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军 《人大论坛》2010,(7):24-25
2008年11月19日,原告石某将自己拥有的桂AL2633号中型普通客车出售给顾某,并于当日订立“车辆转让协议书”,该协议书约定,原告以总价23800元将桂AL2633号中型普通客车转让给被告,被告暂时付给原告车款11000元,下次部分在原告办好年检和强制保险时,被告一次性付偿给原告。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07,(4S):62-62
2006年第24期《请你断案》栏目中《“一女”能否嫁“二郎”》一文中法院认为:在本案中,被告张行峰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承包协议在前,原告李振强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承包协议在后.原告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协议时,被告对原告的承包行为是非常清楚的.被告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原告的承包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应对原告的承包作出补救的办法,但被告在明知有可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而不阻止,反而在原告的承包合同上签字,同意让原告承包荒山的行为应当认为是一种过错,被告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被告对自己的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被告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对原告造成的损失,应当认定为侵权。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 ] 本案被告人刘跃金,男, 36岁,系东北制药总厂高级工程师。被告于 1997年 8月由沈阳药科大学毕业,获药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经推荐被分配到原告即东北制药总厂工作。 1997年 12月 5日与单位签订一份为期 8年的劳动合同。同年 10月 16日,被告提出要与原告签订一份《协议书》。在《协议书》中约定,原告给被告分配两室一厅住房一套;提供安家费 2万元;享受副处级待遇;工资执行 611元;聘任为高级工程师;组建研究室由被告任主任;享受原告单位职工的一切福利待遇。同时双方还约定,被告必须在原告单位服务 8年,若因个人原因要…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30日,原告将其所有的房屋卖与被告,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房款为186000元,有关交易费用均由买方承担,全部款项且需一次性交付。2002年5月3日,原告收到被告给付的房款后,将房屋产权证交给被告,并从该房屋搬出,随后被告搬入该房屋居住。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松原市在实施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过程中,发现农村中一些老弱病残特殊困难家庭,房屋大多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泥草房,由于年久失修,许多住房已成危房。但由于家庭困难,靠自身根本无力改造。为解决这部分特困家庭住房困难,从2009年开始,松原市民政局协助宁江区政府筹措帮扶资金374.4万元,采取全资包建的方式,分3批为190户特困家庭包建住房380间。  相似文献   

6.
[案例] 原告秦淑蓉,原系保险公司业务员,被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县支公司。1997年5月28日,原、被告签订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代理业务员合同书》,由原告以被告名义办理保险业务,被告签订后,原告向被告缴纳保证金1500元,被告于1997年6月给原告颁发了营销员证。  相似文献   

7.
原告王某在被告某汽车修配厂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因被告没有给原告办理工伤保险。所以。被告没有为原告申报认定工伤,原告自身不懂法律。也错过工伤认定时间。没有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原告知其按工伤处理。会被驳回诉请。故其坚持以雇员受害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  相似文献   

8.
【案情】2007年5月28日晚.原告驾驶一辆微型普通客车到被告经营的酒吧与朋友娱乐消费。将车停放在酒吧的专用停车场内。次日凌晨。原告等人消费结账后发现微型普通客车被盗,原告即向宾阳县警方报案。该案至今未破。原告到法院起诉该酒吧,要求酒吧老板赔偿其丢车损失。  相似文献   

9.
原、被告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原告在明知租赁房屋属于居住用房的情况下仍与被告约定将房屋用于办公,事后以此为由主张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原告退还押金并赔偿违约金。法院判决:双方租赁合同解除,被告退还原告租赁押金。  相似文献   

10.
《干部人事月报》2010,(12):58-59
【原告】李某,技术工程师 【被告一】某德资天津公司 【被告二】某德资江苏公司(注:两被告为关联公司)2008年,被告二通过猎头公司联系到原告,邀请其参加应聘。原告通过了两次面试,随后被告二以公司正在筹建尚未投产为由通知其到被告一处任职,并于2008年7月31日向其传真《聘用通知书》,其中约定原告与被告一的合同期限为两年,月工资为14000元。原告签收并回传给被告二,随后前往公司报到。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02,(9):28-29
原告肖家兴与被告肖新仁系叔侄关系。1947年,肖家兴随军去台湾,女儿肖正妹留在大陆。1988年,肖家兴与侄子及女儿取得联系。1989年8月,肖家兴从台湾回上高探亲,住在被告肖新仁家,受到被告的热情款待,遂产生回上高定居的想法。探亲期间,肖家兴口头委托肖新仁在县城帮其联系购买一套住房。过了几天,肖新仁很快便联系到一幢座落在县城敖阳镇敖山村面积为124.21平方米的二层楼房要卖。  相似文献   

