感性,导致国家利益受损。这不仅促使叶利钦第二任期的国家利益观发生变化,而且对普京国家利益观的形成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失败国家"问题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国际政治中,国家的失败并非什么新的现象.然而,近年来它却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西方特别是美国对失败国家问题的关注有其自身的目的,但国家失败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是不争的事实.因而,探究国家失败的根源以及如何应对失败国家危机,就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思潮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文荣 《和平与发展》2009,(5):10-15,71-80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风暴及由此造成的全球经济危机,在国际上尤其是在西方的政界和学术界出现一股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新思潮。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资本主义未来向何处去;再次掀起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辩论;对全球化进行反思;欧洲中心主义开始动摇和消退;如何对待气候变化成为一种道德标准;建立无核世界成为一股新的国际思潮;对西方国家的“促进民主”进行反思;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回潮;要求对现行国际秩序进行改革的思潮席卷全球;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王南 《亚非纵横》2011,(5):25-29
西亚北非发生变局,对相关国家和地区局势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影响,并对以西方为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产生冲击。而今变局仍在持续、变化和发展之中。国际社会一直对此予以高度关注。有关变局对于相关各方造成的影响,也是值得各方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变局将对西方产生何种影响?本文认为应从西方的主要利益关切、西方所依托的主要势力、西方应对变局的做法及效果等方面,加以观察和评判。  相似文献   

7.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俄罗斯积极与各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合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上合组织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开展反恐合作,这是俄反恐国际合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第二,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合作,这是其反恐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方面;第三,与亚洲、拉丁美洲相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主要是进行一般性的反恐合作,服务于俄罗斯对外政策大局。“周边国家-西方国家-其它国家”这三个层次有着鲜明的主次、轻重之分,这是由俄罗斯面对的反恐形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民主和平论(The Democratic Peace Theory)是冷战后风行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它在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下,将西方民主国家与所谓非民主国家对立起来,强调东西方对抗的两极格局,进而成为某些西方大国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导致有关国家之间关系紧张,西方国家采取保护人权的国际行动造成了更大的人权破坏,背离了国际人权法的目标要求。国际人权法所面临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人权法自身的局限性和法律实践中的因果倒置,目标和手段错位,将国际人权法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源于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恐怖主义成为一种国际潮流和国际政治斗争的特殊手段。近年来,由于民族(种族)主义、宗教问题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国际恐怖主义愈演愈烈,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出现了使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乃至核武器向人们示威的可能性,并在西方国家内部加强了活动。国际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和国际间正常交往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我国政府历来都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无论是从国际关系理论,还是从保证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应该重视国际恐怖主义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车臣战争基本结束,但车臣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车臣共和国百废待兴,俄境内恐怖事件不断发生。而解决车臣问题又受很多国际因素的制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恐怖主义推行双重标准;邻国格鲁吉亚不协助;伊斯兰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分子的渗透。因此,俄罗斯必须灵活运用外交战略,搞好与西方和邻国的关系,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为了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俄罗斯明确把媒体国际传播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出台一些列政策和措施,提升了俄罗斯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在国际社会传播了俄罗斯声音,维护了俄罗斯国家利益。但是,由于俄罗斯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深刻矛盾,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对俄罗斯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制裁和打压,俄罗斯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发展严重受阻,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的斗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3.
援助有效性评价在西方发展援助中占据核心地位,既是反思援助理念和指导援助实践的客观依据,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新殖民主义的手段和维持政治霸权的话语工具。西方传统援助国及多边援助机构长期以来通过主导发展援助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关于发展援助有效性的话语和实践,逐渐建构出一整套国际发展知识体系,确立起该领域的知识霸权。但是,西方国家主导的这种评价机制存在话语与实践的深层次矛盾,客观评价发展援助有效性面临数据与方法上的困境。这为西方国家维持其长期主导且潜藏不平等的"援助-被援助"二元架构提供了空间。随着新兴经济体及更多南方国家的崛起,西方国家主导的这种知识霸权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之后,普京政府抓住国内经济改善、政治结构趋向稳定的时机,大幅度推进了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大多数民众对普京调整美、俄关系持肯定态度,政治精英层面较民众而言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心态。俄在与西方国家进行战略调整的同时与其他非西方国家接近,也表明俄作为一个欧亚大国毕竟有着不同于一般西方国家的广泛利益。普京政府正是在大国关系调整的背景下,稳步而又积极地推进国内政治、经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直接制民主与代议制民主是西方思想史上两种重要的民主理论,两者在理论与实践 上有诸多不同。代议制民主较之直接制民主,更适于现代社会的实施,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当代社 会中,代议制民主表现为不同形式特点,各国需结合本国具体国情具体分析。现实情况表明,如果 盲目照搬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形式,往往会对一个国家造成严重灾难。  相似文献   

16.
张磊 《国际观察》2002,(5):20-25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的分析,揭示了全球化对主权国家的冲击,指出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国家形式的终结,只不过是相互依存状态下国家间关系的一种新的整合的开始.因此笔者认为,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界颇受推崇的全球主义观点存在极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张永蓬 《亚非纵横》2014,(6):103-113
中非关系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上提升了非洲的能力和地位,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和意义上刺激和带动了西方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重视和发展对非关系。从基本层面看,中非关系对非洲国际地位的提升有三个直接原因:一是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对非洲国家诉求和利益的一贯重视及双方间的互动;二是中国因素刺激大国在非洲竞争,在客观上提升了非洲地位;三是西方对中非关系的无端苛责客观上形成某种“炒作效应”,反而提升了中国与非洲的国际影响力。中非互为推动,从而实现了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21309年12月25日,美国境内发生圣诞节“炸机未遂事件”,“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宣称对此负责。该组织扬言将对西方发起更多袭击,把异教徒赶出阿拉伯半岛,弱化和摧毁也门萨利赫政府,在也门建立“基地”组织安全基地,袭击美国和沙特等国家。今年1月19日,联合国制裁委员会把“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列入国际恐怖组织黑名单。美国和也门政府加强了反恐力度,全球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也门成为反恐热点,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美国认为,国际安全形势迅速变化,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传染病跨国传播、环境恶化与国内冲突的外溢(以民族和宗教为借口的国际分离主义)等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威胁源,虚弱和失败国家因向外扩散这些威胁而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构成了重要威胁。因此,美国自1998年以来即将这一问题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并提出了针对虚弱和失败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与战略,  相似文献   

20.
西方民主制度是在西方法治传统、市民社会传统和时代机遇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民主往往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前提,反而是发展的一个成果.在西方国家主导国际权力格局、西方政治学主导国际政治话语体系的情况下,很多后发国家既不能建立一个让西方满意的政治制度,也不能建立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只有摆脱过度简单的民主与非民主二分法,只有克服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矛盾,后发国家才能解决政治合法性危机,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