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涉疆暴力恐怖活动以分裂国家为目的,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通过残害无辜生命,破坏公私财产,制造恐怖气氛和社会剧痛,强度、烈度和"溢出效应"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涉疆暴力恐怖活动呈现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络有市场的特点,反恐工作要从战略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疆内疆外两个范畴,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坚持标本兼治,打防并举。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保持主动进攻态势,下重手、出重拳,狠狠打击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为治本赢得时间,彻底铲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  相似文献   

2.
江晓燕 《新疆人大》2009,(11):23-24
暴力恐怖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它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使其成为境内外"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重点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暴力恐怖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在处置人质危机事件时,应坚持安全第一、统一指挥、恩威并施和把握战机等原则.一旦发生人质危机事件,公安机关要立即启动处置突发暴力案件预案,快速控制现场,形成对犯罪分子的合围之势;调集专业谈判手,与犯罪嫌疑人展开面对面谈判;组成突击小分队,伺机采取行动.谈判作为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和各类危机事件的特殊手段,是处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尽快建立反劫制暴专业谈判队伍,是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4.
声音     
“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孟建柱在全国反恐怖工作会议上强调。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发生在昆明的"3·01"利刃刀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29人遇难、143人受伤。此次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恐怖袭击,令人发指,国际社会纷纷给予谴责。公安民警反刀具暴力恐怖活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对应对暴力恐怖活动作出了重要指示。2014年3月14日,公安部下发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表现在恐怖活动具有系统性、侵犯对象的多样性 ,行为无选择性 ,恐怖组织活动协调一致性 ,恐怖分子未受惩罚和原子弹灾难的威胁等。目前 ,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彻底剥夺恐怖分子在任何国家享有避难权的可能性。要警惕一些国家在反恐怖主义的名义所采取的国家恐怖主义 ,使恐怖活动对人类的犯罪得以合法化。  相似文献   

7.
张年亮 《人民公安》2014,(16):10-11
<正>2014年7月28日、30日,南疆的莎车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和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大毛拉被害事件接连发生,面对这两起恐怖事件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国家反恐部门应如何应对,未来反恐应如何布局?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因遭暴力袭击导致伤亡的情况频繁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危害了警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对国家公权力的公然挑战,是对国家法律的严重亵渎。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本文首先对暴力袭警的内涵作了全面的界定,分析了暴力袭警事件的特征,并且在对暴力袭警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暴力袭警的预防对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止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现代领导》2014,(5):4-4
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要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加强反恐力量建设。要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的说明。 一、制定本法的必要性 近年来,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我国的暴力恐怖案件呈多发频发态势,对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公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家的成长过程既是暴力的垄断过程,又是国家理性的成长过程,是一系列权力、程序、机制、知识、微观制度的复杂综合。现代国家对治理术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是垄断暴力的基础条件。欧洲国家警察制度的确立表明:警察要例行和日常地介入公共生活。警察制度的公共性功能开始逐渐显现,推进了公共管理技能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国家反思性监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对暴力的逐步垄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广泛的国内和平在西欧国家出现了。国家对暴力工具的逐步垄断,是影响现代性发展的独立变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反恐怖斗争处于关键阶段。全国各地各级公安机关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坚决将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各地创新情报工作体制机制.深挖幕后、深挖勾联渠道、深挖组织指挥体系.下大力气提高预警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反恐怖主义犯罪和我国刑事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际社会相继达成一些国际公约和条约,加强国际间司法协助,以对付国际恐怖分子.这类公约和条约大多针对特定恐怖行为制定,将某些性质严重的恐怖主义活动非政治化以便作为普通罪行惩罚,对恐怖主义的刑事管辖权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同时对恐怖分子不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目前在恐怖犯罪的刑事立法方面,我国参加了有关国际公约并在1997年刑法中体现了有关国际公约精神,不仅国内立法方面增加了刑事司法协助内容,还与一些国家签订具有刑事司法协助的双边条约和加入了含有刑事司法协助内容的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国(IS)"是暴力极端主义的建国实践,近期IS加强了对他国重要城市的恐怖破坏活动,但面对IS的恐怖输出的新战术,美国、俄罗斯、欧盟、以色列等4种反恐模式都表现出适应性不足。传统产生恐怖主义的因素排列有所变化,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恐怖组织和集团,IS亦如此;反恐战争无法完全消灭恐怖主义犯罪活动,效用最优的反恐怖策略组合应植于经济发展的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的积极防范、开放街区的重点防控和应急处置的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15.
尽管"9·11"事件已过去十多年之久,然而恐怖主义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呈现出令人忧心的新态势。从"基地组织"到"伊斯兰国",从北非到欧洲,恐怖主义成为威胁全球安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我国的暴力恐怖案件呈多发频发态势,对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公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目前 ,国际社会相继达成一些国际公约和条约 ,加强国际间司法协助 ,以对付国际恐怖分子。这类公约和条约大多针对特定恐怖行为制定 ,将某些性质严重的恐怖主义活动非政治化以便作为普通罪行惩罚 ,对恐怖主义的刑事管辖权适用普遍管辖原则 ,同时对恐怖分子不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目前在恐怖犯罪的刑事立法方面 ,我国参加了有关国际公约并在1 997年刑法中体现了有关国际公约精神 ,不仅国内立法方面增加了刑事司法协助内容 ,还与一些国家签订具有刑事司法协助的双边条约和加入了含有刑事司法协助内容的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7.
王俞懿  潘奕辉 《传承》2014,(12):120-121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对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的危害正在与日俱增。特别是这三股势力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恶势力相勾结,打着各种旗号实施分裂中国的目的,实质上已经形成了对国家军事安全的破坏。我们必须增强遏制和打击"三股势力"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保证国家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发,原本具有绝对权威的警察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暴力袭警行为不但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粗暴践踏,更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蔑视和亵渎。我国应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将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予以严厉惩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有效保障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注定要被写入中国反恐斗争的史册。面对暴力恐怖活动频发、反恐怖斗争愈发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反恐全面发力,密集布阵,频频向暴恐分子亮出铁拳。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来,随着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各地举报暴恐信息奖励政策密集出台,中国已进入全面反恐的新阶段。然而,受国际恐怖活动持续高发的影响,恐怖主义阴霾一时难以驱散,接连发生在南疆的莎车  相似文献   

20.
和平学创始人之一、挪威著名学者约翰·加尔通(Johan Galtung)提出的暴力三角学说,引起女性学研究界的关注。暴力三角学说和女性主义战争与和平观有相通之处,但其学说在引入社会性别分析时存在简单、片面等缺陷。实际上,结构暴力、直接暴力和文化暴力构成互相联系和互为因果的暴力体系,而社会性别与其息息相关。社会性别是结构暴力的重要变量,是直接暴力和文化暴力的重要内容。结构暴力中各种权力关系的二元对立划分是性别化的,导致强国对弱国、富人对穷人、男人对女人的控制;体现在直接暴力中,就是国家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家庭暴力、性暴力、强迫卖淫、拐卖妇女、性骚扰、阴蒂割除、荣誉杀人;体现在文化暴力中,就是各种二元对立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制度对妇女的规制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