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并将其归类为大学生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态度、外在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六个主要的维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非常关注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从大学生自杀现状、自杀原因及预防与干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从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缺少实证研究、对影响大学生自杀的各因素之间相互怍用及影响机制的研究不足、缺乏高校学生工作与大学生自杀关系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受到国务院、教育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及所在课题组对全国高校近几年来20多所高校的36起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大学生自杀形成的主要诱因进行分析,就如何预防和干预大学生自杀问题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 《前沿》2007,(8):127-129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近十几年有上升的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有关大学生的自杀与预防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自杀的概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应用"预防——干预——后干预"的自杀干预模式来解决大学生自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杀心理机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已成为高校工作者颇感困惑的突出问题,探讨研究大学生自杀心理机制的形成是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前提。从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看,我国大学生自杀的心理机制有社会因素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外驱动力;挫折承受力差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基础;心理冲突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内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陈崇志 《传承》2013,(8):120-121
从分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入手,充分借鉴各高校的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的做法,分析了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的方法及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因为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人们对他们关注的程度比较高。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大学生,为什么选择走上自杀的绝路?如何才能预防或减少大学生自杀呢?本文对可能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回收问卷,分析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对大学校园中的自杀现象展开调查和探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观念,探讨大学生自杀产生的现实环境.总结校园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对大学生面临的困境所应采取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呼吁共同关注高校学生自杀现象。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增加与新闻媒体的及时报道,大学生自杀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2004年以来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不完全统计情况来看,大学生自杀数量似有攀升之势,其中,高学历研究生自杀人数明显增加。大学生缘何选择放弃生命呢?据有关分析,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大、环境适应不良、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媒体诱导和周边生活环境影响等,都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上述分析固然很有道理,然而,在社会学家视野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学生自杀的调查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在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呈现上升趋势 ,引起社会普遍关注。风华正茂的青年大学生为什么会走上自杀的绝路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它对当前的教育工作具有怎样的启示 ?围绕上述问题 ,我们对 2 0 0 0年以来全省高校大学生自杀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问卷筛查与个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自杀流行学研究资料表明,自杀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属于自杀率较高的国家,年轻人自杀率处于高峰,而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则尤其引人关注[1]。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尤其是作为自杀信号的轻生意念及其相关心理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7422名大学新生的心理测查以及对其中30名有轻生意念的个案进行结构式访谈,分析高危人群,寻找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心理规律,积极探索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的有效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蚌埠地区3所本科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共计617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结果是,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5.6%(1581/6176),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9%(120/6176),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密切相关。高校可从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改善其生活方式入手,减少其自杀行为的发生,以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伟 《青年论坛》2010,(6):59-61
大学生感受着来自四个方面的不协调压力:价值观冲突、理想与愿望的差距、相对剥夺感、应对危机技能缺乏。无法缓解的不协调压力会使大学生患精神疾病或使原有的精神疾病加重甚至自杀。缓解不协调压力的有效方法包括社会支持与积极的自我应对。自杀的不协调压力理论是一个较全面解释自杀现象的新理论,对认识与防范大学生自杀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小将  武杰 《青年探索》2005,42(4):55-58
自杀是人类社会中最具悲剧性的行为,它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大学生正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针对这种状况,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自杀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当代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提出心理安全阀理论、软控制衰弱论、自我认同危机说和信仰危机论等一系列假说,建议建立社会防控机制,发挥非正式团体的化解作用和进入哲学沉思等三项主要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州日报>报道,广东去年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另有5人自杀未遂. <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去年共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23起,造成19人死亡.<重庆晨报>报道,重庆有13%的大学生有过自杀意念……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噩耗不断刺激着国人的神经.大学生自杀原因何在?细究起来自然很多,最终都归结为一条,那就是他们在挫折面前打了败仗.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杀之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屡屡见诸报端,社会各界与高教界内部对此颇多议论。一部分人把学生自杀的原因完全归结为学校管理不善与高等教育失败;高教界内部则辩称:把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全部归因于学校是不公正的、不负责任的观点,大学生自杀是因为社会与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作为从事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认为以上两种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自杀心理与预防■荆殿英郝春东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近十几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已引起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思想政治工作者及社会的广泛注意。有自杀行为倾向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自杀行为发生与个体的心理差异有很大关系。有以下心理特征的大学生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因异常事件而终止学业的例子不断增多,其中,自杀现象日渐突出,这不仅给家庭带来不幸,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给国家造成损失。这一现象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试图从一位女大学生因失恋而导致心理障碍直到最后自杀的案例,分析其自杀心理的演变轨迹,与同行共同研讨,从而得出一些启示。 一、自杀行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意外殒命、自杀或杀人的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在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出了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试论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屡屡发生,并不断见诸媒体。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