12.
一、一则储蓄存款合同纠纷引出的问题 (一)基本案情[1] 2003年3月1日,原告鞠某在被告甲银行处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及对应存折一张.2003年11月2日晚20时许,原告鞠某在餐馆用餐时钱包被盗,包内所装原告鞠某的身份证及原告在被告处办理的借记卡一同丢失.当晚20:08,该借记卡的原密码(为原告的出生日期)被修改成功.原告发现被盗后,于20:19起向被告的95588电脑银行语音系统询问挂失的相关手续.20:27,原告再次进入该语音系统,明确告知当晚值班人员,在身份证和借记卡一同丢失后,原密码也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如何办理挂失手续;并明确要求立即持户口等证明文件到被告处办理挂失手续.  相似文献   

13.
被告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是对"原告就被告"原则的合理突破。但近年来出现了多起原告滥用该规则,人为制造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以规避"原告就被告"原则。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准确认定被告是否下落不明。杜双华案中原告对被告下落不明的证明及法院对被告下落不明的调查和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认定被告下落不明的方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张艳  张茂 《人权》2005,(2):50-52
【案例】原告孔某为海南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律师王某为该公司法律顾问。原告于2000年12月借用王某皇冠轿车,用中该车被撞坏。当月双方达成协议原告以32万元买下王某皇冠车,同时原告将其林肯轿车抵给王某使用至其买到新车为止。后因双方发生其他纠纷,原告没有及时付车款给王某,并将皇冠车借给他人使用,最后致该车被抵给了典当行。王某在使用原告林肯车时发现是套牌车,便交海关没收,向公安部门控告原告有合同诈骗犯罪2001年10月原告被公安部门以涉嫌诈骗逮捕。王某向某晚报(被告)反映了上述情况,记者(被告)采访后于2002年8月在该晚报上刊登了《…  相似文献   

15.
城建短波     
城建短波铜陵审理一起公共厕所管理侵权案8月9日,铜陵市铜官山区人民法院对全市首例公共厕所管理侵权案进行了公开审理,一审依法判处被告钱某将座落在该市步行街服装市场的公共厕所退让给原告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管理。此案100元受理费和诉讼费均由被告承担。钱某服从...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30日,原告将其所有的房屋卖与被告,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房款为186000元,有关交易费用均由买方承担,全部款项且需一次性交付。2002年5月3日,原告收到被告给付的房款后,将房屋产权证交给被告,并从该房屋搬出,随后被告搬入该房屋居住。但双方一直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2006年5月,原  相似文献   

17.
【案情】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间,被告邓某多次到原告陈某经营的饲料店赊购饲料。其间,被告也支付了部分货款,其余货款原告多  相似文献   

18.
案例:王某与刘某在谈恋爱时,向刘某借款5万元,当时双方对借款利息和归还期限没有明确约定。两人婚后,由于感情恶化,刘某遂向王某索要借款,未果后,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王某欠原告刘某借款5万元至今未还,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该借贷关系行为发生在原、被告结婚前,借款并非用于婚时夫妻财产购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4月,原告张某诉被告刘某贷款一案,在庭审中被告提出原告另欠其借款捌万多元,并提供一份“借条”给法庭。原告看后,否认该“借条”是其所写,且认为该“借条”是由他留下的BP机、电话号码添加伪造而成的。 明眼人一看此“借条”便知是假的,但我们不能口说无凭,得拿出依据来才行。原告说其先写BP机号码,然后签名,最后写上电话号码,没有再写其他内容,属于通讯联络字条。而被告则说由其写好“借条”内容,再由原告签名。本可以通过两部分文字交叉笔划的先后顺序来确定谁先谁后,进而确定“借条”是否成立。可惜张某签…  相似文献   

20.
6月9日,武汉女教师何某诉上司“性骚扰”案有了结果。江汉区法院一审判定被告侵扰原告事实成立,被告侵犯了原告的人格权利,判决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000元。至此,我国首例性骚扰胜诉案浮出水面。 现年30岁的何女士说,从无奈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她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 我1997年应聘到武汉市某学校当英语老师,与教研室副主任盛某在同一间办公室。2000年,由于评职称,相互探讨经验时,盛某不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