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社会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H省的未成年人涉网犯罪集中化、组织化特征明显。从整体上看,H省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与各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制宣传教育、未成年人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为遏制未成年人涉网犯罪,要重点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涉网犯罪的综合治理,注重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与精准防控;也需从司法保护制度出发,结合未成年人群体的犯罪特点,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多方面联动,加强对未成年人外部保护的同时,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在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带给我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了新型的涉网犯罪,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效提取和运用涉网犯罪案件中的电子证据,对于还原案件的本来面目,有效打击、惩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负面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文化中存在的消极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网络负面文化带来的影响及其对青少年危害的防控对策是:发展良好的网络文化、完善立法打击涉网犯罪、建立专门网络执法机构、教育引导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类行为的涉网现象越来越普遍。涉枪犯罪巧妙地利用网络的便易,冲破了传统涉枪犯罪的"藩篱",而变得更加猖獗和不可控制。当下相关责任主体亟须协同联动,以协同学中的支配原理为指导,整合各类可用资源,采取有效地预防、控制、打击网络涉枪犯罪的协同治理对策,构建治理网络涉枪犯罪的"宏观系统",切实解决网络涉枪犯罪发现难、核实难、取证难的三难问题,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5.
并非所有以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出现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定性为诈骗罪。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定性和处罚,司法实务中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原因在于司法机关未能准确把握该类案件的罪数形态,也忽略了共犯故意和既遂形态的认定标准,最为关键的是没有清晰地识别侵害法益和进行法益位阶的合理排序,最终导致案件的定性结论不一。针对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定性存在的问题,应从侵害法益的识别、主观明知的推定、既遂标准的明确和罪数形态的把握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期对涉网型犯罪定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2014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的重点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现状与特征,犯罪原因及预防,以及未成年被害人这几个方面。学者们多依据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总结犯罪特征;对犯罪原因的探究总体上仍是因循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四因素分析模式,也有学者运用经典犯罪学理论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在犯罪预防及对策方面,综合治理仍为多数学者所主张,同时研究呈现出多角度、深入化的趋势;在未成年被害人方面,儿童性侵、虐待以及校园安全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学界的探讨也有突出的热点问题,即青少年涉网犯罪及防治和流动青少年、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虚拟性、超国界性等特点给涉网的民商事纠纷的管辖权确定带来挑战,传统的以地域为连结因素的管辖权确定方法在网络案件中遇到了困难,被告所在地、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等连结因素的确定在网络环境下变得不明确。而协议管辖这种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管辖权选择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更显现了其巨大的适应能力,成为确立管辖权的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使协议管辖更加合法、合理则成为涉网案件中协议管辖研究的重心。  相似文献   

