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旭 《学理论》2010,(2):131-1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形式——多媒体教学,开展了《基础》课教互动教学实践的探索,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强了"主渠道"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之"三进",包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一以贯之的环节。本文从笔者本学期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出发,阐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提出,揭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原因,探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基本路径,希望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其课堂教学却面临着实效性不强的窘况。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基础》课在教育模式上的创新与不足,从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活动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基础》课程模式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王振江 《学理论》2010,(12):261-262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状的调查情况,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状况从社会环境、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学校普遍情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加强《基础》课教学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喻兰 《学理论》2012,(15):240-241
案例教学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局面,集中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重效果。案例教学虽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它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此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深入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改革,科学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升华教材内容,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龚诗昆 《学理论》2010,(12):258-260
陈鹤琴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以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为导向对现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天桥  高艳琼 《学理论》2010,(26):317-31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主导理念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围绕尊重人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就"基础"课教学如何做到育人为本进行论述,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云峰 《学理论》2011,(11):337-338
目前中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的实践中的出现困局,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认为正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的目的认识的偏差,是困局形成的原因。只有树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非法律的专业知识,困局才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宗旭 《学理论》2011,(5):211-213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开展了对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研究,首先就教学方法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开展了《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杨宁坤 《学理论》2012,(12):219-221
探索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是学界追求的目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林林总总,只有适合教师实际工作量的和现有水平的教学模式才是可行的,充分利用校园网、腾讯QQ辅助教学了解学生,非常便捷地从"土豆网"上获取免费的视频资源;教学中把准培养的高度,严禁拔苗助长,使课程为学生愿听、爱听、实用。以身边的、近期的人和事作为教学案例。要引导学生开口。教师"不知道"模式和"故意示错"模式都是适合当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使用的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通识"性质需要具有"通才"的教师才会受学生欢迎,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冯文艳  徐迎春 《学理论》2013,(12):266-26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之一,有着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鲜明特色。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情景剧教学法"、"案例讨论法"和"专题研究教学法"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时效性的好方法。而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是需要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吕国铭 《学理论》2010,(27):299-3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为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面临着更为突出的课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尖锐矛盾。因此,必须转变过去偏重于具体法律知识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代之以强调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以期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关键法律知识点的讲授达到真正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是指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对象相联系的,以促进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表现为与教育对象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机统一的方法和原则。与时俱进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针对性的突出特点。要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应着重在深入了解学生和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忽视了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真正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4)
情境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情境教学法因其有形、有意、意境广远等特点,且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和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逐渐被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提出了实施情境教学法的主要方式包括:用问题教学创设情境;用"艺术作品"创设情境;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用"亲自参与"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7)
当前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化,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中的核心课程,要完成所承担的育人使命、在意识形态中发挥正能量的引导作用,就要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探索新的实施策略如下: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研究教材,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实践理性;整合资源,拓宽"基础"课实践教学新渠道;加强领导,建立"基础"课实践教学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休闲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加强网络休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休闲,把网络休闲过得充实、愉快和富有意义。网络休闲是一把"双刃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积极探索网络休闲教育的有效路径,解决大学生在网络休闲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大学生能更为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闲暇时间,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成才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3)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知青博物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正是记录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凝结了内涵丰富的知青精神。影响教育学生,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构建依托知青博物馆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郭亚莉 《学理论》2011,(18):228-229
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构,将原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一门课。新的历史机遇要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要把教学品质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让"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总结了提高教学品质的六点经验:一是充分准备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课堂讲授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三是教学过程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基础课"的实践;六是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