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室简介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研究目标,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室简介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  相似文献   

3.
《证据科学》2009,17(1):F0002-F0002,F0003
一、实验室简介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室简介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  相似文献   

5.
《证据科学》2014,(1):F0002-F0002
一、实验室简介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研究目标,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本实验室的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证据法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精神心理学、法医生物学和物证技术学。  相似文献   

6.
《证据科学》2010,(1):126-127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以法庭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以证据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研究目标,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本实验室的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证据法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法医精神心理学、法医生物学和物证技术学。  相似文献   

7.
本书是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主任张保生教授主持的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及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经反复讨论,确定了46字工作方针:"调研入手,民刑统一,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统一,体现宪  相似文献   

8.
一缘起在当代中国法学研究领域内,证据法学曾长期被冷落,关于证据的理论研究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随着法制观念的强化和更新,证据作为法治重要实现途径的价值受到了立法和司法的广泛重视,证据裁判主义得到了弘扬。证据理论研究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证据法学的研究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证据法学正在成长起来。但是,反观近期证据法学界关于证据问题的研究,似乎很难发现重大的原创性的理论突破,关于证据理论的研究实际上并没有跳出传统理论的框架。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证据法学还不成熟、不发达,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目前的法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完全形成了"此案"与"彼岸"的两个世界.我们的学术研究不存在缺乏资料的问题,而缺少的是一种科学的研究证据法学问题的方法.对于证据立法运动、法律移植运动和思辨法学,我们要反思和辨证看待.证据法学的发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需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必须关注中国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必须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三是必须从经验和教训的角度出发,发现中国存在的深层问题和制度问题,总结出深层的结构,上升到概念化,从而提出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的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我国重要的法学研究中心。其中证据科学研究院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结合证据法学、法庭科学两个领域而成立的研究机构,兼从事医事法学方向研究,是教育部重点国家实验室。此外,其定期举办的国际、国内高端研讨会及学术会议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证据科学》2009,17(3):F0002-F0002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的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我国重要的法学研究中心。其中证据科学研究院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结合证据法学、法庭科学两个领域而成立的研究机构,兼从事医事法学方向研究,是教育部重点国家实验室。此外,其定期举办的国际、国内高端研讨会及学术会议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证据法学、法庭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以法学研究人员、法庭科学鉴定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各学科先进的科研成果、基础理论研究和鉴定经验、相关学科法律问题探讨。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该学科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3.
王超 《法学评论》2013,(1):44-52
以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可以将我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的演变分为传统刑事证据法学的萌芽、形成和转型三个时期。尽管我国刑事证据法学已经呈现繁荣的学术景象,但是在长期缺乏科学方法论训练以及过于偏好哲学思维方式的情况下,我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仍然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之中。有鉴于此,理论界亟待重构刑事证据法学的理论体系。而科学构建我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应该在回归刑事证据法本质的基础上,打造纯粹的刑事证据法学。  相似文献   

14.
威格莫尔被尊称为“英美证据法学的集大成者”,其证据法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整个英美证据法学.威格莫尔的证据法思想继承了英美证据法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其经由《普通法审判中的英美证据制度专论》向《司法证明科学》的学术转向正在促进着美国证据法学研究的整体知识转型.这对于中国证据学科的建构有着极大启示:我们应该建立“规则”加“规律”的学科研究范式,从而迈向独立的“证据法学”与整合的“证据科学”.  相似文献   

15.
梁坤 《环球法律评论》2012,34(1):136-150
我国的民事、行政法庭中已经出现了社会研究报告这种全新的证据形式,它实际上是社会科学证据的典型代表。社会科学证据已经在美国经历了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出现的"布兰代斯辩论摘要"。在经历了司法实践多年的考验之后,社会科学证据终于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在美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如今,社会科学证据在美国的法庭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将社会科学证据放在科学证据的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和应用,这将成为我国证据法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基于当前的司法证明实践,应当对社会科学证据的证据属性、证据形式、公证问题、审查认定规则等重点问题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学》2014,(4):131-145
"无证据能力的证据"这一概念在证据法学研究尤其是在关于证据能力问题的研究中显得分外重要,是研究证据能力问题时一道绕不过的"坎"。在我国证据法学研究体系中,提出并研究"无证据能力的证据"这一概念,还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无证据能力的证据",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将其区分为如下不同类型:完全无证据能力和受限制无证据能力的证据;全部无证据能力的证据和部分无证据能力的证据;绝对无证据能力的证据和相对无证据能力的证据;因无关联性而无证据能力的证据和因无合法性而无证据能力的证据。我国关于证据能力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相对全面性和一定的进步性;本土化特征突出;实用性强而体系化不足。影响或者说决定证据之证据能力的主要因素:一是证据的关联性;二是证据的合法性。但来源不明、明显缺乏可靠性的物证、书证,也应当归入无证据能力的证据的范畴。同时,我国个别证据规则对证据能力的设定过于严苛,阻碍了部分证据进入诉讼程序。为此,应当强化立法、规范用语并降低证据的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17.
裴苍龄 《河北法学》2012,(12):55-65
近年来,有些学者质疑甚至否定证据学或证据法学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提出围绕证据的活动是不是认识活动的问题、从"证据学"到"证据法学"的理论转型问题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程序工具主义有密切的关系并为程序工具主义和程序虚无主义提供合理化解释等问题。这些观点均不能成立。证据学或证据法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8.
法治的发展需要立法、执法、司法实务和法学理论研究等多方面人士的关注和推进,证据法治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为推动证据法治发展,近期又推出一重要举措——张保生、常林主编的《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正式出版。2011年5月20日《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1978-2008)》和《中国证据法治发展报告(2009)》首发式在京举行。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光中先生,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樊崇义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构建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中旬的井冈山,送爽的秋风与革命年代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位出席2008年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的学者和专家。宜人的气候,似火的热忱,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命题,使与会者自觉把思绪聚焦于"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这一重大问题。年会回顾了30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历史和成就,重点讨论了刑事司法职权配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法和司法,以及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和律师权利保障等问题。本刊选择年会部分论文及本刊记者综述文章刊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法律语篇分析是从法学语言的视角研究与法学有关的种种语言现象,并运用语篇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法学语言,包括立法语言、司法语言、法律科学语言、法学翻译以及法学古文等一切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学研究的口语和书面语。司法语境中的语篇分析,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司法人员、律师和涉案当事人的各种语言现象,旨在解决司法过程中的语言证据收集、话语标记识别、语言环境分析、控辩双方对同一语言证据材料的不同理解可能导致不同审判结果等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促使我国司法实践部门对法律语言的更多关注,以拓宽我国法学语言界的研究视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