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鹏 《海内与海外》2008,(12):24-27
“我不想离开中国,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 1948年8月下旬,刀世勋告别亲友和僚属,在20多名卫士的护卫下于9月初来到昆明。次日,他由车里县驻省参议员覃保麟先生陪同,到五华山省府拜见卢汉主席。卢主席关切地对他说:“现在南京情况不太好,你去了要后悔的。你想进省里哪个学校,请覃参议员帮助办理就是了。”  相似文献   

2.
访泰随笔     
去年岁末,广西社会科学院从事东南亚、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部分学者应泰国西北大学的邀请,前往泰国清迈市参加“从广西到云南至兰那:壮、傣、泰民族的文化姻缘”国际民族研讨会,会议于1993年12月8日—11日召开。前去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云南社会科学院的5位学者以及来自泰国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和学者共100多人。会上,与会学者就壮、傣、泰族的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不少学者认为,从壮、傣、泰民族语言生活基本词汇的相同,民居民房建筑结构的相似以及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某些相类似的情况,可以看出壮、傣、泰民族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姻缘。泰国学者西萨加拉·温勒立坡敦和巴妮·翁贴著的《壮族是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中的古巴”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滕藤尊敬的古巴大使何塞·阿·格拉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由我院拉美所、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与古巴驻华使馆联合召开的“改革开放中的古巴”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在非常有意义的时刻...  相似文献   

4.
“拉美政治改革”研讨会综述1997年7月7日拉美所政治研究室召开“拉美政治改革研讨会”,第一次对拉美国家的政治改革进行专题讨论。与会者近40人,其中除本所科研人员外,还有来自外交部、人民日报、国际关系所和《世界知识》杂志社的专家和学者。研讨会上,学者...  相似文献   

5.
一些研究中缅掸傣民族历史的学者认为,在掸傣民族的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僑赏弥国”,并对其具体方位所在和年代进行了一些考证和论述,但看法又莫衷一是。本文也想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能有助于掸傣民族的历史乃至中国与东南亚民族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拉美社会公正与社会保障问题研讨会”综述1995年5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政治室和社会文化室联合举办了“拉美社会公正与社会保障问题研讨会”,有关单位学者应邀与会。现将讨论内容做一简要介绍。一、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社会公正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  相似文献   

7.
“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研讨会综述杨国明1996年10月14~18日,拉丁美洲学会第13届年会暨“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研讨会在京郊昌平召开。与会的60多位学者主要就“拉美经济改革”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拉美经济改革的背景。许多学...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首先.对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这次会议“人权与司法”的主题很有价值和意义。有幸同德国朋友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德国朋友的盛情邀请、周到的筹备和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9.
今年11月20日,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林风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蜚声国际的艺术大师,广东梅州市嘉应大学与《客家人》杂志社决定共同举办“林风眠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拟于11月22-24日在嘉应大学召开。邀请参会专家学者计国内80人,境外20人。  相似文献   

10.
刀世勋随团参观考察省外几个大城市后,回到昆明,这时已近年底,学校也将举行期末考试,而他既没来得及报到,也没来得及上过一天课,事属特殊,只好继续在先修班学习,等来年9月再正式入学。如此,他担心要比女友晚一年毕业,也不能同时分配工作,而徐菊芬却很理解他:“世勋呀,多读一年书有什么不好?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15~18日,“西半球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影响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古巴、韩国、美国、墨西哥、智利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名专家、学者、外交使节以及新闻工作者出席了会议。15日上午,拉美所所长李明德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汝信教授致开幕词。他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美国福特基金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赞助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厄瓜多尔驻中国大使费尔南多·科尔多瓦·博萨诺先生、哥伦比亚驻中国大使罗德里格·…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科尔博先生、尊敬的施明贤大使阁下、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德综合安全对话—“中国-欧洲与世界新秩序”研讨会在京举行。我谨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相似文献   

13.
杨光 《西亚非洲》2000,(4):55-57
2000年5月30日~6月2日,南非非洲研究所为庆祝建所40周年,在首都比勒陀利亚召开主要由非洲学者参加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非洲合众国”。参加会议的学者超过百人,其中包括来自其他非洲国家的60多名学者。所以,这基本上是一次非洲国家学者之间的“内部”学术交流。南非副总统祖马在到会致词中也表示,很少看到这么多的非洲学者齐聚一堂,讨论如何解决非洲面临的政治问题。会议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非洲学者对目前非洲国家处境和对策的看法,对于我们广泛深入地了解非洲学者的观点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19~20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学者在北京举行了名为“中俄社会科学论坛”的学术研讨会。这次“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就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在2004年10月商定的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这次活动中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唯一一次高层次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亚洲学会和美国伍德罗学者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印关系及对美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于7月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就“中印关系的问题和前景及美国的反应”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讨论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前的研究在外国学者对华侨华人同题所做的研究中,日本学者的研究动向一向备受重视。六十年代末,新加坡学者陈育崧先生发表过“日本的华侨研究蠡测”一文,概括地总结了从战前到六十年代后期日本学者研究华侨问题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高度评价了下列学者的研究成绩:须山卓先生对华侨社会结构的研究,内田直作先生对日本华侨社会的研究,游仲勋先生对华侨社会经济的研究,河部利夫先生提出的“第三民族社会形成论”,吴主惠对华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15—16日,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例行全国性内部讨论会——“杜马选举与俄罗斯内外政策走向”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者有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和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人。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本次研讨会采取了内外结合的形式,即先邀请来自俄罗斯、美国和奥地利的外国专家作学术报告,中方学者再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祝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向与会各国政治家和学者表示敬意,并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五项原则的生命力。50年前,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世界宣示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致力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友好合作的愿望,确立了彼此间发展或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当时,整个世界被“冷战”阴霾所笼罩,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制约了国与国之间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冲破这种制约的果敢尝试。尽管初期遇到各种阻  相似文献   

19.
小乘佛教在骠掸诸国掸傣居民中的传播,是掸傣各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丰富了掸傣各族的文化,影响了各族的政治,改造了各族的信仰,甚至参与了各族居民性格的塑造。深入研究小乘佛教在掸傣居民中的传播问题,无疑有助于探索其历史发展的规律,剖析其社会制度的特点,了解其宗教文化的传统,体察其民族情绪和心理素质。 但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有一种“东汉说”,认为早在“掸国”时期,佛教即已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依据是  相似文献   

20.
7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中东学会主办的中东形势研讨会在西亚非洲所举行。这次研讨会是在巴、以、美三方戴维营会谈宣布“无果而终”仅两天后举行的。来自西亚非洲所、中联部、外交部、新华社、北京大学和有关新闻单位的约4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