8.
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方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诈骗的高科技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渗透性强、危害范围广、后果严重等特点。我们要有效地防范和遏制网络诈骗犯罪,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惩处力度;完善网络诈骗案件的管辖原则,加强预防宣传和网络监管。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造就了网络犯罪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征。网络犯罪日益蔓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网络犯罪的出现是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只有全面分析产生网络犯罪的诱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实行防控对策,切实到位地减少以至消除网络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到若干起著名的网络名人涉嫌寻衅滋事犯罪案发的近一年当中,网络寻衅滋事犯罪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持续热议。理论界更多的将热情投入在刑法学的研究范畴,实务界与理论界略有不同,实务界的关注重点基本一致。警察对于网络寻衅滋事犯罪的讨论多是基于公安实践需要,针对案件特点,讨论此类案件侦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关系犯罪学角度出发探讨了网络寻衅滋事犯罪文化属性和犯罪成本问题。进而探究网络寻衅滋事犯罪的异质性,即传统寻衅滋事犯罪的网络异化和网络寻衅滋事的罪与罚。最后,提出继续加强网络立法和继续打击网络犯罪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我们研究犯罪的归属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进行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愈演愈烈,其危害也愈加明显,已经严重地危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有效遏制与打击计算机犯罪和信息网络犯罪,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应结合犯罪的特点,从政府职能、安全技术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制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犯罪取证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电子证据的分析和取证主要还是依赖人工进行。为有效打击计算机犯罪,警察机构要在坚持全面、可信、准确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计算机取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通过开展现场取证、加强合作与分层培训以及改进计算机取证的手段与工具,进一步提高取证的速度与效率,加强计算机犯罪取证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扩张。而利用网络传播非法信息,威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情况日益突出,通过网络从事色情、赌博及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网络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扩散等情况日渐严重。公安机关应加强网络监管,切实把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强化网络侦察,严厉打击各类涉网违法犯罪行为,着力加强对网络舆论介入式控制,引导网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有效地应用计算机取证技术是侦办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关键。计算机取证也称为计算机法医学,是把计算机运行环境看作是犯罪现场,运用相关的辨析技术,对计算机犯罪行为进行法医式的解剖,从而搜寻确认罪犯及犯罪证据,并据此提起诉讼。从理论上讲,计算机取证人员能否找到犯罪证据取决于有关犯罪证据是否被覆盖。但从海量的数据里面寻找蛛丝马迹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侦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步骤来实施计算机犯罪现场中的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经济犯罪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对经济犯罪进行了分析 ,认为 :经济犯罪相对于传统犯罪 ,犯罪人一般都是以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 ,犯罪人更关注犯罪的成本与收益 ,因此通过提高经济犯罪的犯罪成本来防范经济犯罪的发生不失为一种良策。提高经济犯罪的犯罪成本 ,可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仅从经济制度建设、立法、司法的角度寻求提高犯罪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包括 :加强制度建设 ,增大犯罪直接成本 ;提高司法效率 ,直接增大犯罪惩罚成本 ;严密法网 ,完善刑罚 ,间接增加犯罪的惩罚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分裂国家罪案件的司法审判围绕着对该罪罪状的解释、个案中的行为定性、数个行为间的罪数形态认定展开。鉴于司法实践中分裂国家的行为表现极为复杂,组织、策划与实施行为之间的罪数形态认定陷于困境,在对个案行为表现进行充分评价且避免重复评价的前提下,可选择的制度性解决途径有两种:其一,主依手段,慎依目的定罪;其二,将组织行为单独定罪。  相似文献   

17.
根据犯罪客观方面所表现出的行为可以将确定的一罪分为单一行为犯罪和复合行为犯罪,根据复合行为犯罪的概念,可以归纳出复合行为犯罪的四个特征。以复合行为犯罪中两个以上行为的地位、相互关系和法律的规定为标准,可以将复合行为犯罪分为并列的复合行为犯罪、必要的复合行为犯罪和任意的复合行为犯罪三种情形。我们可以在概括提出并列复合行为犯罪和必要复合行为犯罪的定罪与处罚的一般原则后,来着重分析目前在认定任意复合行为犯罪未遂与既遂、中止和共同犯罪问题上的难点、分歧及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处理这些问题的原则和理由。  相似文献   

18.
抢劫罪和强奸罪作为暴力型传统犯罪,两罪虽然侵犯的客体不同,但其客观行为在罪状描述上均为采用暴力、胁迫以及其他方法。虽然两罪的罪状描述相同,但所涵括的具体客观行为方式仍存在差别。分析两罪的本质,可以将两罪客观行为分解为压制被害人反抗的行为与侵害主要法益的行为。单纯从文理解释角度入手难以对压制被害人的行为加以明析,结合相关司法解释和法理进行体系解释,对两罪在这三种类型压制被害人反抗行为的异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的犯罪分类是依据行为充足犯罪的观念形象进行划分的,无法准确识别犯罪及犯罪的性质.我国刑法的犯罪分类应立足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以危害行为充足犯罪观念形象时侵害法益的样态为标准进行划分.持有型犯罪属于行为犯.  相似文献   

20.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是目前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国现行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成要件作出了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的注册商标还应包括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对将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商标使用行为扩大到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的情形提出质疑,并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犯罪数额的认定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